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进军宠物赛道

    近日,光明食品国际有限公司旗下面粉公司推出首个宠物食品品牌“光明友益”,推出4款全价无谷冻干、鲜肉等高端主粮产品。宠物赛道这几年是乳企的心头好,除了光明乳业外,2023年伊利就推出宠物品牌依宝。妙可蓝多在布局宠物奶酪业务,贝因美也在年报中提到“关注宠物营养赛道”作为多元化方向之一。(摩根商研所)


    1天前
  • 贝因美累计回购1.0868%股份

    11月20日,贝因美公布,截至2025年11月20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173.82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868%,最高成交价为7.21元/股,最低成交价为6.1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7525.439992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公告)


    1天前
  • 明治推出日本首款含双歧杆菌婴配

    近日,明治株式会社宣布旗下奶粉品牌Hohoemi将推出日本首款含双歧杆菌的婴儿配方奶粉(0月到1岁)。据官方介绍,新品添加双歧杆菌OLB6378,推出罐装(780g)和立体方块装「EZcube」。(明治)

    1天前
  • 深圳市奇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深圳市奇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奇朵智能KidoAI”是一家以“IP+AI+硬件”为核心模式的儿童数字生活创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产品,为儿童成长与家庭生活,提供集认知启蒙、语言训练、情景交互与创意分享于一体的AI生活新方案。

    1天前
  • 小飞象全国门店突破2500家

    11月20日,小飞象宣布门店数量达到2500家。截至11月20日,小飞象已覆盖陕西、河南、山西、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河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西、辽宁、安徽、四川全国20个省份。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早幼教需求爆发,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到底是什么?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4452

( 0 )

( 0 )

( 0 )

2019-12-07 10:51

导读:回望70年来国民教育生活的变迁,从识字开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80%为文盲,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几乎为零,阅读只是文化精英的事情。


对于国家而言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的拦路虎,成为摆在新中国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于是有了后来的三次规模浩大的扫盲运动,从1952年首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开始,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3.6%,成年人文盲人口在过去20年减少1.3亿(即下降70%)。2018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在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为何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依然存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线上教育需求爆发


近年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集中爆发“天价学区房”的社会现象,学区房疯狂涨价的背后是我们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教育最终的成果仍然需要中高考成绩来检验,获取高分、提高成绩最传统的途径则是更好的学校和老师。数据显示,在全国中小学排名中,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占到62所,最多的和最少的地区优质学校的数量相差达到8倍,如此明显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又以房地产领域的矛盾集中爆发出来。


在小山沟、小乡村,大字认得几个、但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人都会语重心长告诉孩子们,“上学才有出路啊”。在今天,虽然优质资源有限,但竞争又是公平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刷屏——通过直播教学,让贫困地区的学生考上名校,通过技术手段,一流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传达世界的边边角角,实现教育公平,这也是国家教育政策鼓励的方向
 
聚焦到互联网学前教育市场来看,据Analysys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学前教育市场交易规模达30.4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19年交易规模能达到66.9亿元。而在互联教育APP所涉及的类型中,传统益智游戏和学科知识类占比就超过了一半,分别为26.7%、24.1%。线上教育的选择,都显示了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父母,有针对的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因材施教。



在互联网教育公司内,最早发力幼儿教育市场的公司当属新东方与好未来,新东方旗下儿童品牌酷学多纳,好未来则是收购鲨鱼公园,投资小伴龙及宝宝巴士,为儿童提供趣味性的学科知识及线上情景课程学习。


中国式父母焦虑:拒绝孩子平庸


据UC大数据发布《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显示,在十大家庭焦虑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超过夫妻关系,成为第一、第二焦虑因素。


1、隔代抚养焦虑


中国“隔代抚养”的现象普遍存在,有调查显示,我国帮助子女照顾小孩的老人比例超过66%,2岁半以前的儿童,由祖父母照看的占总数60%—70%,其中有30%的孩童甚至被放在祖父母家里抚养照顾。新老育儿理念冲击,但因为是双职家庭,孩子又太小,无法放到幼儿园去,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帮助,所以有时候只能“委曲求全”,但内心可能一直在“翻江倒海”,这种焦虑的本质就是没有合适的人或者托育机构来替这些新生代父母科学地养育他们的小孩。



2、攀比带来的焦虑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流传至今,早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教育口号。在当今社会谈起教育,“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非常直接地展现出了新生代父母的育儿焦虑。输在起跑线上的痛苦,新生代这批人最是感同身受,因此都极力避免他们的孩子重复他们的悲哀。于是花很多钱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每个假期让孩子去某个国家旅行,为了增长孩子的见闻,同时也为了开学后同学们那句“你都去哪些国家玩了”的热门话题。


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但中国新一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失败的,家长过于关注孩子是否拥有优厚的物质生活,老师严管学生分数的高低,孩子缺乏一种温情的人文关怀、素养培养和心灵陶冶。这些都让新一代中国家长变的焦虑。



新一代父母活跃于各个社交网络,只为学习最科学的育儿理念。目前家庭教育类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专门提供育儿、家长教育方面的课程,年糕妈妈、大D小J、有养、家长帮;另一类是家校共育软件,包括掌通家园、贝聊、智慧树、掌心宝贝、壹点壹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90后”、“95”后年轻一代成为互联网的主力消费者,首先崛起的不是互联网幼儿教育,而是互联网母婴电商业务,互联网母婴电商已经从本土电商发展到跨境购物和线下O2O,且已经具备了可行的商业模式,但家庭教育未来发展仍存在着教育内容缺乏统一标准,商业模式不够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意识不强,需要市场普及等问题。但长远来看,在宏观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亟待满足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仍将迎来加速发展。


新生代的父母,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比较明确,这种追求自然也投射在下一代身上。父母的焦虑感时刻在警示他们的孩子不能变得平庸。但孩子不是一个“标配”的物品,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同一化模版,最好的教育方式永远是因人而异的“私人订制”。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