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0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0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0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0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80%普惠幼儿园目标实现进行时,社会力量扮演什么角色?

综合

小五

阅读数: 7966

( 0 )

( 0 )

( 0 )

2020-03-04 11:59

导读:“现在发展学前教育既要继续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要实施好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毛入园率达到85%,这两个目标要确保实现。”这是2018年3月16日两会期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外记者和全国人民做出的承诺。


03043.jpg


离陈部长实现承诺还有9个月的时间,目标能够达到的吗?在提出目标后的将近两年内全国各个省市全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和落实时间表,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甚至有望提前超标完成。同时,在2019年的一次新生儿普查中,新生儿的数量并未达到预期,甚至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跌。提高生育率,维持我国的人口红利的诉求变得极为迫切。在这个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不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承担了更多的政治经济的功能。我们大胆预测,目标大概率是可以完成的。


03044.png


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民办园的危机、市场的灾难、闭园潮”等等字眼充斥着幼教从业者的信息获取渠道中。今天,我们再回头重新审视一下这个政策,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机会?在这之前,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明确:


什么是普惠园?“普惠性幼儿园”它至少包括三个类型的幼儿园:一是公办幼儿园;二是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三是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达到市教委规定办园基本标准;二是面向社会大众招生;三是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我们普遍关注的是第三类幼儿园,也就意味着当一个民办幼儿园接受政府改造成为普惠幼儿园(当然也会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就必须牺牲一定的盈利性,增加更多的公益性。


普惠园的性质明显是区别于以营利为目的的高端幼儿园。那么,普惠园和高端园各解决了什么问题?我国适龄入园儿童的数量巨大,但同时也有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严重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巨大变化,幼儿教育逐渐演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普惠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民生问题;而高端园的存在则是高端需求的呼声,解决的是市场问题。


80%普惠幼儿园目标实现进行时,社会力量扮演什么角色?


首先,社会力量可以成为是互补者。在政策角度,教育部门从来没有在任何文件中对定位高端的营利性幼儿园发出过消极信号,甚至还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声音有过专门的回应:“国家一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但不是要求所有民办园都要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举办者可以选择办成营利性幼儿园,满足家长不同的选择性需求。可以肯定地说,民办园不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相反,政府还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园。”


在市场角度,80%的普惠意味着高端需求被积压在20%的盈利性幼儿园中。找准定位、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和普惠园形成良性互补,高端行业的盈利性颇为乐观。


其次,社会力量可以成为合作者。合作者,就是要帮助解决问题,解决哪些问题?我想是陈部长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


适合幼儿阶段游戏化的优质课程缺乏,“好多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应当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要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的课程也要具有与时代契合的创新性和生命力,这单单依靠幼儿园本身是无法完成的。社会力量掌握了更多技术、拥有更多的视角,一定可以输出值得幼儿园或者政府买单的优质课程。例如,在男性幼儿园教师极度缺乏且体育锻炼重要性被日益重视的大背景下,以懂幼儿教育的男性体育老师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足以在每个城市支撑几家公司生存和发展。


能够开展优质幼儿教育的人才招不到、留不住。“我国现在4600万人在园幼儿,教育部结合国内外的综合经验对教师、保育员和学生的比例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保教比大体上老师是1:15,保育员是1:30。而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的数量则为220多万。根据这个比例测算,我国现在要缺教师71万,缺保育员是76万。加上卫计委的预测,预测认为2020年将有431万幼儿到达入园年龄,这意味着要缺29万老师,缺14万保育员。两部分加起来,缺100万教师,缺90万保育员,共计190万。需求是明确的:“如何在园方需求和高校培养中发挥社会力量的桥梁作用?”同时,参考近年来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月嫂培训,保育员培养的正规化、体系化也必将是一个巨大市场需求。”


解决了课程问题,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问题,然后呢?这个行业能不能招来人才,能不能留住人才。答案悲观的。“现在我们好多幼儿园主要指民办幼儿园,低工资、低待遇,一个幼儿老师2000块、3000块钱工资,不能安心从教、从保,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幼儿园去工作,这个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幼儿园教师工作忙、精神压力大、待遇低、离职率居高不下是目前民办幼儿园的普遍现象。留住人才,除了从整个社会系统来全方面的、分步骤解决外,提高待遇是首要。


“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个问题需要解决”。陈部长当年并没有选择回避,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可以说,财政(资金来源)问题,是目前幼儿园普惠路上遇到的最大难题。社会力量可以有所作为吗?我们认为,要解决财政(资金来源)问题,一定要给出一个从政府、园方、家长三方共同接受的方案。


提高学费,是和政府导向相违背的,家长不同意、政府更不同意;减少投入,教学效果无法保证、从业者收入无法提高,政府不同意、园方不同意,家长一样反对;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当然在努力,但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外部环境极其恶劣的大环境下,我们想更多的是尽力而为。


03045.jpg


一个原本要上准备数万元学费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了政府定价后安全、教学、师资配备都达标的普惠园之后,他们还有哪些需求?需求当然是多元的,这是给我们所有从业者提出的问题。相信现在答案还不是十分明朗。这里我们提出一个角度,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下,如有有一个安全、放心、有专业教师地方可以允许自己下班后再去接孩子,家长愿意买单吗?答案是肯定的。教育部在解决家长普遍关心的三点半课堂问题时,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场地和师资优势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同时,极其谨慎地对收费问题提出了:“避免高收费、乱收费”,但并没有说不可以不收费。我们相信,园方和企业合作给出一些优质的、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三点半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幼儿园老师的专业优势,既解决了家长时间不充裕的迫切需求,又满足了家长的消费愿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园方和教师待遇提高的资金来源压力。再反观目前中小学校外的复杂现状,如果能够达到以上符合各方诉求的效果,我们相信教育部门是会酌情开放一个口子来做良性引导,从而使得这个市场逐步成长起来。


“我们要重构学前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是革命性的。”在这场革命性的重构中,我们幼教同仁愿意扮演什么角色?是问题,也是机会。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获利的建设者。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