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中亿孕婴童安徽分公司开业

    近日,中亿孕婴童安徽分公司正式开业,这是继福建、浙江等地分公司后,中亿孕婴童在华东地区的又一重要布局。

    46分钟前
  • 婴之坊获千万元投资

    近日,由婴之坊主办的母婴行业发展大会圆满落幕。会上,深圳华鑫资本宣布对婴之坊投资1000万元并计划推动其上市。

    46分钟前
  • 国家统计局:前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79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2791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984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1%、3.6%、5.1%。

    46分钟前
  • 索尼影业拿下LABUBU电影改编权

    Labubu全球爆火后,索尼影业本周与相关权益方签署协议,拿下其电影改编权,将开发以Labubu为主题的电影。 目前该项目处于早期阶段,制片人、导演未确定,呈现形式是真人实拍还是动画也未决定。(和讯网)

    5小时前
  • 沃尔玛宣布换帅

    11月14日,沃尔玛官方宣布,董事会已选举现年51岁的约翰·弗纳(John Furner)接替59岁的董明伦(Doug McMillon)担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任命将于2026年2月1日起生效。资料显示,约翰·弗纳自2019年起担任沃尔玛美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最大业务板块及逾4600家门店。他1993年以小时工身份加入沃尔玛,历任商品、营运与采购等高层职位,曾在多国工作生活,曾任山姆美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店“药店化”好还是不好?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5488

( 0 )

( 0 )

( 0 )

2020-06-28 10:31

导读:早前,正是因为母婴店私自把“固体饮料”当做特医奶粉推销,才出现了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基于此,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明令禁止母婴店、电商及其他普通商店销售“特医奶粉”,已进入流通渠道的“特医奶粉”由生产厂家召回。随着母婴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未来母婴店有可能向药店模式发展吗?


一直以来,母婴用户对于产品安全的诉求始终放在第一位,婴幼儿食品尤甚,安全品质保障才是重中之重。但就目前来看,有很多不规范的母婴店仍然乱象丛生,不可控的货源、不可控的供应链加之逐渐式弱的平台效应使得有关部门也难以监管。因此,在监管趋严之下,有不少声音表示,未来母婴零售渠道可能会进入类似“药店模式”的职业资格从业时代。


与母婴店相比,药店零售行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1、药店零售需紧扣“医药”两个字做文章,因此,药店导购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药理知识,不仅要必备资格相关证书,在上岗前还要进行岗前培训等;


2、药店导购必须要传递正确的药物知识,不能夸大药品的功效。对于如何准确地销售药品(对症治疗,疗效确切),同时正确地介绍药品的疗效、禁忌症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要十分清楚;


3、药店产品售卖系统完善,包括货架排列、药品结构、指示牌、重点药品说明小卡片、药品价格、休息场所等。


好的地方应该借鉴,母婴店可以在某些方面适当的药店化:


1、导购专业:开门做生意自然少不了两样最基本的东西,一是产品,二是卖产品的人。就母婴店来说,因为面向的是特殊的母婴群体,因此,这个卖产品的人必须专业。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们的导购人员一定要去加强母婴类专业性知识。店长在对导购人员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重视奶粉、纸尿裤、辅食等母婴一类的专业内容板块的学习和知识获取。一名销售人员是否专业不仅是体现在礼仪,是否热情,是否能说会道等层面上,究其根本,对门店内所有产品的功能、特效、价格及差异化等知识极其熟知才是关键。


2、产品陈列:现在母婴店进入精细化、系统化连锁运作时期,对运营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以产品陈列为例,目的在于抓住消费者的眼、手、心。陈列生动化,可以增强门店气氛,吸引消费者眼球;对比陈列,更是方便消费者直接体验和感受;而诸如药店般的规范统一陈列,则会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因此,母婴门店也要依据门店面积选择性的进行分门别类,针对部分品类要加强规范性。


3、宣传得当:宣传和营销的本身是信息点的传播,母婴店导购在向消费者传达信息时必须是准确的,而不能存在夸张和欺瞒。诸如药店,导购对于药品疗效从来都是有一说一,不能妄自加入自己主观性的想法,母婴店导购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奶粉、零辅食、营养品等入口的产品中,一定要进行正确宣导,不能将固体医疗当特医粉卖,也不能将营养品和保健品当万能药来卖。


但是,母婴店要想完全实现药店化,可能性微乎其微。


1、从在售品类来看,药店所售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无一例外都是标准化商品,而纵观母婴店,多以母婴用品综合为主,除奶粉、营业品需要专业知识辅助销售外,诸如纸尿裤、玩具、洗护用品、婴儿车床等品类过多过杂,大多是日常消费品,很难进行统一管理。


2、从消费群体来看,药品售卖是按照消费类型来划分,如清热解毒、感冒止咳、皮肤用药、滋补调养等,面向的都是大众。而母婴店则是聚焦在特定的母婴群体,以这类人群的需求展开,从而进行销售,因此,想实现统一的人群管理也是不现实的。


3、从国家监管来看,国家药监局曾明确表示,药品零售企业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并在执业药师亲自管理和监督下运行和开展业务,这是保障用药安全,是国际惯例,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对于母婴店来说,即便在儿童食品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实际上并没有十分规范的法规文件来进行约束。此外,诸如玩具、车床等消费品,国家更是没有比较明确的进行生产和销售的标准,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母婴店药店化还是不太现实的。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母婴店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