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婴幼儿专用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牵头起草的《婴幼儿专用饮用天然水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婴幼儿专用饮用水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感官指标、矿物质含量、微生物限量、包装与运输存储规范。据悉,伊利金领冠等参与标准起草制定。

    2天前
  • 京东物流拟从京东集团收购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全资子公司

    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将以2.7亿美元从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京东物流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拓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从而使企业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以提升其履约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天前
  • 疯狂小杨哥或将在近日复播

    据媒体消息,疯狂小杨哥在停播一年后即将复播,重新开启直播带货。据悉,2024年9月,小杨哥因“香港美诚月饼”虚假宣传事件停播,所属公司三只羊网络被罚款6894.95万元。2025年3月,合肥市联合调查组通报显示,三只羊公司足额缴纳罚没款,累计赔付消费者,89项整改措施通过验收,具备恢复经营条件。(鞭牛士)

    2天前
  • 强生爽身粉案迎来最新进展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洛杉矶县法院一陪审团裁定,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须向一名死于间皮瘤的女性的家属支付9.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亿元)赔偿金,认定其滑石粉产品致癌,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这是针对强生爽身粉产品致癌指控的最新一宗判决。早前,美国强生公司(J&J)2023年4月4日发表声明称,计划在未来25年内支付89亿美元赔款,以解决针对其婴儿爽身粉及其他含有滑石粉产品涉嫌致癌的相关索赔。该公司曾于2022年8月发表声明称,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用滑石粉制成的婴儿爽身粉。


    2天前
  • 耐克CEO称公司扭亏为盈计划初显成效

    耐克CEO Elliott Hill周一表示,公司的扭亏为盈计划已初显成效,但要恢复盈利增长仍需一段时间。至于被问及预期能够恢复中、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和强劲的利润率时,Hill承认需要时间,但他表示,公司有实现该目标的途径。(财联社)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最新从业者调研:近8成母婴店业绩大跌,2023年成生死之年?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5694

( 0 )

( 0 )

( 0 )

2023-02-20 11:14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过去几年,实体零售行业颓势尽显,“今年是最坏的一年,明年会更糟”的声音萦绕于耳,尤其是线下母婴店,进店率下降、出生人口下滑、窜货乱价“三座大山”压顶,难字当头早已成为行业发展新常态,“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时候行业能好起来?什么时候生意能有增长?”已然成为从业者的灵魂三连问。


去年年底新母婴店针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的母婴店进行调研,以图反映2022年母婴店从业者这一群体真实的生存经营情况。


关店数远超开店数,2022年谁在“断臂求生”?


去年受疫情反复影响,整个母婴实体零售行业拓店显著放缓的同时,关店数与日俱增。据新母婴店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近7成的从业者关店数大于开店数,仅10.53%的从业者未在逆势中延缓其拓店计划。


1111.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2022年12月


这其中,传统母婴店首当其冲,不再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开始向利润门店倾斜,优化掉业绩不好或是绩效不好的门店,整个行业的关店歇业正在无声而猛烈地发生着。以米氏孕婴为例,2022年门店持续收缩,从过去的320家直营店到如今不到200家。此外,有品牌商家透露,武汉去年仅上半年就关停了400多家母婴店,贵州市场上2022年关掉的门店也很多,首先是乡镇门店,再是县城夫妻老婆店。”在近期和一渠道老大的沟通中,据他表示,“母婴店的规模还在持续萎缩”。


业绩利润大幅下滑,母婴店现结构性亏损?


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有从业者直言“多数零售商都呈现利润下滑趋势,30%以内算不错的状态了。”这一点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得到了印证。数据显示,相较于2021年同期,2022年仅11.84%的母婴店业绩上升,超8成母婴店利润明显下跌。


2222.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2022年12月


销售额下滑或在意料之中,一方面,2022年疫情还处于胶着状态,防疫防控区域的母婴门店被迫停业无法开工,客流量减少,业绩自然受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新兴渠道崛起,线下母婴店不再是母婴消费的必选项,存量竞争下的用户分化也使得门店潜在客户减少,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门店整体销售额产生影响。


3333.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2022年12月


再谈到门店利润的下行趋势,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自2022年才开始,一边是主力品类的增长乏力,一边是固定成本与经营风险的只增不减,无数的从业者亲身印证母婴店高毛利时代已经结束了。阿拉小优董事长李茂银也表示,“全行业面临结构性亏损,奶粉作为母婴店第一大品类,销售占比超55%,但毛利仅为14.8%,而门店包括人工、房租、水电费等在内的固定经营费率达到了20%。”


婴童食品仍是主力,母婴店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据新母婴店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门店涨势较好的TOP品类分别是奶粉、零辅食和营养品。奶粉自不必多说,除了是消费者端不可或缺的“刚需”,由于是销售和利润大头,不少传统母婴店为了保住门店现有的营业额,逐年提升奶粉占比,有的甚至达到55%左右。


5555.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2022年12月


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众多母婴店早已将靶心瞄准了婴童零辅食。有不少门店老板表示“零辅食一定是后起之秀,这两年零辅食在门店的占比提升明显,可以明显感觉到消费者的需求是在的。”就目前来看,整个零辅食行业的品类渗透率、复购率及客单价等还相对较低,与此同时,细分新品类也在不断涌现,品类的增长空间是巨大的,于母婴店来说确实不失为一个增量之选。


再说营养品,这两年似乎迎来了高光时刻。在去年我们走访渠道的时候,也有不少从业者明确表示了对这一品类的看好,“奶粉是门店的生命线,保健品是门店的利润点”。从用户角度,新生代年轻爸妈对于专业营养的需求持续提升,对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创新化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主流育儿人群的科学育儿理念出发,母婴店也要不断调整产品策略与品类布局,尤其是在奶粉越来越难做的情况下,母婴营养品确实凭借着高毛利以及强需求一时间成为渠道首选。


毋庸置疑,从整体趋势上看,婴童食品这一大类在母婴店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然而聚焦当下,尤其是2022年,在奶粉和营养品经营上,门店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55.26%的门店奶粉销售利润双下滑,51.32%的门店营养品销售利润双下滑,相比之下,纸尿裤的销售及利润在门店中的下滑程度更甚,达到了63.16%。


6666.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2022年12月


以营养品为例,目前在门店尚处于“知道是趋势但就是干不好”的尴尬局面,原因或是以下三点,一是,市场上都是5千万以内规模的小品牌在运作,低水平复制成常态,母婴店选品遭遇瓶颈;二是,厂家赋能不足、门店经营受限,因零售商自身专业性不够,厂家也没有给到相应的培训支持,专业销售成问题;三是窜货乱价问题频发,高利润也可能成为泡沫。


而纸尿裤的营收利润双下滑或可归结于,不少线下门店已不再将纸尿裤作为门店重点经营品类,也不再对其寄予更多期待。这一点,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也得到充分印证,当问及母婴店老板当下门店的高利润产品,他们的回答要么是营养品、辅零食甚至是棉品等,完全没有再提到纸尿裤,与此同时,我们在逛店过程中,看到纸尿裤的陈列不再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其原本引以为傲的引流作用也在被逐渐削弱。


进入2023年,报复性反弹or渐进式复苏是否会到来我们尚不可知,门店的生意能否重回巅峰时刻其实更多考验的是经营者本身。4月13-14日,杭州,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到现场,共同探寻母婴渠道的增长机会与未来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