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14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14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14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14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1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抖音小红书资深玩家:只看品牌不看效果找死,只看效果不看品牌等死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139

( 0 )

( 0 )

( 0 )

2025-05-06 15:46

1746517461390.jpg

(只聊干货,只说实话,核心摘要)


1、头部客户还好,没什么太大变化,挤压的比较大的是中腰部客户。原来腰部客户都想着怎么拓线下渠道。很多企业都开始在分众上走线下品牌声量的扩大。


2、数字营销和节点营销的预算在缩水,天猫的流量下降非常快,抖音抢了很多流量,很多传统品牌在抖音上基础布局相对成熟了。


3、新的痛点产品在崛起,细分赛道还有机会。


4、新消费品牌和成熟品牌在投放上相反而行的,大品牌在做新品孵化,中腰部品牌自建营销团队和数字化团队,成熟品牌的预算更加谨慎。


5、今年对新消费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年,大部分品牌回归理性之后,私域流量的服务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很多企业的新布局的重点,以此留住存量,把用户变成超级用户。多样性和全域的渠道布局非常重要,单一的渠道布局没有抗风险性。


6、元宇宙、NFT很火,不过大家都挺理性;更明白的品牌在做产品上的破圈,而不是营销上的破圈。


7、品效协同拉动品牌增量很难,只看品牌不看效果等于找死,只看效果不看品牌等于等死。


8、生意难做,回归理性。广告公司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找到好的广告公司很难。


9、中国品牌起势比较明显,海外品牌更难有机会,中国品牌越来越有话语权。


10、非刚需非痛点的消费力下降,跟场景深度关联的产品更深入了。刚需追求性价比,货品更加集中化,更有营销能力的品牌在加速拓品类,中小品牌在做差异化的产品。


11、抖音的势能更大了,其他平台越来越难,消费者在其他平台停留时间在缩短,消费者在媒介上的选择有比较大的变化,趋势不可逆。


12、美妆的社会化营销案例值得借鉴,从产品种草到品牌心智建立。当产品大同小异,打的就是品牌仗了。下半年跨界联名会更多的出来,品牌和品牌的,品牌和渠道的跨界联名。


13、企业的安全感比较缺失,确定性比以前差很多,对未来预期的迷茫,规则感丧失。


14、垂直细作的还是能活下去,但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泛泛而做的已经做不动了。


15、通过分析,还是决定从整合营销到整合营销+某一个深度媒体转型。现在做媒体营销越做越深,我们做小红书已经和电商指数直接挂钩,直接能看见引客进店的情况。


16、20~30万做小红书,只能当做搜索媒体做做舆情,这个费用下引不出太多量。大势下行,不管用什么媒介手段,其实都是下行的态势。这就看谁的产品力、谁的需求发现力和产品供应速度快了。


17、在抖音上,随着大品牌将抖音作为“标配”,挤压得中小品牌下行,而且稳定度不高。有钱的大品牌和对炒作精通的品牌(例如麻六记)还比较好。


18、2023年整体商业市场给几个关键词: 1、去泡沫化。不管是国家的营造的泡沫、行业的泡沫,还是互联网的泡沫,越来越实,大家都不玩虚的。2、市场乱战期,民众信心不足,一些客户开始理性看待品牌这个逻辑了。 3、个人IP爆发元年,从小不点到商业大佬,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人也越来越个人化。个人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 4、所有人都很难,真正有突破和创新的还是少。大家肉搏在低价 、主播带货上。大时代环境推动着,人特别急,企业家都有点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