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营利双增!澳优发布2025半年报

    8月27日晚,澳优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1%。

    1天前
  • 飞鹤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1.5亿元,海外门店数增长270%

    8月28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0.3亿元,现金流充沛达64.8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与财务韧性。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期内,飞鹤以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及国内首个HMOs全谱系数据库,科技壁垒持续加固。国际化战略提速成效显著,北美市场进驻商超超1500家,海外门店数同比增长270%。东南亚布局同步推进,成功登陆菲律宾市场。

    1天前
  • 蒙牛2025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

    8月27日,蒙牛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1天前
  •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利双增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市场份额更是升至18.1%,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1天前
  • 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

    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其子品牌、定位“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总营收的7.97%,业绩报告显示,小鹿蓝蓝在报告期内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童年故事创始人王红志:从B2B到B2C坚定做好品牌

三杯以后

察察

阅读数: 1065

( 0 )

( 0 )

( 0 )

2025-05-08 11:40

(只聊干货,只说实话,核心摘要)


1、2022年感受最大的就是不确定性太多了。主要是供应链方面的不确定性太大了。一个是进口方面的,包括一些产品的配料、船运;船运还包括汇率的波动,对价格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个是疫情影响,包括有一些门店的关门,有些活动不能正常举办。


2、能明显感觉到消费者的钱不多了。我们还在增长,所以这种感觉有,但不是特别明显。营养品表现好的原因:疫情影响,人们保健意识增加;以及80、85后年轻妈妈对营养品认知提升;渠道层面,奶粉、纸尿裤利润下滑,不少门店转型增加具有高毛利营养品的份额。


3、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了,现在处在一个洗牌的前夜。一些做的不好的品牌,就开始找方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裸价,裸价之后会造成服务跟不上,实际上更没有前途。


4、营养品未来趋势和变化:渠道层面,母婴渠道未来肯定是越来越专业化的,未来赚钱是靠专业化,而不是靠搬用工,靠差价的,比如孩子补钙、补锌这些知识,未来都会有标准化的内容。品牌集中化,还有所谓的新品牌的窗口期,基本上已经关闭了。因为进场的门槛变高了,整个渠道对品牌的要求变高,对新品牌不再友善。存量竞争中,未来会有大鳄进来,比如一些奶粉公司做营养品,属于降维打击,品牌竞争度加剧。


5、目前,母婴店在做一个概念——全家营养,但现阶段还处在试水阶段,成功的门店不多。目前,90%以上的量还是在0-3阶段。

6、渠道对营养品的毛利要求是比较高的。营养品这块,未来也会像奶粉一样,靠量赚钱。成人方面,营养品想要提高增量,价格最好在100~200元之间。个人认为未来价格一定会降下来,比如在150~260这个价格带,就能够切中中高层消费人群。


7、营养品牌没有所谓的头部品牌,10个亿的公司没有的,甚至5个亿的品牌也不多,在这指的是母婴渠道,不是全渠道。另外,整个国人消费理念还没有饱和,通过市场教育,整个大盘还会增加。


8、营养品压力和挑战: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家政策法规是粗线条的,目前还不够明细,存在理解偏差,会有灰色地带。但国家是鼓励国民大健康的,未来政策法规细化后会迎来一个春天。


9、营养品未来对代理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第一个是专业度,就是赋能门店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第二个是对整个渠道把控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10、品牌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力的竞争,要永远把消费者放在首位。对我们来说最紧迫的就是品牌建设。


11、做销售无非就是宽度深度;还有就是品质把控,把货管好;企业经营方面让它越来越合规,合规性管好。


12、任何时候都要实事求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