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1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1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1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1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登陆日本8000+门店,Babycare征服“最挑剔”市场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965

( 0 )

( 0 )

( 0 )

2025-06-19 10:04

作者/chelly


在日本母婴头部连锁阿卡将本铺在东京的一家门店内,一位日本宝妈几经比对,从货架众多产品中挑选了一包最厚的湿巾,放入购物筐内。她可能不知道,被她挑中的这款产品,来自中国母婴品牌——Babycare。


时间倒退回十年前,新闻上还是“代购为抢夺日系母婴产品大打出手”,那时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到,日后中国的母婴产品竟然能够攻入日本父母的育儿消费场景。


但这已成为事实:近日消息,Babycare已进驻日本线下8000多家门店,覆盖阿卡将本铺、西松屋、松本清、堂吉诃德等多个渠道,并成为首个进入日本本土7-Eleven便利店系统的中国母婴品牌。


从中国行业TOP到日本主流市场突破,为什么是Babycare?



从“十倍好”到“足够远”

Babycare勇攀日本母婴市场“高地”


聚焦成熟的日本母婴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地父母对品质、服务要求极高的同时,也愿意为此支付足够的溢价。根据官方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度日本两人及以上家庭的月均消费支出为30.42万日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消费水平远高于中国。然而,日本消费者往往更偏好本土制造,且品牌信任体系稳固,外来新玩家很难介入其中,尤其是母婴行业。


而Babycare能够在日本市场破局突围的原因,一是凭借“十倍好”的差异化产品力在更高维度实现领先,甚至超越了日本本土品牌;二是从0到1重新构筑当地消费者信任,令其为品牌心智买单。



站在产品力角度,Babycare在日本主推产品强调“功能创新+细分痛点解决”。正如Babycare副总裁聂晶所说:“好一点点”是不够的,要“十倍好”。


以紫盖湿巾为例,Babycare观察日本消费者育儿习惯时,发现Costco的湿巾很受日本消费者欢迎,因为它比日本本土湿巾要厚。洞察到这一市场机会点后,Babycare决定,将紫盖湿巾作为打开日本市场的拳头产品。“我们的湿巾比普通湿巾要厚2-3倍,摆在一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差别,不需要额外的营销推广,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聂晶说。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尺寸、厚度、加液量,也让Babycare的湿巾为日本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收获“像毛巾一样厚”、“只需一片就能擦干净”等诸多好评反馈。



站在消费者信任角度,Babycare坚持“品牌出海”而非“制造出海”,这便需要企业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循序渐进构筑品牌认知。、


早在2022年,Babycare便开始进行日本跨境电商试水,积累第一波用户口碑,品牌同步展开用户调研、渠道考察。阿卡将本铺是Babycare进驻的首个线下渠道,作为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头部母婴连锁,来自阿卡将本铺的认可不仅能帮Babycare建立专业认知,也同样能够影响同行选品。得益于此,Babycare后续很快进驻到其他主流线下渠道中,如松本清药妆连锁、堂吉诃德零售商超、日本7-Eleven便利店等,成功打破母婴圈层触达更广域人群,创造更大的品牌价值与用户认可度。



聂晶直言:“真正的‘品牌出海’,要让海外消费者因Babycare的产品力、品牌心智买单,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走得没那么快,但绝对走得足够远。”锚定长期主义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让Babycare成功登上了日本这块“母婴高地”,而企业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据悉,在日本之后,Babycare已在同样以高消费、高标准著称的中东站稳脚跟,开出4家门店,并进驻全球最大的商场迪拜中心。如今,Babycare的产品已卖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中国“卷王”遇上日本“挑剔”

Babycare的三重品牌护城河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Babycare沿用的始终是最为“内卷”的中国母婴市场成功经验,而这也正是品牌始终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护城河”优势所在。


全品类开拓与高标准坚持,以极致产品力攻关


除湿巾外,Babycare还有不少产品也受到日本市场欢迎。如Babycare学步防摔护头枕,做到了270度防护,相比日本本土市面上180度防护产品更舒适安全;感温变色餐勺会随着温度变化变色,可以帮助新手妈妈直观判断食物温度,种种小细节深深打动了日本父母。


Babycare的产品,是经历过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的严苛考验。面对与外资头部品牌威压,不少国产品牌决定走低端路线,Babycare却选择在高端赛道正面厮杀,在品质上毫不让步,坚持对当下用户未被满足的痛点展开探索。秉持着这一理念,Babycare从耐用品到快消品持续扩张,并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做出创新迭代,很快实现了全品类研发布局,在国内多个品类赛道稳坐Top地位,也为进军日本市场打下基础。


因而,面对诸如日本这样的高标准市场,Babycare“通关”得非常丝滑。这是因为,Babycare的产品完全符合甚至部分超出日本市场的要求。仅以湿巾为例,Babycare湿巾成品就需经过理化、微生物、毒理性测试,以及产品稳定性、包装等201个指标检测。高品质、高安全,是产品力的基础。



全渠道经营与生态融合赋能


Babycare在国内市场所积累的全渠道运营能力,足以适用于其他更具挑战力的新市场。


Babycare已从注重渠道覆盖的全渠道1.0阶段,进入重生态融合的全渠道2.0阶段。目前在线上线下均成为行业内的Top样本,并形成赋能正循环。


在海外市场,Babycare会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渠道特性,本土化运营。比如,日本零售生态成熟且完善,线下渠道占市场大头,因而Babycare的渠道策略也是线上线下并重,借势标杆渠道快速扩张,并根据渠道需求和特色,从防摔枕、湿巾等开始,逐步拓品。


显然,Babycare的每一步棋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正如聂晶所说:“如果需要让当地消费者真正认可产品、信任品牌并愿意溢价购买,而不是因为价格更低才选择,线上线下全域布局是品牌真正立足的必经之路。”



用户思维炼就品牌“自来水”


无论国内国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Babycare常常有很多“自来水”,用户会自发在社媒上分享使用体验并种草。


这首先源于持续的产品沟通产生的“惊喜感”。Babycare创始人曾总结产品力的“三个真理时刻”,即用户分别在面对所有媒介信息挑选产品时、拆开包裹看到产品实物时、第二次挑选产品时还能选择Babycare的理由,不止是一眼看到的“颜值”、“差异化卖点”,更是难以替代的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源于与用户持续、深度的真诚沟通。其底层逻辑是“用户思维”。据悉,Babycare每年有超过10000名用户参与产品的调研,用户参与产品的共创渗透在从开发期的需求洞察、新品研发、试样调整,到上市后的优化建议、回访反馈等全周期,并随着产品的更新循环迭代。


日本市场同样如此,Babycare至今每月仍持续访谈20-30名用户,并深入日本社区活动与母婴家庭面对面沟通。



行业常青树的诞生,绝非一朝一夕,唯有专业专注、破而后立,方能行稳致远。从中国市场的点滴积累与快速崛起,到日本市场的突破和开拓,对Babycare来说,这只是新征程的开始。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