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金领冠发布新品

    10月16日,伊利金领冠隆重举行全球新品发布会。本次活动展示了金领冠基于HMO乳源专利应用落地的四款系列产品。

    2天前
  • 伊利试水洗护赛道

    日前,伊利再试新赛道,旗下伊刻活泉品牌推出火山天然矿泉保湿喷雾,再次跨界。该保湿喷雾主打补水保湿、敏感肌适用、温和舒缓三重卖点。

    2天前
  • 金佰利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战略合作签约,联合成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金佰利(中国)新生儿与婴幼儿智慧联合实验室”。金佰利公司携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开启为期三年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健康领域的深度合作。

    2天前
  • 雀巢2025年前三季度总销售额超5800亿

    2025年9月1日,10月16日,雀巢集团发布2025年前9个月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雀巢集团的总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约5887.11亿元人民币),有机增长率达3.3%,所有大区和全球直管业务均实现正增长。较2024年同期的2.0%提升130个基点,增长动力显著增强。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0.6%,定价贡献率稳定在2.8%。

    2天前
  • 361°Q3童装零售额增长10%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了第三季度运营概要。数据显示,公司在主品牌、童装及电商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其中,主品牌线下零售额同比增长约10%,童装品牌亦实现同等幅度的增长,电商平台整体流水同比攀升20%,增速显著领先于线下渠道。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婴童护肤品牌接连退场:宝幼闭店、润熙禾停运,“医研共创”也不灵了?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727

( 0 )

( 0 )

( 0 )

2025-09-22 10:39

导读:9月8日,婴童护肤品牌宝幼BabyPray的天猫旗舰店宣布清仓闭店。对此,宝幼公告称,因经营方向策略调整,公司未来将把全部精力专注于成人产品线上,宝幼业务暂停。


从2023年首款产品问世,到现如今宣布闭店,宝幼成立仅两年便夭折。巧合的是,就在前不久,2019年成立、2023年与乐华合资的儿童护肤品牌润熙禾也宣告停运。


“医研共创”难掩经营困境品牌壁垒薄弱系主要问题


一个是背靠京城生物的医研共创品牌,一个是拥有华熙与乐华强强加持的实力品牌,在成立之初都是承载着市场期待的“种子选手”,在资金规模充足、研发背景深厚的情况下,他们究竟为何会陷入经营困境?


具体来看,品牌教育、品类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发力不足,导致自身壁垒薄弱,是宝幼与润熙禾经营失利最主要的问题。


对于此次清仓闭店,宝幼方面称,来自库存和资金的压力令其无力继续经营,“因经营决策失误,过度专注研发而忽视营销,精力、资金都投入在产品上,没能让更多人认识我们真的很遗憾。”


3b773aa1565a3368115c8b9254a27e0c.jpg


婴童功效护肤产品的研发自然需要高成本投入,但高投入的前提是营收利润足以覆盖成本,否则企业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从品牌定位来看,“医研共创”背景是宝幼一直在宣传的点。公开资料显示,宝幼是京城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孵化的功能性婴童护肤品牌,宝幼旗下产品由皮肤科医生与专业配方师共同参与研发,定位于解决婴幼儿湿疹、干痒、泛红等皮肤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宝幼的“医研共创”仅仅停留在“专家站台”的表面合作,缺乏有效实证,专业价值无法触达目标客群,研发投入自然无法转化为相应的产品溢价,最终陷入“研发投入越多,亏损越严重”的恶性循环之中。


渠道方面,宝幼依托于京城生物的OTC渠道,相较传统婴童护肤品牌更具先发优势,但却未能将“医研信任”转化为实打实的线下销量,也没能在渠道端建立起应有的品牌认知度。同时,宝幼在产品创新迭代方面做得也并不够到位,自2023年4款产品后便再未有新品推出。


而华熙生物旗下的润熙禾虽然成立时间更早,却也没能打破跨界所带来的挑战难点。从润熙禾早期产品线来看,主要包括妈妈、宝宝两个护肤系列,其卖点在于将益生VB族成分联合专利玻尿酸、依克多因等生物活性成分运用其产品中,体现出以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基础配方的差异化产品力。然而梳理可以发现,润熙禾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华熙生物旗下的四大核心品牌,无论是在天猫还是京东平台,其销量都较为低迷,甚至商品也展示不全。


润熙禾.png


而在华熙生物与乐华娱乐合资后,润熙禾完成品牌焕新,定位从泛母婴人群转向精准聚焦“3岁+儿童护理”后,却依然没能依靠前沿技术与明星IP资源打开市场。乐华娱乐虽然拥有庞大的明星流量池,但更集中在娱乐运营,在母婴营销、渠道动销等方面明显经验不足。而华熙生物虽然具备深厚技术研发水准,但在母婴品类的口碑沉淀、用户教育上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渠道深耕方面更是需要时间去沉淀。此外,双方不仅在母婴市场深耕层面的经验显然不足,彼此协同性也并不强。


微信图片_2025-09-22_103720_323.png


婴童功效护肤红海竞争下机遇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回顾中国婴童洗护市场早期,不少品牌仅停留在清洁、保湿等基础层面,然而现如今随着各种新锐品牌、跨界玩家层出不穷,围绕创新功效与前沿技术不断做加法,整个行业赛道竞争愈发内卷,壁垒薄弱的品牌遭遇淘汰出局并不令人意外。


尽管市场容错空间持续收缩,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整个婴童功效护肤赛道依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以newpage一页为例,品牌聚焦6岁以下婴童的抗敏感问题,深耕功效护肤领域。在专业背书层面,联合知名育儿专家崔玉涛和科学家团队深入产品研发进程,参与到前期的研发立项到最终成果落地与验证全过程中;从传播层面来看,明星妈妈章子怡作为品牌创始人,也为品牌心智的建立做出不小的贡献。


一页.jpg


此外,还有不少品牌抓住了细分机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持续做大,譬如海龟爸爸将品牌定位为“专业少儿科学功效护肤品牌”,儿童防晒品类销量跻身行业前列;薇诺娜宝贝则专注于婴童特应性皮炎(AD)护理需求,从婴童皮肤学机制和作用靶点入手,依托贝泰妮集团的科研创新团队,打造完整的产学研医一体化验证链条,产品获得不少母婴家庭的认可……


根据蝉妈妈数据,2025年上半年,袋鼠妈妈、海龟爸爸、润本、贝德美、newpage一页拿下抖音婴童护肤TOP5,GMV均超1亿。薇诺娜宝贝最新财报亦显示,2025年上半年,品牌实现销售1.1亿元,同比增长8.62%。


事实证明,当下中国婴童洗护市场正经历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当新一代父母对产品安全性、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医研共创”已经不再是品牌的护身符,只有真正做到强功效实证、强科研背书的玩家才会得到相关头衔的用户认可。未来,也只有这种懂得母婴家庭真正痛点,能够为之付出实践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