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优卡丹青少年止汗香体露│一喷香体止汗,解决异味烦恼
2025-07-07 16:59
母婴日报 | 雀巢大中华区新帅马凯思正式上任;飞鹤&重药控股首个健康生活体验馆正式开业;淘宝闪购宣布500亿补贴
2025-07-04 10:03
百城千店齐聚巴厘岛,优博瑞霂引爆渠道增长势能
2025-07-02 14:47
墓地也滞销?殡葬龙头上半年亏了两个小目标
作者/老年行业观察
消费趋冷的大环境下,暴利的殡葬行业也撑不住了。
近日福寿园发布业绩预警,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额将在2.35亿元至2.65亿元之间,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99亿元。这也是福寿园自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福寿园给到的解释是宏观经济及消费谨慎影响业绩、部分附属公司成本上升、对部分附属公司资产减值拨备。
福寿园作为行业龙头,其业绩表现也是行业的“晴雨表”。其背后折射出整个行业从格局、增长逻辑到需求配置的深度变革。
行业格局分散且稳定
殡葬行业长期呈现“分散且稳定”的格局,即便头部企业深耕多年,市场集中度仍处于极低水平,这种分散性源于行业的地域属性与资源壁垒。
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分散度十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根据Euromonitor 数据,2012年国内五大殡葬运营商合并市场份额仅3.1%,其中福寿园以 1% 的占比居首;截至2024年,福寿园总经理王计生透露,外界推测其2%的市场占有率“可能都达不到”。这意味着,超98%的市场仍被区域性小型殡葬企业占据 —— 这类企业多为本地经营,规模小、服务半径有限,且依托本地资源形成天然壁垒。
福寿园凭借30年行业深耕,在早期公墓审批宽松阶段拿下24座持牌经营性公墓(全国仅1600余家持牌企业),且通过全国化收购覆盖40多座城市,墓园数量与营收规模远超同行。但新公墓牌照审批早已冻结,龙头难以通过 “扩资源” 快速提升市占率。
高暴利高增长到理性回调
福寿园的业绩曲线,映射了殡葬行业增长逻辑的切换—— 过去十年依托“土地稀缺 + 厚葬观念”的高增长时代已落幕,消费趋冷与观念转变正推动行业回归理性。
2013年港股上市后,福寿园曾开启十年高速增长:营收从6.12亿元增至2023年的26.28亿元,增幅超4倍;净利润从1.67亿元增至7.91亿元,增幅近5倍。但2024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全年营收同比下滑20.9%至20.7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腰斩52.8%至3.73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首次陷入亏损,亏损核心原因直指“消费谨慎导致墓穴销量下降”。
殡葬消费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行业对“墓地销售”的高度依赖 —— 墓地费用通常占整体殡葬支出的50%-70%,这一特点在福寿园的财报中尤为明显:2024年其墓园服务收入占比超8成,达17.09亿元,而该业务同比下滑21%,直接导致总营收减少5亿多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端墓穴曾是福寿园的核心盈利点:2017年经营性墓穴平均单价10.24万元/个,2024 年涨至12.2万元 /个,按单墓0.6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单价高达20万元,远超多数城市房价。但在消费降级浪潮下,“为逝者买面子”的需求显著收缩,高价墓穴的消费意愿大幅下降,直接冲击了行业的高利润根基。
福寿园的困局并非孤例,而是整个殡葬行业集体降温的写照。2024年,五大殡葬上市公司(福寿园、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中国生命集团)合计营收同比下滑近两成,寒意已席卷全行业。
需求与资源重构下的新生意逻辑
从数据上看,殡葬行业本应处于“需求高峰”——202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死亡人数约1093万,较4年前增长10%,老龄化带来的 “刚需” 本应支撑行业增长。但实际业绩却与需求高峰背离,核心在于 “供需两端” 均发生结构性变化。
1.经济压力抑制“高价需求”,墓地价格成“消费门槛”
多年来,“墓地价格过高” 已成为社会焦点,部分城市墓地单价甚至超过当地房价。在宏观经济压力下,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双降,对 “高价墓地” 这一非必需的 “面子消费” 更为克制,直接抑制了传统殡葬服务的有效需求。
2.需求多元化分流传统业务,年轻群体推动 “殡葬革新”
年轻一代对“厚葬”观念的淡化,正在重塑殡葬需求结构:一方面,环保、简约的安葬方式兴起,生态草坪葬、海葬、树葬、花坛葬等占比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 + 纪念”模式崛起,线上追思、数字墓地、VR祭扫等新形式,以更低成本满足了部分情感需求,进一步分流了传统墓地的需求。
3.政策推动公益化,挤压市场化服务空间
为缓解“殡葬贵”问题,各级政府加速推进公益性公墓与骨灰堂建设 —— 这类设施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直接覆盖居民的 “基本安葬需求”,对以市场化墓地销售为核心的企业形成冲击。
对整个行业而言,这场“寒意”并非单纯的周期波动,而是一次彻底的“价值重构”。企业需要摆脱对“土地与高价”的依赖,拓展殡仪服务、殡葬用品等多元化盈利点,或能找到新平衡与增量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