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025-09-30 19:07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025-09-30 19:07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025-09-30 19:0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025-09-30 19:07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025-09-30 19:07

 母婴行业观察

墓地也滞销?殡葬龙头上半年亏了两个小目标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628

( 0 )

( 0 )

( 0 )

2025-09-28 12:10

作者/老年行业观察


消费趋冷的大环境下,暴利的殡葬行业也撑不住了。


近日福寿园发布业绩预警,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额将在2.35亿元至2.65亿元之间,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99亿元。这也是福寿园自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福寿园给到的解释是宏观经济及消费谨慎影响业绩、部分附属公司成本上升、对部分附属公司资产减值拨备。


福寿园作为行业龙头,其业绩表现也是行业的“晴雨表”。其背后折射出整个行业从格局、增长逻辑到需求配置的深度变革。


行业格局分散且稳定


殡葬行业长期呈现“分散且稳定”的格局,即便头部企业深耕多年,市场集中度仍处于极低水平,这种分散性源于行业的地域属性与资源壁垒。


从市场份额来看,行业分散度十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根据Euromonitor 数据,2012年国内五大殡葬运营商合并市场份额仅3.1%,其中福寿园以 1% 的占比居首;截至2024年,福寿园总经理王计生透露,外界推测其2%的市场占有率“可能都达不到”。这意味着,超98%的市场仍被区域性小型殡葬企业占据 —— 这类企业多为本地经营,规模小、服务半径有限,且依托本地资源形成天然壁垒。



福寿园凭借30年行业深耕,在早期公墓审批宽松阶段拿下24座持牌经营性公墓(全国仅1600余家持牌企业),且通过全国化收购覆盖40多座城市,墓园数量与营收规模远超同行。但新公墓牌照审批早已冻结,龙头难以通过 “扩资源” 快速提升市占率。


高暴利高增长到理性回调


福寿园的业绩曲线,映射了殡葬行业增长逻辑的切换—— 过去十年依托“土地稀缺 + 厚葬观念”的高增长时代已落幕,消费趋冷与观念转变正推动行业回归理性。


2013年港股上市后,福寿园曾开启十年高速增长:营收从6.12亿元增至2023年的26.28亿元,增幅超4倍;净利润从1.67亿元增至7.91亿元,增幅近5倍。但2024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全年营收同比下滑20.9%至20.7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腰斩52.8%至3.73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首次陷入亏损,亏损核心原因直指“消费谨慎导致墓穴销量下降”。


殡葬消费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行业对“墓地销售”的高度依赖 —— 墓地费用通常占整体殡葬支出的50%-70%,这一特点在福寿园的财报中尤为明显:2024年其墓园服务收入占比超8成,达17.09亿元,而该业务同比下滑21%,直接导致总营收减少5亿多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端墓穴曾是福寿园的核心盈利点:2017年经营性墓穴平均单价10.24万元/个,2024 年涨至12.2万元 /个,按单墓0.6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单价高达20万元,远超多数城市房价。但在消费降级浪潮下,“为逝者买面子”的需求显著收缩,高价墓穴的消费意愿大幅下降,直接冲击了行业的高利润根基。


福寿园的困局并非孤例,而是整个殡葬行业集体降温的写照。2024年,五大殡葬上市公司(福寿园、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中国生命集团)合计营收同比下滑近两成,寒意已席卷全行业。


需求与资源重构下的新生意逻辑


从数据上看,殡葬行业本应处于“需求高峰”——202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死亡人数约1093万,较4年前增长10%,老龄化带来的 “刚需” 本应支撑行业增长。但实际业绩却与需求高峰背离,核心在于 “供需两端” 均发生结构性变化。


1.经济压力抑制“高价需求”,墓地价格成“消费门槛”


多年来,“墓地价格过高” 已成为社会焦点,部分城市墓地单价甚至超过当地房价。在宏观经济压力下,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双降,对 “高价墓地” 这一非必需的 “面子消费” 更为克制,直接抑制了传统殡葬服务的有效需求。


2.需求多元化分流传统业务,年轻群体推动 “殡葬革新”


年轻一代对“厚葬”观念的淡化,正在重塑殡葬需求结构:一方面,环保、简约的安葬方式兴起,生态草坪葬、海葬、树葬、花坛葬等占比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 + 纪念”模式崛起,线上追思、数字墓地、VR祭扫等新形式,以更低成本满足了部分情感需求,进一步分流了传统墓地的需求。


3.政策推动公益化,挤压市场化服务空间


为缓解“殡葬贵”问题,各级政府加速推进公益性公墓与骨灰堂建设 —— 这类设施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直接覆盖居民的 “基本安葬需求”,对以市场化墓地销售为核心的企业形成冲击。


对整个行业而言,这场“寒意”并非单纯的周期波动,而是一次彻底的“价值重构”。企业需要摆脱对“土地与高价”的依赖,拓展殡仪服务、殡葬用品等多元化盈利点,或能找到新平衡与增量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