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1-10月中国婴配粉进口量同比增长5.6%

    11月27日,中国奶业贸易月报发布,公布了乳制品进出口最新数据。首先进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额37.17亿美元,同比增加12.8%;进口17.93万吨,同比上涨5.6%;均价20726美元/吨,同比上涨6.8%。其次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额0.98亿美元,同比减少15.9%;出口6104.81吨,同比增加9.8%;平均价格为16094美元/吨,同比下降23.4%。

    12小时前
  •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深入开展“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活动

    11月26日,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主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在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联合主办单位开展的一系列主要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中国市场监管报社联合地方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以“科普深度行 健康护万家”为主题的“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系列活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抓住关键、持续用力,市场监管总局将做好五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打好监管执法“组合拳”,严肃查处虚假宣传等乱象,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利等。

    12小时前
  •  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

    最近,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据悉今年9月,美国运动鞋服企业斯凯奇完成了一场私有化收购,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以94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年销售额近90亿美元的运动品牌纳入麾下,报价为每股63美元,较交易前股价溢价30%。


    但近日,却爆出消息,3G资本与部分机构投资者围绕早期和解方案的磋商被曝尚未达成一致。据多家媒体报道,以AQR资本管理公司为首的对冲基金拒绝接受收购价格,并于11月20日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估值诉讼,要求重新评估斯凯奇公司公允价值。

    12小时前
  • 雀巢加入微软和哈佛的“前沿企业AI倡议”

    日前,雀巢加入了哈佛大学数字数据设计研究所(D^3 Institute)与微软联合发起的“前沿企业AI倡议”(Frontier Firm AI Initiative),旨在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与人类协作,提升商业表现。据称,雀巢AI工具每天帮助约10万名员工,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加速研发,并在全球超过300家工厂利用数字双胞胎监控生产线。雀巢还开发了AI驱动的食谱优化工具。(Food&Drink)

    12小时前
  • 宜品发布新品

    11月26日,宜品推出婴幼儿绵羊奶粉新品——宜品铂能。铂能首创国内首款双HMO(2'-FL、LNnT)婴配绵羊奶粉。新品发布会上,宜品同步官宣奥运冠军郑思维代言。

    1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文讲透:千亿产康市场蓝海下的痛点和机会点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8480

( 0 )

( 0 )

( 0 )

2019-12-06 11:28

导读:在二胎政策以及消费结构和意识都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产后康复行业迎来市场红利期。作为产康中心的代表,深耕产康行业十年的蓝丝带对行业有着怎样的理解?近日,在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2019全球母婴大会上,蓝丝带的联合创始人闫孝伟就行业现状、痛点与机会、未来趋势等进行深度剖析,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点击观看蓝丝带联合创始人闫孝伟演讲视频


人口的变化对产康行业的影响很小,整个行业还处在红利期。蓝丝带深耕产康领域十年,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我们看到的行业新趋势,针对新趋势蓝丝带做的新模式的转型以及对于产康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二胎政策&消费升级助力  千亿产康市场蓝海待挖掘


行业新趋势方面,首先看一下市场容量。2009年是产康行业的创立元年,我们做第一次市场调查的时候,中国的产康公司只有两三家,门店集中在北上广深,总共300~500家,整个体量非常小。当时的产康聚焦在孕产妇这个细分化领域,想做产康只有两个版块可以选择,一是要有养生,要有健康的长期客源,要有不断经营下去的内容;二要有针对产妇关心的产后三项(满月发汗、子宫修复、胯部修复)这些主体项目。



最开始的客户群体以一胎妈妈居多,年龄偏小,在25~28岁之间,对健康的意识和消费的需求普遍偏低。所以在二胎开放前的2009年-2015年,产康行业的发展是比较艰难的。但是在二胎开放后,产康行业迎来了大发展,二胎妈妈的健康意识和要求是非常高的,她们明白了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的前提是自身健康。所以很多的二胎妈妈会首选专业机构或者是中医院来调理自身的健康状况后才孕育宝宝。而且二胎妈妈对产后身材的恢复远没有一胎时有信心。这些因素推动了整个产康行业的发展。


2010年以来,中国新生儿数量一直保持在1500-1800万人,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未来中国的新妈妈总数量会维持在1600万左右。且在二胎开放后2016-2018三年的时间里,二胎妈妈占比达到了50%以上。1600万的新妈妈,按照30%的有效消费人群,人均消费2w,每年产康市场就会有一千亿的规模。



其次看一下用户增长趋势。产康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是比较空白的,目前看到的数据产康门店有1.5万家,但减去那些已经不在的店,实际上应该在一万家左右。能够服务到的妈妈数量在200w~300w,而这个数量只占整个市场需求的8%~10%,所以,未来产康行业还会有近三年的市场红利期和蓝海期。



第三是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二胎开放之前,用户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对于产后的恢复认知也不足,再加之一胎妈妈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强,所以在产康方面的硬性消费很少。但是二胎开放后,随着国家大健康政策和医疗体系的推动,孕产妇对于产康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在产康行业的体现是非常明显的,过去一个孕妇花费在产康服务上的年消费是8000元~10000元,而现在最少20000元。  


第四是市场需求的趋势。目前蓝丝带在全国有近一千家店。在二胎开放前,我们就做了1330系统,服务周期覆盖备孕到孕期到产后,但是用户的需求通常在产后恢复方面,集中在产后三项上,那个时候顾客对这个系统的认可度不高,我们做的更像是一个引导消费意识的过程。而二胎开放后,18年开始顾客的消费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门店的客户项目需求突飞猛进,包括备孕期的调理、产后的基础项目、形体的打造、身心健康管理等。用户粘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在产后中心的时间段也拉长了。此外,产后中心对于消费者数量的要求相比于零售店要低很多,可能只需要两三百个顾客就能让一家产后中心在当地做的非常棒。这是需求的改变给产康行业带来的改变。



整合转型拐点  全新模式赋能品牌门店


针对这些趋势我们做了三个新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一是在服务模式、选址模式还有门店开发模式上的转型。全国连锁品牌在过去的加盟店一定是选在好的位置上:交通便利、中高端地区、服务市场足够大。但是现在这一套行不通了,我们应该为顾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时间和更专业的服务项目,同时能够尽可能的走进社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优惠,从而为我们的门店和品牌赋能。



第二是区域强品牌的转型。过去我们的招商模式是以快为主,来者不拒。但是自2017年开始我们做了1541工程规划:1个老板、5家分店、40个员工、每年1千万营业额。希望每一个加盟商都能成为我们的的种子,通过品牌的带动和扶持在当地生根发芽,成为自己区域中的第一名。借此来打造我们整个门店自有的开发能力,而不是为了单纯的招商。这是我们针对渠道下沉和门店转型做出的改变。


第三是产业整合转型。在产康行业浸染了十年的时间,我们在产品、技术、还有服务的更新迭代上都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产康中心也有其劣势和局限性,产康中心是医院、母婴店、月子会所等的下游,想获得客户资源要么经过自身开发体系不断做开拓,要么和实体门店合作引流,单独的产康中心在资源和房源上的成本都很高。第二种是在母婴店的体系中加入产后中心,这样的店中店很难做专业的,零售的体系中可以有三万的会员,而我们只要求产康中心有三百个稳定的客源就可以了,二者之间的商业逻辑是不一样的,盲目的做加法很有可能会出现1+1。


所以,我认为现在是产业整合转型的时代,专业产后恢复中心与母婴渠道资源强强联手,从独立店走向资源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建立大的专业资源店。



最后就是新的发展。这两年我们新的定位叫做1527:1个总部、5个分部、2个研究院和7个运营中心,希望蓝丝带可以通过优秀的运营模式真正的帮助到每一家门店,让每一家门店都成为当地的寡头。


其次大数据对于产康行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数据做出更精确的私人化定制服务,还能利用数据平台和更多的品牌商、线下门店进行合作,发展更大更好的产康行业。


文章来源: 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