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金领冠发布新品

    10月16日,伊利金领冠隆重举行全球新品发布会。本次活动展示了金领冠基于HMO乳源专利应用落地的四款系列产品。

    1天前
  • 伊利试水洗护赛道

    日前,伊利再试新赛道,旗下伊刻活泉品牌推出火山天然矿泉保湿喷雾,再次跨界。该保湿喷雾主打补水保湿、敏感肌适用、温和舒缓三重卖点。

    1天前
  • 金佰利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战略合作签约,联合成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金佰利(中国)新生儿与婴幼儿智慧联合实验室”。金佰利公司携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开启为期三年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健康领域的深度合作。

    1天前
  • 雀巢2025年前三季度总销售额超5800亿

    2025年9月1日,10月16日,雀巢集团发布2025年前9个月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雀巢集团的总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约5887.11亿元人民币),有机增长率达3.3%,所有大区和全球直管业务均实现正增长。较2024年同期的2.0%提升130个基点,增长动力显著增强。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0.6%,定价贡献率稳定在2.8%。

    1天前
  • 361°Q3童装零售额增长10%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了第三季度运营概要。数据显示,公司在主品牌、童装及电商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其中,主品牌线下零售额同比增长约10%,童装品牌亦实现同等幅度的增长,电商平台整体流水同比攀升20%,增速显著领先于线下渠道。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惠氏、美素佳儿、金领冠等婴配粉企业纷纷打出“科研牌”,研发创新到底有多重要?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3312

( 1 )

( 0 )

( 1 )

2019-12-05 20:06

导读:随着我国母乳研究的深入,母乳营养成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为了得到妈妈们的青睐,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的配方奶粉都朝着母乳化的方向生产。在此背景下,如何让产品配方更接近母乳,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的自主研发生产,成为企业在研发领域竞争的焦点。


目前,母乳已经成为企业配方研发遵循的“黄金标准”,各大乳企在母乳研究领域不断发力并将研究成果成功运用于配方奶粉中。伊利从2003年就开始母乳研究,建立了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并在最近进行了升级,除此之外,发现获得国家专利的“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组合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并且成功应用到金领冠系列产品中。


美赞臣多年来也一直以母乳为标准展开研发,发现母乳中MFGM(乳脂球膜)和乳铁蛋白的成分和功能,并将其融入到美赞臣的安儿宝系列产品中。此外,美赞臣还建立了中国、墨西哥、巴西等全世界多个国家的母乳样本数据库。以“学习母乳、致敬母乳”为品牌理念的惠氏一更是直致力于生命最初1000天的研究和推广,发现并成功将gsMO和α-乳清蛋白双重生物活性因子并成功应用于蓝钻启赋系列产品当中。飞鹤乳业也一直以母乳为研究标准,发布了“中国母乳脂肪酸谱系”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关于母乳脂肪酸谱系的系统性研究.....


但从长远来看,婴儿配方奶粉只能无限接近母乳,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想实现完全复制母乳营养结构并无可能。一方面婴配粉营养成分与母乳成分相去甚远。母乳成分十分复杂,根据美国科研机构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含有40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包括宝贵的IgG、乳铁蛋白等活性抗体及α-乳清蛋白、β-酪蛋白免疫物质,它们各司其职,分别管理着孩子的智力、体力、抵抗力等各方面的生长发育。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的营养成分只几十种,包括DHA、ARA,GOS、FOS、叶黄素和乳铁蛋白、A2-β酪蛋白等;


另一方面,母乳的营养元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婴配粉的主要成分是固定的。母乳在不同喂养时期营养成分不同,主要表现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乳糖等含量的变化。初乳阶段,乳汁蛋白质含量最丰富,脂肪含量较少,含有大量分泌型IgA及白细胞,可为宝宝提供被动免疫,提高宝宝的抗感染能力。初乳富含维生素A,可以减少宝宝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随着宝宝的迅速成长,需要的能量逐渐增多,过渡乳脂肪含量和糖分明显增加,且奶汁分泌量逐渐增多;成熟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约为1:3:6;晚乳的成分与成熟期乳相差不大,但这一时期乳汁已有所减少,必须搭配定辅食来满足宝宝营养需求。总体来说,随着哺乳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含量不断增加,但各个时期乳糖的含量相对稳定。


此外,由于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取方式的不同,中西方母乳结构也存在差异,这无疑也为婴配粉配方的研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西方人的饮食以肉为主,富含高脂肪高蛋白,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DHA和维生素含量较高。外国母乳中氨基酸较高、分子较大,不但不容易被中国宝宝吸收,还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这要求乳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国家宝宝的营养需求进行产品的配方研发,增大了企业研发成本资源的投入和难度。


为何科学研究从未像今天这样被重视,各大企业纷纷打出科技牌来讲自己的优势?究其原因,奶粉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品质标准已成各大企业的标配,尤其是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在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下,研发上的前瞻性不仅能够更加靠近母乳,中国奶粉逐渐迎来以研发创新主导的产业升级。同时,随着90后学习型妈妈的增多,她们更在意配方、成分,更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能够讲出更好的品牌故事,赢得更多用户信赖。


总之,在研发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的时代,母乳一直是婴配方奶粉行业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母乳的研究为配方粉标准的设立的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迭代升级,但想要完全复刻母乳的营养结构,对于乳企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文章来源:奶粉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nick

说的挺好的

2019-12-04 23:59

(1)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