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1-10月中国婴配粉进口量同比增长5.6%

    11月27日,中国奶业贸易月报发布,公布了乳制品进出口最新数据。首先进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额37.17亿美元,同比增加12.8%;进口17.93万吨,同比上涨5.6%;均价20726美元/吨,同比上涨6.8%。其次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额0.98亿美元,同比减少15.9%;出口6104.81吨,同比增加9.8%;平均价格为16094美元/吨,同比下降23.4%。

    14小时前
  •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深入开展“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活动

    11月26日,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主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在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联合主办单位开展的一系列主要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中国市场监管报社联合地方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以“科普深度行 健康护万家”为主题的“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系列活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抓住关键、持续用力,市场监管总局将做好五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打好监管执法“组合拳”,严肃查处虚假宣传等乱象,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利等。

    14小时前
  •  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

    最近,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据悉今年9月,美国运动鞋服企业斯凯奇完成了一场私有化收购,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以94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年销售额近90亿美元的运动品牌纳入麾下,报价为每股63美元,较交易前股价溢价30%。


    但近日,却爆出消息,3G资本与部分机构投资者围绕早期和解方案的磋商被曝尚未达成一致。据多家媒体报道,以AQR资本管理公司为首的对冲基金拒绝接受收购价格,并于11月20日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估值诉讼,要求重新评估斯凯奇公司公允价值。

    14小时前
  • 雀巢加入微软和哈佛的“前沿企业AI倡议”

    日前,雀巢加入了哈佛大学数字数据设计研究所(D^3 Institute)与微软联合发起的“前沿企业AI倡议”(Frontier Firm AI Initiative),旨在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与人类协作,提升商业表现。据称,雀巢AI工具每天帮助约10万名员工,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加速研发,并在全球超过300家工厂利用数字双胞胎监控生产线。雀巢还开发了AI驱动的食谱优化工具。(Food&Drink)

    14小时前
  • 宜品发布新品

    11月26日,宜品推出婴幼儿绵羊奶粉新品——宜品铂能。铂能首创国内首款双HMO(2'-FL、LNnT)婴配绵羊奶粉。新品发布会上,宜品同步官宣奥运冠军郑思维代言。

    1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增长率近100%!小众童装汉服市场是否有大机会?

童装童鞋

察察

阅读数: 20914

( 0 )

( 0 )

( 0 )

2019-12-17 09:31


导读:“披床单,套长裙,模仿古人”是很多人小时候一直在做的事,如今,这种穿着方式火遍全国。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是汉服经济井喷的时期。截至目前,经营范围内包括汉服的企业有472家,其中264家是2019年的新增注册企业。据央视网报道,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品牌汉服订单排到2021年,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并且保持着高增长。“汉服知名品牌汉尚华莲去年销售额已经超过8000万元,整个行业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汉服企业至少有10家”。


天猫发布的《2018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显示,“90后”“00后”占据汉服消费比例一半以上。2019双十一天猫汉服成交金额近2亿元,其中90后消费占了近一个亿。


根据爱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1月,童装子类目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类目是儿童旗袍/唐装/民族服装,同比增长97%,超越此前非常火爆的儿童演出服类目。


从各项数据都显示,汉服经济正在成为一片蓝海,至于汉服经济的兴起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是审美因素。汉服自然大方,与中国人的长相气质非常贴合。许多爱美的人,尤其是女孩子对于美的事物是没有抵抗力的。另外,由于古装剧的持续热播,汉服的概念传播起来以后,压抑在女孩子内心的仙女梦被激发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政策的支持。一些对传统文化抱以支持态度的政府机构或者官方组织也在支持汉服的发展。共青团等中央组织以及国内的相关社团都在宣扬汉服,例如嘉善西塘汉服文化节。


第三个原因在于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国人曾经“崇洋媚外”的心理在减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不断提升,汉服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再加上经济条件的改善,年轻人购买汉服的经济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最后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离不开商家的努力。汉服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汉服店以及线下的汉服商铺从之前的手绘到印花,再到绣花,然后是现在的定织定染,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成品时间越来越短,也使得汉服从一个小众的圈层不断延展成为一个产业化的业务。


汉服仍然在不断焕发生机,汉服商家、品牌与内容深度结合,借助当代电商销售平台,传承汉服文化的同时,也将其变成一种经济趋势。


汉服“出圈”的重要驱动力是影视剧联名,像淘宝店铺“流烟昔泠”和《陈情令》的联名款,连续3个多月霸榜消费者最爱的汉服前五位,而剧中人物魏无羡的专属定制套装,更是在一个月里增长了三倍多。“花朝记”和《长安十二时辰》联合推出的大袖儒裙,几个月里暴涨了12倍;另外,传统节日的带动效应也比较明显。有统计数据显示,在端午中秋这类传统节日期间,汉服类订单增长迅猛。


但是汉服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几大挑战:首先是版权问题。定制类汉服的开发、生产力度很多时候是跟不上销售节奏的。而批量生产的,销售单价仅为原创订制汉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由于瞄准“爆款”,价格低廉,现款现货,因此非定制类汉服占据六成以上销售份额,没有开发压力,倒也赚得盆满钵满。山寨店铺一拥而上,令原创商家苦不堪言。


其次,汉服产业刺激产生新的消费活力,除了服装消费之外,各类线下体验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化妆、摄影一条龙服务,汉服热带动了服饰、鞋帽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兴职业群体,但是单纯做汉服服装的商家就面临这些产业的“排挤”。


成人装的发展趋势都会影响到童装风格的变化,所以“汉服热”在童装圈中也有明显的增长。汉服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热度并具备很大的增长空间。汉服是自带民族文化属性的服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永远不会过时,目前喜欢汉服的人80%左右都是30岁以内的年轻人,其活力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童装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