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天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天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天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天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人大代表建议婴配粉从跨境电商名单剔除,你怎么看?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4425

( 0 )

( 0 )

( 0 )

2020-05-25 10:38

导读: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翠枝建议,将跨境电商税率与一般贸易税率等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清单中剔除。这一建议一出,引发了网友热议。


作者:奶粉关注


微信图片_20200525103946.png


跨境购是母婴消费主要渠道之一


要知道,跨境一直都是中国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渠道之一,尤其是母婴已经成为跨境购第二大品类,而在在跨境电商母婴各大品类中,婴儿食品类和婴儿用品类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婴儿奶粉、营养品等类目。其中有行业人分析目前跨境购婴配粉大约有200亿元体量,婴儿奶粉的跨境消费不容小觑。


从消费者角度讲,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国内消费者逐渐养成了通过跨境电商“海淘”的习惯,而且中国市场的潜力只会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90后、95后步入宝爸宝妈行列,甚至成为母婴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也逐渐成为跨境电商母婴消费的主要人群,且保持高速增长。


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目前中国奶粉产品普遍高价,而代购或跨境进来的原装进口奶粉价格更为优惠,品牌也可信赖。有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母婴品类中,婴幼儿奶粉、婴幼儿辅食、婴幼儿纸尿裤和儿童玩具是国产品牌不能满足的品类,且增加进口供需意愿强于减少进口意愿。


微信图片_20200525103952.jpg


并且当下跨境购虽多数为一二线城市人群,但3至5线城市和县域地区的跨境消费趋势愈加明显。可见,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消费需求需要在跨境消费中得到满足。


跨境也是奶粉企业的渠道布局增长机会


事实上,很多奶粉企业也在积极拥抱电商渠道,从2019年奶粉企业在跨境渠道的产品布局即可看出,跨境不仅是消费需求,同样是奶粉企业谋求增长的方式之一。


配方注册制实施后,缓慢的进程让很多奶粉品牌被挡在门外,面对中国这样大的市场,企业不得不想尽办法进入中国,跨境购成为一条“蹊径”。但目前跨境平台已经不仅仅是未通过注册制品牌的避风港,各大品牌开始主动出击,加速整合市场,加强全渠道布局。进口品牌如爱他美、可瑞康、a2等奶粉在跨境电商上的表现亮眼。事实上中国企业也在收购进口奶粉品牌,这样渠道也能延伸至跨境电商。


2019年,国内外各大品牌就更加积极布局跨境渠道,如美赞臣与重庆跨境电商企业海惠客签约合作、全新品牌ProCare Affinity全面入驻中国电商平台;香港版爱他美白金版低敏3正式上线,陆续登陆京东、苏宁等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国内企业对分食跨境电商的市场份额也势在必行,如健合集团收购的澳洲健康品牌Swisse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还推出了法版有机奶粉和跨境版益生菌也都进入跨境电商市场,2019年其又在澳洲推出合生元澳洲版有机配方奶粉,不光抢占澳洲市场,同时与网易考拉战略合作,反攻中国市场。


据统计,目前通过跨境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大概有100多款,其中不仅有可瑞康、bubs、宝乐贝儿等未取得注册的品牌,还有外资如达能、菲仕兰 、雀巢、a2、Arla、喜宝等乳企、国产如圣元、澳优、健合、宜品、纽菲特等乳企,即使有不少通过注册的产品,依旧在布局跨境产品。另外据奶粉关注了解,2020年过去将近半年,已有不少跨境新品布局,如贝拉米有机A2奶粉、雀巢能恩全护等等。可见,跨境购是奶粉品牌尤其是进口品牌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


简而言之一句话,跨境购已经不仅仅是消费需求,也是奶粉企业求增长的一大渠道。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