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5.1%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具体情况。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3548亿元,增长5.6%。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增长4.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47005亿元,增长5.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4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376亿元,同比增长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98亿元,增长4.7%。1—4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0433亿元,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412亿元,增长4.8%。按消费类型分,4月份,商品零售额33007亿元,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4167亿元,增长5.2%。1—4月份,商品零售额143651亿元,增长4.7%;餐饮收入18194亿元,增长4.8%。(国家统计局)

    6小时前
  • 圣贝拉集团旗下高端月子护理品牌——baby bella小贝拉宁波再布局

    近日,圣贝拉集团旗下年轻家庭首选的高端月子护理品牌——baby bella小贝拉母婴护理中心正式入驻宁波东钱湖康得思酒店,开设品牌于宁波的第二家直营门店。此次新店选址是其从“专业护理”向“品质生活方式”升级的关键一步,打造“母婴护理+湖山疗愈”双体验。

    6小时前
  • 孩子王:全资子公司参与汉桑科技战略配售暨关联交易

    孩子王于5月1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资子公司南京智领未来参与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将对南京智领未来增资5000万元,由其认购汉桑科技战略配售股份,认购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汉桑科技2024年经审计总资产为151529.8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06589.61万元,营业收入为145404.3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65.44万元。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与实际控制人汪建国先生及其直接控制的公司发生关联交易金额103471.88元。本次参与旨在深化产业合作,存在投资不确定性及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保荐机构发表了相关意见,相关会议通过了各项决议。(金融界)

    6小时前
  • 宝贝天下再扩容,浙江台州仟贝携五大连锁同步加入

    近日,浙江台州仟贝供应链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宝智玲、晨贝坊、玩皮坊、婴缘坊、未来妈咪五大母婴连锁同步加入宝贝天下。仟贝供应链有限公司是由台州百子贸易牵头联合各区县五大头部连锁:宝智玲、晨贝坊、玩皮坊、婴缘坊、未来妈咪共同成立的一家自有产品供应链公司,目前五大系统年度销售规模破两亿,占台州整体市场份额超30%。截止目前,宝贝天下共计30位共建伙伴,遍布全国25个省份,51个头部连锁相继加入,规模体量超87+亿,覆盖门店超4200+家。

    6小时前
  • 9款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批件信息公布

    5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发布新一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批件(决定书)邮寄详情单和待领取信息,涉及澳优、宁夏黄河、天⼭云牧、圣元、君乐宝等8家企业的9款系列产品。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固体饮料冒充奶粉”事件发酵,山东梵和生物2019年召回、破产事件后,居然还再卖?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816

( 0 )

( 0 )

( 0 )

2020-06-04 10:02

导读:今年5月份曝出,湖南郴州母婴店将“倍氨敏固体饮料”当做特配粉销售,导致多名孩子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被检出佝偻病。“固体奶粉假冒特配粉”再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地市场监管总局也加紧市场检查。


辽宁抚顺再曝“固体饮料”事件


近日,辽宁抚顺某妈妈爆料称,她29个月大的女儿今年5月中旬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生长发育迟缓。


该宝宝2017年12月出生后,也是喝普通奶粉出现过敏症状,2018年4月至今年5月先后喝过“敏康特”、“敏安宝”和新包装“敏康特”。今年询问医生,才知道喝的是“固体饮料”,而不是奶粉。而孩子也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生长发育迟缓,孩子29个月大,但身体指标仅相当于20个月,生长因子也只有正常水平一半多一点。


但事件的可恶之处还不止于此,该妈妈在抚顺果果孕婴童专营店购买的“敏康特”、“敏安宝”产品在内的13款产品,是属于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而该公司旗下的产品在2019年七八月三次被召回,理由是“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以及“不合格批次产品在市场上擅自销售,希望各级经销商配合。”并且该公司于2019年8月就被吊销生产许可,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但在厂家召回及公司破产后,该母婴店还在卖这些产品,当消费者和辽宁晚报的记者前去维权时,门店负责人表示,“发育迟缓你找厂家,找经销商,去走正常渠道……没下架,5月末还在卖,不是奶粉,属于营养粉,现在叫特膳食品……”。并且表示不知道山东梵和已破产。而老包装“敏康特”标注山东梵和,新包装“敏康特”标注的授权委托公司、生产企业都不见了“梵和”字样,负责人也表示不知道两者的不同。


此前消费者去购买时,店员也表示,“光喝这个就可以”,并把“敏康特”称为“奶粉”。


“固体饮料”事件屡禁不止


其实在“倍氨敏”事件曝光后,5月17日,广州又现“广医三院儿保科某张姓医生参与奶粉品牌“某儿呔”的推销,导致新生儿出现发育迟缓等问题”的事件。根据统计,自投诉起,已统计了约有60名儿童长期食用“贝儿呔1号氨基酸”、“贝儿呔2号深度水解”或“敏儿舒1号”作为主食。其中,最短食用时长为1周,最长为26个月,有一对双胞胎共食用约615罐。


“这些统计到的人员信息,都是医生介绍将贝儿呔作为特殊奶粉长期食用,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已经有很多人联系我称被医院介绍过贝儿呔,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长期食用,就没有登记一起维权。”


据调查,“贝儿呔”与“敏儿舒”的生产商均为“广州特益孚特实业有限公司”。经销商为“广州市能婴贸易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两家公司的大股东为同一人。有维权家长表示,能婴药房现在也叫婴健,基本属于贝儿呔的直营店,但也卖其他特殊奶粉。


产品类别明明是固体饮料,却又宣称为配方粉。虽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加强市场管控,但仍有个别商家想方设法规避监管,玩文字游戏、打擦边球。去年雅乐迪、山东梵和事件还历历在目,今年又再曝出这些事件,令人痛心。


知名育儿专家张思莱曾表示,做母婴行业是良心的行业,你要是纯粹就想赚利润的话你会对不住孩子的。


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中,最不能原谅的,就是对婴幼儿奶粉添毒造假。正如此次大头娃娃事件,令人讽刺的是,这种害人的假奶粉还是以高价出售的,且一喝就是一两年,无良的涉事母婴店商家和医生,为了销量和利润,将蛋白固体饮料当成小孩主食的牛奶粉来进行销售,放任伤害小孩或者小孩发育不良,导致不良反应的这些结果的产生,一而再再而三置宝宝生命健康于不顾。


如果不从源头解决“假奶粉”问题,如果不解决真正好的特配粉的供应问题,消费者还是没有渠道买到真正的特医奶粉,这种缺口恐怕总是让不良商家有机可乘,这种消费者受害的局面恐怕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一定要深入调查,对有关当事人依法从严从重查处!


信息来源:辽宁晚报、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