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再次递表港交所

    8月15日,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主板再次发起冲刺。其今年1月首次递表。据悉,在1个多月前,不同集团成功拿到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行证”。

    27分钟前
  •  哈药加码婴童护理

    近日,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连推两款儿童防晒新品,"小鹰安安儿童保湿舒缓防晒乳"与"小鹰乐乐儿童特护物理防晒乳"完成备案。(C2CC新传媒)

    27分钟前
  • 361度:拟与斯坦德开展合作

    361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三六一度(厦门)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及资源,在机器人穿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集团计划将斯坦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引入到全球鞋物零售门店。同时,集团打算在全球门店展示及销售这些具身智能机器人。(36氪)

    27分钟前
  •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8月18日晚,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后,由他妻子初瑞雪接管辛选集团管理权。

    27分钟前
  •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

    8月18日晚,爱婴室发布2025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经营现金流为1.46亿元,同比下降8.42%。

    27分钟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吴晓波一场直播卖出15罐奶粉”中思考,奶粉真的不适合直播带货吗?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7371

( 0 )

( 0 )

( 0 )

2020-07-14 10:44

导读:随着直播卖货的营销价值逐渐上涨,凭借着强大的流量优势持续吸引着广告主的预算倾斜,据了解,主播带货,尤其是头部主播或明星,少则几十万坑位费,多则当场该产品销售额的一半,但依旧在略显萧瑟的大环境下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是这两者真的适用于奶粉吗?能有效带动“卖不动的奶粉”的销量吗?


最近,无数明星、公众人物蹭上了直播带货这个风口。但“翻车”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近期,吴晓波的“新国货首发”专场,带货一款三段奶粉,竟然只售出了15罐。当然出现这种状况的情况很多,除了直播带货乱象层出不穷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


一方面,吴老师选品逻辑确实有问题。比如他选择奶粉,为什么?自己的粉丝受众是什么人群应该清楚,作为一个财经大咖,聊经济、聊金融……应该聊不到养孩子的知识面上,他的人设和产品也是不符合的。很明显,他的受众也不是奶爸,最起码大多数不是,所以吴晓波的大部分受众,都没有奶粉这个需求。


另一方面,奶粉这类母婴产品对主播本身的要求就比较高,母婴领域的KOL带货成功的希望比较大,他们有更专业的育儿知识和使用经历来背书,很显然,吴晓波并没有。


直播带货适合奶粉吗?


DATA1CC在2020年6月发布的《直播电商白皮书》中显示,从用户购买需求来看,无论是目前已购买品类,还是未来期望购买,母婴都不属于高需求品类,远远不及其它品类。


7_20200714104559.jpg


当然,并不是说直播不适合奶粉,而是直播赋予不同品类的价值不同。事实上,直播对于奶粉品类而言,更适合的方式是“种草”,即加强品牌影响力,现在也有很多品牌在布局,除了找明星、主播带货,也会开设自己的直播间。


但是直播要注意三点:


1、奶粉并不属于冲动消费型的产品,所以直播不仅仅要看当时的带货量,打造品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2、正如上文所言,母婴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品类,尤其是奶粉,需要有专业的育儿专家、或母婴KOL来带货,他们具备更专业的奶粉知识储备,可以为消费者详细介绍营养成分价值。也能体现品牌的专业性;


3、直播不要只为了优惠销售,不能只做线上,要考虑到线下门店的利益,更不要因直播卖货的低价促销动摇甚至伤害主要合作伙伴的利益。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