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不进母婴店的消费者到底去了哪?
导读:做过电商的都知道,店铺没有流量产品就很难有销量,线下开门店也是同样的逻辑。从一开始的一枝独秀到现在百舸争流,线下母婴店的生意被抢食大半,同样的产品,别人创富百万,你却总是卖不出去?流量稀缺,生意难做,那么消费者都跑哪儿去了?
来源/新母婴店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新生代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当下,除线下母婴店外,母婴产品购买渠道众多,其中,母婴APP成为母婴人群消费的重要场景,作为商品购买渠道势头强劲。
零售的基本要素离不开“人货场”三个字,所谓新零售也不过是新概念、新场景以及新的生意模式。在新零售大潮下,电商巨头加码母婴,母婴连锁发力线下,各大零售企业都在主动或被动的进行转型。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母婴产品主要购买渠道包括综合电商、母婴APP、母婴垂直电商、短视频/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社交电商、外卖/本地商家配送、微商/个人渠道、线下实体店。
同时,报告显示,在线上多个渠道中,综合电商平台目前是整个中国母婴产品购买渠道中占比最多的,高达79%。众所周知,电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在最初,电商大多是一二线城市的渠道,电商大促也只是城里人的狂欢,而三四五六线城市更青睐线下实体。近年来,得益于物流设施的发展和电商渠道下沉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低线级城市用户乃至乡镇农村的消费者都可以一起享受电商的红利,综合电商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位列第二的是母婴APP,占比为70%。随着90、95后新生代年轻母婴人群逐渐进入生育高峰期,现在母婴市场的消费结构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处于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下的她们,无论是消费习惯、消费行为还是互联网化程度都显示出明显的特征,线上母婴APP不仅成为他们购买母婴产品的主场,也是她们获得母婴育儿信息的重要渠道。
纵然线上平台大势席卷风风火火,实体店仍然因其独特优势顽强的活了下来,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各类体验式消费,就当下来看,线下实体店在激烈的竞争中排在了第三的位置。一直以来,以数十万家中小母婴店及数十家全国性及区域性连锁的为主的母婴线下渠道构成了国内母婴零售市场的强大根基,期间虽有一批新的渠道不断兴起,但是有调查显示无论是品牌商还是消费者都将母婴实体店作为铺货购物首选。
从消费者端来看,当下90后成为母婴消费的主流群体,她们进入门店购物,不仅仅看店内环境和产品品牌,更深层次的是感受服务,寻求体验。比起强调产品的售卖,越来越多的线下母婴店开始强调顾客服务。对于线下来说,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因此线下实体店创造出来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这一点也是其他平台难以比拟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最终的生意场并不是谁能改变顾客谁能走下去,线下母婴店以线下门店为中心,加大线上的布局,全渠道销售服务更迎合顾客需求。
除此之外,上榜的还有母婴垂直电商、短视频/直播平台、社交电商等,它们的崛起其实对线下母婴店而言都有很大的借鉴。
一、母婴店可以通过运营自己的公众号去获客。当下,微信公众号的红利还未完全消失,相较于低效的传统模式宣传和口碑营销,母婴店完全可以把其当做一个新的渠道去运营维护,推广宣传自己的门店、产品及活动,实现商品和服务的销售。
二、母婴店送货上门。就目前来看,母婴产品一站式购物这条路似乎开始走得有些艰难,在增加服务体验上似乎能让消费者暂时的留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大胆地推倒母婴这堵墙,尝试新的品类和服务,构建新的零售业态。以外卖和本地商家配送的逻辑来看,线下母婴店同样可以辅以三公里或五公里的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三、用朋友圈卖货。据相关数据预计,2019年微商规模将近1万亿,在微商赛道中,美妆、母婴、大健康、农特占据着主要市场份额,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微商渠道对于线下渠道的冲击不容小觑。虽然母婴店很难做出微商,但朋友圈卖货的方式还是可以参考的,把朋友圈当成一种辅助渠道未尝不可。
从综合电商到微商再到社交电商,当母婴产品购买渠道越来越多,消费者反而是多了更多的选择,对于线下母婴店来说,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有更多获得生意的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