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向内求,向外修!最新大会干货集锦揭示未来零售启示录
2025-02-26 11:05
忽然一周 | 广东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参加2025民营企业座谈会;
2025-02-24 10:55
忽然一周 | 布鲁可、BeBeBus、纽曼思赴港上市新进展;36款婴配粉和5款特医食品获批;保健品相关企业近五年逐年递增
2025-01-07 19:57
16家乳企今年争闯IPO
导读:不完全统计,今年释放出上市信号的乳制品企业或相关原料供应商共有16家。一时间,乳企扎堆上市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作者:奶粉关注
上市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进口牛奶第一股”品渥食品、“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以及乳企益生菌原料供应商科拓生物相继在A股敲钟上市。就股价涨势来看,今年已上市的4家乳制品相关企业均表现不俗。截至12月17日收盘,品渥食品、科拓生物、熊猫乳品股价分列A股乳制品板块前三位。品渥食品股价已上涨191.75%,总市值77.78亿元;科拓生物股价上涨208.86%,总市值60.4亿元;熊猫乳品股价上涨427.64%,总市值70.53亿元;均瑶健康股价上涨79.45%,总市值103.63亿元。
在冲刺上市的乳制品相关企业中:
“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8月18日上交所上市,
“进口牛奶第一股”品渥食品9月24日深交所上市,
“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 10月16日深交所上市,
乳企益生菌原料供应商科拓生物 7月27日深交所上市,
河南花花牛、内蒙古骑士乳业已进入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上游乳企优然牧业、“藻油第一股”纽曼思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江西美庐股份、DHA原料供应商润科生物IPO申请文件已获受理,
四川菊乐食品获得证监会首发反馈,
陕西羊奶粉企业红星美羚IPO进程中止,
浙江李子园成功过会,
温氏股份宣布拟拆分控股子公司温氏乳业上市,
浙江一鸣食品12月17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初步配售结果,距正式上市仅差临门一脚,
此外,今年完达山乳业启动IPO进程,11月越秀集团重组辉山乳业启动大会重整草案中提出将择机对新公司与旗下风行乳业进行整合并谋划A股上市。
乳业竞争加剧
从几家拟上市乳企披露的招股书可以看出,投建生产基地、扩充产能以及营销网络建设,成为IPO的主要募资用途。
业内人士认为,乳企扎堆上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疫情时期,非上市乳企相比已上市乳企抵御风险能力明显不足;二是上市对于后疫情时代提升乳企、特别是区域性乳企的竞争力具有正面效果。在如何提升抗风险能力上,“上市后企业有钱了,品牌价值也有潜在提升”。
这一点也得到企业方面的证实。一家羊奶粉企业负责人表示,上市目的不是圈钱,也非大股东变现。“上市首先是无形的品牌宣传,可以运用资金撬动更大的市场。” 另一位一位拟上市乳企负责人称,上市是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之路,“符合上市条件就去上市,没有特别的原因,也不能说这个行业就是投资热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表示,“受到整个市场氛围影响,乳业新股IPO价格和估值水平要比此前更高,整体处于较为乐观的状态。另外,区域市场或细分领域的企业基础可能更扎实、更稳定,因此在估值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参照。”
尽管如此,从近两年的市场增速和资本市场反应来看,以乳制品为代表的消费品领域依然是较为稳健的投资标的,行业内企业整体上市进程加快,且拟上市的乳企种类呈现更加细分、丰富的特征。
2019年,中国飞鹤、新希望乳业上市;2020年,分别代表乳饮料、乳品进口商、炼乳、原料供应商的均瑶健康、品渥食品、熊猫乳品、科拓生物成功上市;拟上市乳企的主营业务覆盖乳饮料、液奶、奶粉、奶源、原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尽管乳企上市热情高涨,但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企业“带病”闯关,一些过分依赖大单品或销售区域过于集中的乳企,业绩增长后劲被疑不足。分析认为,乳企扎堆上市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升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在区域市场或细分领域拥有更扎实基础的乳企,在估值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参照。而对单品或区域市场过于依赖的拟上市乳企,如果在经营上不具可持续性,将可能成为监管部门审核的焦点。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除募集资金、逆势扩张外,一些乳企上市的目的不排除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以便管理层将来变现。还有一些乳企上市是为了提升估值,为将来资产出售做准备。就企业类型来看,拥有奶源资源、背靠母公司雄厚家底的乳企,以及拥有稳定乳业下游大客户的原料供应商,上市后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