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推荐
 忽然一周
 热文
看完这11家上市玩具企业2024半年报,最赚钱的竟然是它!
2024-09-05 10:06
脆皮年轻人,把抖音“吃”成了新锐品牌突围阵地
2024-09-14 15:12
忽然一周 | a2、润本、泡泡玛特等发布最新财报;中国特医食品批准注册提速;一线外资奶粉攻占300元以上高端价格带
2024-08-26 10:30
母婴店的五大死法
导读:早在去年我们走访山西线下渠道时,就有母婴连锁老板表示,“对母婴店来说,2021年既是决胜负也是决生死的关键时期。”近期,在我们的采访中,一石家庄母婴连锁老板直言“如果前两年更多的是门店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今年更多的就是生死压力。”
从承压前行到艰难求生,越来越多的母婴实体开始考虑如何活下去!
作者:新母婴店
今天,我们就对近几年来线下母婴渠道的各种死法做个盘点,分析下翻车原因,借此来规避风险,更好地“活下去”。
越是跟风大搞价格战,死得越快
纵观中国消费市场,各个领域、线上线下,价格战的声音此起彼伏,从未停止,终结于价格战的门店更是不计其数,母婴店也不例外,从一开始比着降,对着降,降到最后做起了亏本买卖,比谁更亏最后双双关门。
都说价格战害死人,可是为什么线下母婴店还是喜欢动用价格手段?原因就在于见效快,无论是打折、促销还是做活动,其本质上都是在变相降价,以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然而,更多时候降价一旦让消费者成瘾,就很难戒掉,尤其是在价格战的激化下,产品越卖越低价,利润越赚越少钱,渠道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白忙活一场。
因此,对于渠道来说,价格战无疑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获取营业额增长的额方式,但这个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终将涸泽而渔。
品类选错,产品白做
“做大通货太累,压货压死了。”这句话是近年来在走访渠道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位婴儿食品省级经销商向我们表示,奶粉大品牌已经把母婴店绑架了,基本不赚钱,但门店不得不卖,不为赚钱,只为引流,因为你不卖别人就会卖,顾客就会被别的门店撬走。而且,大品牌出了新系列大家还是要抢,撑门面、做引流,面子还是得有。
尽管现在大家直呼“卖奶粉不赚钱了”,但奶粉依旧是门店表现最为强劲的品类。但同时摆在面前的事实上,奶粉的销售额持续走高的同时,毛利率却也是一降再降,尤其是近两年窜货乱价严重,还在一味的遵循“奶粉独大”的原则只会把门店陷入两难的局面中。
于是不少母婴店主开始急寻新品类,有的开始找细分来做,接连上架有机奶粉、羊奶粉、A2奶粉、小分子奶粉等,有的开始切品类切趋势,提升辅零食、营养品等品类在门店中的占比,其初衷都是对的,但关键在于找对品牌。无论哪个品类,当下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品牌化”,如果说早些年仅靠门店的推销就可以卖货,随着近年来学习型研究派爸妈当道,如果还是一味地上架没有品质保证和品牌力加持的新产品,很容易翻车。
只关注宝宝需求,忽略母婴+群体
二孩政策开放之后的“婴儿潮”没有到来,而近几年的出生率直线下滑却是真实存在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1200万,2020复合生育率1.3,伴随着中国人口增长红利结束,母婴行业正式步入存量市场,换句话说,如果还是执着于单一的宝宝经济,市场份额恐会越来越小。
在过去,母婴店售卖的产品基本是围绕宝宝生命全周期,然而当下,新生儿数量越来越少,可服务的宝宝群体更是十分有限,加之各大渠道多方竞争,固守宝宝群体只会让自己陷入泥沼。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预测,未来5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0-4岁的人口是下降的,5-9岁是增加的,10-14岁是平衡的。可见,出生率放缓背景下,中大童、二胎家庭成为中国母婴市场人口新红利,其中3岁+以上人口规模化增长更是直接催生了中龄&大龄儿童母婴消费品市场的爆发。而母婴店如果卖不了中大童的用品,做不了早教育儿、亲子互动等,那损失的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孕产妇群体也是一样,如今已经成为母婴的一个消费入口,而如果母婴店只关注宝宝需求,服务不了孕产妇群体、难以和母婴家庭产生强关联......这样的母婴店势必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活下来。
只做线下就离死不远了
理论上来讲,线下实体母婴大多是当地市场催生出来的,是长出来的。它们在特定区域经营时间较长,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还会根据地域客户消费习惯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做调整。一来培养了用户习惯,使其形成极强的依赖性,二来,深耕本地多年的门店经营和会员管理运作可以积累大量的会员数据,深知什么样的品牌卖得好、什么小品类卖不动,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可否认,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优势,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纷纷选择线上消费线下体验,如果线下母婴店还一味流连于周边三公里或五公里,沉迷于线下卖场交易,那他们的经营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尤其是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全渠道已成为下线下母婴店必须去构建的能力,如今一个只懂得线下销售推广的门店是不合格的,
盲目的扩张只会加速死亡
不止一家母婴连锁曾在母婴行业观察举办的大会上直言:“还是会继续开店”,也就是说,线下渠道扩张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盲目”二字。盲目扩张更多的时候是陷阱,因盲目扩张导致的业务停摆、人员流失、债务高企、走向末路的案例并非少数。
众所周知,连锁扩张的前提是单店盈利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开一家店成功了,紧接着完全的复制粘贴后开十家店照样可以成功,这取决于行业大环境、门店选址、经营管理、运营模式、供应链体系以及各自区域的消费市场及消费者实际情况等多重因素。
尤其是当下大环境遇冷且行业竞争加剧,如果仅是因为一个店生意不错,就立刻搞扩张,如条件具备,那是可行的,问题是很多店主全凭热血,不是凭实力,店面多了后就开始顾此失彼,结果两边都经营不好,扩张地越快死得越快。
母婴零售行业虽难但始终是有机会的,关键在于要学会避坑。2021年7月11日~13日,来上海参加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消费迭代风起时·2021第七届全球母婴大会”,届时与百余位资深嘉宾一起聚焦大变局下母婴行业的变化与趋势,来现场,一起聊一聊母婴零售连锁的趋势与未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