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逝世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许连捷生于1953年,泉州晋江安海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恒安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四枚中国驰名商标。


    1天前
  • Temu和Shein宣布4月25日起全面涨价

    受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及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影响,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宣布自4月25日起上调美国市场售价。两家公司称"全球贸易规则变化"导致运营成本激增,但未公布具体涨幅。数据显示,美国日均400万件中国小包商品将失去关税豁免,5月2日起全面征税。此举直接冲击两家平台赖以崛起的超低价商业模式——Shein凭借社交媒体营销主攻女性时尚,Temu则通过广告投放销售全品类低价商品。面对亚马逊等本土低价商店的竞争,平台呼吁消费者把握最后免税窗口期下单。


    1天前
  • 飞鹤称12亿生育补贴计划全面落地

    4月16日,飞鹤表示公司于4月初启动总规模12亿元的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及孕婴产品服务,覆盖一孩至多孩家庭。活动开展十余天,申请成功者已超5万,成为首个“企业十亿级”生育补贴标杆。补贴包含奶粉及十大母婴服务,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开放。(公司发布)


    1天前
  • 光明乳业种公牛首登国际百强榜

    近日,全球奶牛育种权威榜单Top 200 TPI® Genomic Young Bulls国际公牛排行榜揭晓,光明乳业旗下种公牛“冠军侯”以全球第92名的成绩跻身百强,成为中国首个进入该榜单前100名的本土种公牛。中国公牛综合育种值(TPI)国际排名最高纪录得以刷新。公牛种源堪称乳业“芯片”。优秀种牛不仅可以加快奶牛繁育进程,助力牧场高效完成高产牛群的迭代、中产牛群的改良,也能大幅提升奶牛生产性能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新京报)


    1天前
  • 森永乳业净利润骤跌九成

    森永乳业公布,2025财年(截至3月)合并净利润同比骤降92%至50亿日元,较原预期的180亿日元下调130亿日元。主因巴基斯坦奶粉子公司及美国植物基食品子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计提199亿日元商誉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日经)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韩国月子中心渗透率高达50%,对本土品牌探索有哪些启发价值?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5065

( 0 )

( 0 )

( 0 )

2021-10-13 09:42

导读:目前,“坐月子”的习俗主要还是存在于亚洲国家,全球范围内的月子中心集中在中国大陆、 港澳台地区、韩国、新加坡、日本和美国地区。在中国大陆月子中心市场,一线城市渗透率介于 7%-8%,但在韩国2017年市场渗透率就已达到50.8%,同时无论是消费者的认知度,还是行业法规制度的完善,都对本土品牌的探索具有极大的启发价值。


认知度较高,韩国产后护理渗透率达 50.8%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发展比较早,月子中心也起步较早,外加上年轻父母要兼具工作和照顾孩子,从而产生了产后护理服务的需求萌芽,不过,在韩国,“坐月子”被称作 “Sanhujori”,意为产后护理,主要强调吃健康食物、保持身体温暖、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避免产后疾病。


1996 年 10 月,韩国第一家产后护理中心于仁川南洞区正式开业,199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相较韩国月子市场的快速普及,在大陆市场中,月子中心初具萌芽期虽然在1999年到2005年之间兴起,但这一时期的月子中心仅仅限于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大陆市场月子中心积极发展的时间则是在2016年以后,月子中心开始由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拓展。


而在韩国市场中,伴随着产后护理行业市场监管逐渐完善,不但提高了行业标准化程度,也给未来月子中心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 年初,韩国产后护理中心发生多起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医疗感染、火灾等事故,产后护理中心数量锐减。2006 年后,韩国政府多次修订《母婴健康法》,提出对产后护理行业进行整顿和监管,建立产后护理中心感染和安全事故监测系统。2019 年韩国保健福祉部发布产后护理中心评价标准,旨在提升其服务质量,韩国产后护理中心市场也日渐发展壮大。


66_20211013094455.jpg


在市场渗透率上,如果说早期美国月子中心市场繁荣,究其背后原因在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国人赴美生子孕妇的增加所造成,所以发展及现状受其他因素干扰过多;而新加坡的产后护理机构主要以月嫂上门服务为主,独立的月子中心市场规模较小,发展不够成熟。


整体来看,可与韩国市场做比较的大概要数中国台湾,首先是在渗透率上,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的数据,2019年中国台湾产后护理机构渗透率为62.46%,同比增长5.8%,产后护理服务在中国台湾产妇已经被普遍接受,也就是说10个人中,大概会有6个人选择去月子中心,而在韩国仅在2017年就达到5人选择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可以说在韩国,产后护理观念同样深入人心,即使在出生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据韩国育儿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显示,韩国产后护理渗透率从2015年的44.4%增长至2017年的 50.8%。


其次,大环境下的少子化现象,根据韩国和中国台湾统计局的数据,2000 年起,韩国和中国台湾和新生婴儿和出生率持续走低,2020 年韩国和中国台湾均首次出现出生人数低于死亡人数, 新生婴儿数创新低。这也意味着愿意生孩子的家庭将会给予孩子更好的专业服务,同时新生代妈妈也会更加注重专业、舒适的产后护理环境。


最后,在行业监管上,大陆市场尚无任何法律法规明确“月子中心”监管的主管部门,同时定价也未列入政府定价目录,但在中国台湾和韩国产后护理行业均归属于医疗护理范畴,由总卫生部和各当地卫生局共同管辖,在人员配置、食品安全、消防安全、 感染控制都有相应的标准。当地政府还会每年对各地的产后护理机构进行评估和安全检查,充分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据悉,在韩国生孩子,如果没有先预订好月子中心,那在妇产医院是不能建卡的。这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规定的,医院也会确认产妇已经定好月子中心,保证了生产后的照顾和恢复问题,才会接收该名产妇入院建卡。


2016年,韩国产后护理中心数量达历史新高 612家,但因婴幼儿感染事件频发, 政府加强对产后护理机构的监管,行业也迎来洗牌期,导致一批不合规的机构纷纷倒闭,同时受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产后护理中心数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截至 2020 年,韩国产后护理中心的数量为 501 家。


据艾媒咨询统计,2020 年中国台湾广义产后护理机构已达 956 家,我国大陆地区月子中心数量在 2013 年为 550 家,到 2020 年底,存量月子中心门店达到 4128 家,但成规模的却在1000家左右,虽然我国月子中心尚处蓝海扩容阶段,但市场监管并不完善,从而导致监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相较大陆市场,韩国产后护理费用如何定价?


时至今日,大陆市场月子中心虽然在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拓展,但主要还是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一线、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并针对经济条件较好、消费理念超前的消费群体开展服务。但在韩国月子中心更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消费者选择入住月子中心的比例高达50%,据悉,最低的社区,花费2万元产后妈妈就可以入住14天,同时韩国的一些妇产医院、整形医院、医美机构也都布局了月子中心业务,消费者花费大概是3~4万元。不过,对于产科、私密整形、医美而言,月子中心只不过为产业链当中一环,并非企业重点获利项目。


当然韩国产后护理机构也同样聚焦在人口密集地区,产后护理费用也会与城市经济水平进行挂钩,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体定制不同的价位区间,当然“私人定制”服务同样也可以满足客户特别需求。根据韩国统计局数据,2020 年由首尔、京畿、仁川构成的首都圈占据 了韩国一半人口,而韩国的产后护理机构也普遍聚集在这三个区域,历年合计占比均达 60%。


67_20211013094549.jpg


同时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统计数据显示,韩国首尔市价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在首尔江南区,该区域为富人聚集区,以产妇入住 2 周的时长来看,机构中普通房间的均价为 661 万韩元(约 3.6 万元),价格区间在 380-1300 万韩元(约 2.1-7.2 万元)不等,豪华房间价格则更上一档。京畿、 仁川以及其他城市的普通房价格区间为 100-600 万韩元(约 0.55-3.3 万元),均价水平在 250万韩元左右(约 1.4万元)。


68_20211013094647.jpg


相较韩国产妇入住2周的时长来看,我国坐月子通常介于28-35天之间,并且月子套餐价格区间更为广泛,以月子龙头爱帝宫为例,定价范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能力的顾客,大概涉及8种套餐,套餐价格从6-8万,10万+,14万+、16万+、23万+到36万+不等;圣贝拉,其基础款月子套餐约 15 万元/月,升级版可超 30 万元/月。而在北京地区,爱帝宫客单价在10.4万元、禧月阁(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的旗下机构)为12.7万元、馨月汇为12.8万,宝月阁为7.3万元、朗悦月子会所为7.8万元,北京嘉禾妇儿医院医养月子中心为3.3万元。而据草根调研,中国大陆新一线城市普通月子套餐的价格约为 2-4 万元/月。


从价格带分布来看,相较韩国而言,大陆地区套餐报价更高一些,范围更广一些。但大陆月子中心作为新兴产业所具有的高单价、超低频的消费属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在逐渐变弱,虽然行业渗透率仍处相对较低水平,但伴随三孩政策的落地,女性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加,未来依然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


来源:数据参考东北证券《百亿规模蓝海市场,月子中心行业持续扩容》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