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澳大利亚婴幼儿奶粉品牌CareBirth臻护新苼宣布进军中国市场

    近日,澳大利亚婴幼儿奶粉品牌CareBirth臻护新苼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从其发布会得知,该款产品主打“纯净”卖点,走高端奶粉路线。

    16小时前
  • 孩子王线上APP覆盖海南地区

    10月21日,孩子王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关于海南业务布局的关切:目前孩子王及乐友尚未在海南开设线下门店,但线上APP已实现全岛服务覆盖。此外,旗下子公司丝域生物在海口、三亚等海南多地已布局线下门店。

    16小时前
  • 泡泡玛特港股跌超10%,创4月来单日最大跌幅

    10月23日,港股新消费板块盘初走低,截至10:33泡泡玛特股价跌幅扩大至10%,为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古茗跌超8%,蜜雪集团跌超5%,布鲁可等跟跌。券商观点方面,交银国际重申泡泡玛特买入评级,指其增长动能持续强化。国金证券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看好公司海外市场通过本土化运营体系构建形成第二增长曲线,以及中国市场依托全域运营能力升级,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21世纪经济报道)


    16小时前
  • 鱼油等膳食补充剂供应商禹王生物赴港上市

    近日,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王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和销售精制鱼油、鱼油软胶囊等膳食补充剂产品,现有山东禹城和威海两个生产基地。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33亿元和3.43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和0.23亿元。(小食代)

    16小时前
  • 京东超市推出驼奶粉商家管理方案

    在日前举行的京东2025驼奶粉行业峰会上,京东超市推出“安心驼奶粉”品质验证及商家管理方案,即复合型验证方案,为品牌提供从实地验厂、产品检测到上线抽检的一站式能力验证服务,助力净化市场环境。会上,旺源、丰草牧场、原始黄金等品牌与京东超市达成合作,完成安心驼奶签约仪式。新驼、中驼、旺源等品牌获用户信赖品牌奖。京东消费数据显示,驼奶粉线上成交人数已突破278万,同比增长90%。(上海证券报)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激活门店专栏⑥ |双赢还是成仇?奶粉厂家和渠道的爱恨情仇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3439

( 0 )

( 0 )

( 0 )

2022-03-08 09:54

导读:“利润高、动销快”曾一度是母婴店选品时的重要参考维度,尤其是在与奶粉厂家的合作上,这一需求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者:新母婴店


3,8 1.jpg


双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然,用这话来形容当下奶粉厂家与渠道的关系或许稍显过分,但客观来讲,“利”字始终是避不开的话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利润高曾是渠道在奶粉选品上的第一标准,比起品牌力、消费者口碑等,利润占比更高的中小品牌奶粉也更多的被母婴店主所选择,并与大通货奶粉一起摆在了货架上。而拿到利润的前提是要卖出去且量要大,于是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好卖”也成了必选项,我们可以看到,当动销成为母婴店主的最新需求时,市场上的一众奶粉品牌纷纷开启强势赋能模式,帮助母婴店做落地动销。以海普诺凯为例,在提供极致产品的同时,更是瞄准全国一线的母婴导购,通过“犇跑吧!海普臻选官”2021海普诺凯超级卖手臻选计划帮助他们丰富营养知识、提升服务和销售技能,实实在在助力门店动销。


在我们走访山西母婴市场时,谈及更愿意和什么样的品牌进行合作,多个母婴连锁老板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山西忻州一位连锁老板表示,“我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提供长期且稳定的持续支持”;运城某母婴连锁老板也表示:“我觉得一个好的奶粉品牌,一是上游厂家、经销商能给到渠道足够的支持,例如赠品投入、活动推广、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等,二是一定要做好控货、控价、控区域。”


同样地,在我们近期走访贵州母婴市场时,也有渠道向我们反映说,“对于零售店来说,我们只会选择有实力、能“活着”、能长期合作的品牌,它们在我们才在。”


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哪个区域,母婴渠道对于品牌诉求几乎是一致的,有实力、能提供长期且稳定的支持以及控货控价控区域。而一句“他们在我们才在”更是将渠道和厂家的合作关系融为一体,虽各自逐利而来,但互惠互利或是不错的双赢局面。


成仇


当然,换个角度来讲,双赢一旦变成双输,渠道和厂家就可能要反目成仇了。


一方面,奶粉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消费者认知不断迭代,优化选品是渠道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渠道最不能忍的就是业绩烂,帮你把产品夸成花,但运作起来发现一罐也卖不出去,这个时候显然渠道要择优而栖,如果碰巧遇到敷衍了事的厂家,那可要伤了渠道的心。在走访贵州时,贵州一母婴连锁老板向我们坦言,“以前我们代理30多个奶粉品牌(包括一二三线品牌),疫情之后调到十几个,现在已经不到10个,二三线品牌已经不做了,但一个品牌会做多个系列。”显然,大幅缩减奶粉品牌背后的逻辑想必是一致的,无非是没人买、没利润拿、对品牌未来发展不抱期待。


当然,提起“成仇”,那显然是避不开行业诟病之“窜货乱价”。江苏一母婴渠道直言,“对于我们这种体量不大的连锁来说,按照正常的供应渠道来走的话,价格仍旧是高于那些窜货的,就比如,某款羊奶粉我预付打款8万品牌方给到我的价格是225元一罐,但外面窜货的单罐只要205元包邮,本来这家品牌是主推,现在是完全要放弃它了。”同时,贵州一连锁老板也向我们反映,“某款奶粉做开始做得还不错,属于我们的第一梯队品牌,但是品牌方不好好控货控价,最后门店被一件代发给破了,我们拿到的价格比窜货的价格还要高。”


当窜货把门店系统的主推品牌摧毁了,渠道对于厂家的态度可想而知,虽称不上是苦大仇深,但显然自此再也没有了合作可能。一个个奶粉品牌早已深知线下的乱价窜货不仅让母婴渠道深受其害,更会对自身的品牌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都在极力控区控货控价,但与此同时,也有渠道向我们反馈称,“稳价盘的口号还是要喊的,不然没人敢接,经销商和门店还是需要信心的。”


那么纵观市面上的一众奶粉品牌,我们发现,海普诺凯确实将控货控价放在了品牌战略层面上。据悉,在海普诺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业务启动大会,海普生物总经理刘育标强调称,“现下,市场无序竞争空前激烈,在此混战阶段中,控货稳价,是我们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需要继续深度拥抱合作伙伴,保证合作伙伴的可持续盈利。“


事实上,在我们多次走访线下母婴市场时,“奶粉生意难做”这个话题总是被反复提起,短期内这一问题或很难解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渠道和厂家的共同发力下,奶粉生意仍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