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奶酪博士股东发生变更

    工商资料显示,近日,奶酪博士(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SCC Venture VIII Holdco P,Ltd、SCEP Holding I Limited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HCEP Holding I Limited、HSG Venture VIII Holdco P,Ltd。(小食代)   


    23小时前
  • 贝因美投资成立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近日,贝因美(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天津贝源森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23小时前
  • 对恒天然消费品业务的投标上月底结束

     近期,私募股权公司和其他竞购者已经向恒天然价值20多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88亿元)的消费品业务Mainland Group发出收购要约,后者也可能会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据“消息人士”称,竞购该业务的投标已经在上个月底结束,目前最新的竞争者包括由罗斯柴尔德任顾问的法国乳制品巨头兰特黎斯(Lactalis)以及由 Kidder Williams担任顾问的澳大利亚上市乳企Bega。此外,Pacific Equity Partners也提交了竞标,华平投资  仍是候选对象;达能公司也参与了竞标,但仅竞标部分业务,因此不太可能取得进展。(澳大利亚人) 


    23小时前
  • 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主要人员变更

    近日,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主要人员变更:经理、执行董事张琴从主要人员中退出,新增主要人员张希伟担任经理、董事。(小食代)  


    23小时前
  • 孩子王宣布本月将与乐友实现总分部团队会师以及业务全面融合

    4月8日,孩子王发布《致合作伙伴及孩子王、乐友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指出经过近两年的磨合与全体同仁的努力,孩子王与乐友将在本月实现总分部团队的胜利会师,以及业务的全面融合。未来将统一战略与目标、统一组织与文化、统一资源与供给、统一服务标准与用户体验,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2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耐克、阿迪在华业绩下滑,本土品牌短期内仍难真正补位?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754

( 0 )

( 0 )

( 0 )

2022-07-05 21:22

导读:在国内鞋服市场,纵横多年的两大巨头耐克、阿迪达斯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者:童装观察


耐克、阿迪达斯在华业绩下滑


最近耐克日子不太好过。6月28日,耐克(NKE.US)公布了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2022财年全年,耐克营收达467亿美元,同比增加5%,毛利率为46%。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至60亿美元。


按品类分,Nike品牌男装收入增长2%至187.97亿美元,占比为42.3%;女装收入上涨1%至82.73亿美元,占比为18.6%;童装无明显增长,录得48.74亿美元,占比10.9%;Jordan Brand表现最显著,收入同比增长7%至51.22亿美元。


不过,耐克第四财季大中华区业绩持续下滑,营收达到15.61亿美元(约101.3亿元),同比下降19%;全年营收75.47亿美元,同比下滑9%,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则下滑13%。财报公布后,耐克在当地时间6月28日,大跌近7%,市值当日蒸发120亿美元,约合80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耐克连续三个季度失守中国市场。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耐克大中华区收入21.6亿美元,同比下降5.2%。而再上一财季,耐克大中华区销售收入18.44亿美元,大跌20%。对于大中华区业绩下滑,耐克表示主要受到由大范围疫情导致的库存、物流及运输成本增加的影响,疫情影响对业务范围的覆盖达60%以上。


阿迪达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与耐克一样大中华区营收颓势明显。据阿迪达斯2022年Q1业绩显示,在大中华区的收入下降了35%,而亚太地区收入下滑16%。对此,阿迪达斯也将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归为疫情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市场都是耐克、阿迪达斯重点关注的主要战场,在耐克的四个全球区域划分中,只有大中华区是单独以国家为单位自成一区,而阿迪达斯则是2021年将大中华区独立出来,该区占其全球营收的22%。在童装市场两大品牌也尤为重视,据不完全统计,Adidas目前在中国已经拓展了超7000家童装专卖店,排名top1,并且拥有天猫、京东、抖音等直营童装旗舰店;在耐克紧随其后,Nikekids门店超6000家。


不过,两大巨头称霸中国市场多年,为何突然失速?


如果仅仅是“新疆棉”事件让品牌们直接站到到中国消费者对立面,这显得有些片面。我们可以从耐克的财报中一窥究竟,耐克 2022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Nike 品牌服装销售额下降是最多的,尤其是在大中华区,服装销售额同比下降达 39%。


而引以为傲的鞋履第四财季无增长,2022 财年鞋履销售额增长 4% 至 291.43 亿美元,占总收入的 65.5%,增速放缓。


同时,在虎扑《2021年度装备球鞋TOP5》榜单上,位列第一的是李宁的驭帅14,第二名是匹克澎湃大三角,其它三双上榜球鞋依次为李宁全城9v2、李宁闪击8和adidas的罗斯10,耐克罕见缺席。


从中可以看到,除了“新疆棉”事件外,更多的原因在于产品本身,有消费者直接坦言,耐克的衣服有点土,鞋子倒是有好看的,但像 ACG 这类高端系列动辄上万元,奢侈品联名款上千元,直接把人劝退。


但更重要的是,随着耐克代工厂转移,耐克的口碑也受到一定挑战,产品质量更是饱受质疑,不少消费者纷纷吐槽,几百元的耐克不到一月就开胶,这年头在国产鞋类也不多见。


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库存压力,今年618期间耐克、阿迪达斯更是加大打折力度,使得销售下滑情况出现好转。但动辄三折、五折的低折扣,也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力,对于忠实用户更是一种伤害。


本土品牌崛起的机会来了?


近年来国内运动鞋服公司崛起势头明确,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有了一定竞争压力,而这种压力首先表现在市场份额上。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1年(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市占率滑落至40%(耐克占25.2%,阿迪达斯占14.8%),打破了2018年至2020年一直保持的43%的格局;安踏集团(安踏+FILA等)的市占率涨了0.8个百分点至16.2%,首次超越阿迪达斯,上升至第二位。第四名李宁上涨1.5个百分点至8.2%。


20220705212424.png


在中国市场,耐克、阿迪达斯正在失宠,这也给了本土品牌崛起的机会。


跟随国潮风的趋势,李宁画出了一条完美的二次增长曲线,成功转型。另外,李宁、安踏、特步等品牌为了提升自己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希望通过并购打开国内外品牌知名度。其中李宁先后收购了堡狮龙、铁狮东尼和Clarks,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斐乐,2018 年安踏还收购 AMER SPORTS,以及收购 KINGKOW 布局中高端儿童市场。为填补高端市场的空白,在时尚品牌方面收购盖世威和帕拉丁两个品牌。


对于本土品牌发力的窗口期可持续多久?鞋服行业品牌专家程伟雄曾表示,国际品牌在华业绩下滑只是短期现象。但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在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策略等方面依然存在差异,国内品牌在大众化市场更加夯实,但在中高端市场依然是国际品牌为主导。


此外,在研发投入上,耐克、阿迪达斯研发费用率一般在10%左右,本土运动品牌还需要加强创新研发。


国产品牌在全面追赶专业玩家的路上,不能只依赖低价,要对有年轻潮流的敏锐把控,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执着,才可以在未来真正的占据主动权。这个世界在哪里撕裂,就会在哪里迎来一轮疯狂生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如何重塑品牌焕新生机?8月18日-20日,上海,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与你一起穿越迷雾、回归本质,抓住未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耐克

阿迪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