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湖南鼓励生育新政出炉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婚假产假延长,鼓励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将职工的婚假延长至20天;对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女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至188天。无痛分娩进医保,《措施》将孕产妇们关注的“无痛分娩”,即椎管内麻醉,纳入医保甲类诊疗项目,个人自付比例降低到0%。此外,还包括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将生育津贴发放到女职工本人;增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等政策。

    8小时前
  • 美素佳儿联动车企开启跨界营销

    荷兰皇家菲仕兰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美素佳儿“抢先出圈”,官宣携手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启动主题为“守护无界,去见世界”的跨界营销。双方还将在2026年春季正式开启“10000公里守护接力挑战”,邀请亲子家庭带上美素佳儿,驾驶沃尔沃XC70,完成一场横跨亚欧大陆的家庭成长之旅。

    8小时前
  • 乐舒适启动招股

    10月31日,乐舒适(02698.HK)在香港启动全球招股。公司计划全球发售9088.4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部分为8179.56万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为908.84万股。本次发行获多家基石投资者参与,包括Arc Avenue、BA Capital(受新加坡金管局监管)、北京顺澳、HCEP、NewTrails、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华夏基金(香港)等。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在满足相关条件后,按发售价认购总金额约1.39亿美元(约合10.8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8小时前
  • 安奈儿三季度亏损收窄

    营业收入约为1.06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6%,而年初至报告期末的营业收入约为3.69亿,同比下降1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34亿,同比有所改善,增长了28.61%,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净利润约为-0.63亿,同比增长19.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约为净利润-0.34亿,同比增长28.10%,年初至报告期末约为-0.65亿,同比增长18.65%。

    12小时前
  • 雅戈尔发布最新财报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尽管雅戈尔集团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整体营收面临下行压力,但其以品牌服装为核心的时尚板块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2025年前三季报显示,雅戈尔实现营业总收入67.77亿元,同比下降19.32%。时尚板块逆势而上,营业收入50.37亿元,同比增长9.86%。其中,新成员与孵化品牌贡献了重要增量。特别是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的并表,为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1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进击的母婴店新势力:精品店已翻越山丘,谁将成为下一个攻城人?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695

( 0 )

( 0 )

( 0 )

2022-12-01 10:53

来源:新母婴店


导读:从传统母婴店一枝独秀到传统VS新兴两方对峙,母婴零售业的迭代与进化从未停止。


就目前来看,传统母婴店和网红精品店两大阵营博弈渐显,一边是传统母婴店持续攻城略地,品类优化、会员管理、模式调整同时进行;一边是网红精品店从野蛮生长到节奏性扩张,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母婴零售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酝酿着新变化,只是创新业态在兴起之初一般都处于过渡时期的边缘地带,我们似乎很难能关注到。


微信图片_20221201104942.jpg


“精品店之后才将成为行业新势力?它们究竟是趋势所在还是一时狂热?哪种业态才是母婴店的最终出路?”......基于此,新母婴店汇总了现下逐渐显露的业态模式,它们或是对场景有着独到的洞察,或是对产品有着深刻的理解,亦或是能精准拿捏特定的人群,但究竟是真风口还是假繁荣?


健康调理型门店


健康调理型母婴店“风起青萍”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尤其是今年,越来越多的传统母婴店开始向调理型门店转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涌向调理型门店。


就目前来看,此类型的门店数量较少,市场份额也相对有限,主要经营的品类为营养品,同时会辅以一些身体调理的服务项目,如小儿推拿、水浴、敷贴等,有从业者反馈称,“区别于传统门店在品类经营上的思路,一般这种健康调理型门店是不卖奶粉、纸尿裤这些品的,做得好的营养品销售能占到门店总营收的80%。”


细究之下,我们可以发现,健康调理型门店似乎是抓住了精细化喂养时代下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一方面,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脾胃、生长发育等问题困扰妈妈,相比于医院,在健康调理型母婴店的用户能得到更周到且精细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做得好的调理型母婴店对经营者的专业要求极高,有医学背景的从业者显然有先天优势。


但同时,我们应该正视的是,想做成做好健康调理型门店还有很多痛点难点需要克服。首先第一点,“专业”是传统门店转型调理型门店的最大鸿沟和壁垒。调理型门店专业性更强,这就要求从业者从望闻问切的判断到营养补充、健康调理、产品推荐等一站式服务都要有专业基础及技能的支撑。除了专业性之外,“不合理性”也是健康调理型门店屡遭诟病的根源所在。据一位精品母婴店连锁老板称,“在一个人均工资收入三万多的地方,一家调理型门店给宝妈一次性配了一万多的营养品,还当做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我觉得太过了。”


儿童零食集合店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9月综合电商平台数据,母婴相关类目汇总线上规模达1348.3亿,其中,宝宝零食呈现双位数高增长态势,增长率达62.1%,在整个婴童食品大类中增速最快。


在早前新母婴店的调研访谈中,慈溪好宝贝母婴店店主李玲荣也曾直言,“目前零食是我们门店增长最快的一个板块,同时也是当前消费者更有需求的一个板块,我们希望把零食这个品类做成宝妈甚至是全家的一个消费。”另外,零辅食的增长潜力在头部连锁中得到积极验证,据财报显示,2021年在孩子王商品销售中,零辅食增长高达9.56%,成为亮眼增长品类;爱婴室2021年食品类同样增长11.48%。


综合来看,零食的需求肯定是存在的。聚焦零食的渠道来看,过往多是以超市卖场为主,但超市的货架上并不会明确标注“儿童零食”的相关字样,伴随着新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实施,“儿童零食”的概念才首次被提出。此外,这两年一些综合类母婴店也捎带着做儿童零食,但似乎也还未放于“重点做经营”的层面。


于是,这两年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零食集合店疯狂涌现,聚焦在儿童零食赛道,也有不少先行者强势破局,专注儿童零食品类做起了母婴生意,也许门店不大、品类不够齐全,但重在“门店及导购主观上重视”,会聚焦这一品类做更精细化、更延展的管理。


当然,针对这一类业态,也有不少从业者提出,“只卖儿童零食会不会是一个伪命题?”一是产品效期摆在那里,虽是快消品,但也存在被压货的情况;二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一站式购物,聚焦单一品类的儿童零食集合店或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母婴服务体验店


这几年说得比较多的就是,传统大卖场的经营模式已然失效,纯粹靠商品差价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由商品零售延伸至母婴服务一度成为母婴店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原因或在以下几点:一是实体母婴店中能提供的产品本身就是有限的,但衍生出来的增值服务却是无限,专业服务也一度被认为是实体店不可比拟的绝对差异化优势。二是,渠道多元,消费者购买的渠道越来越多,电商造节更使得线下母婴店的商品价格不再具备优势,加之作为母婴消费主力人群的90、95后也在产品之外对即时体验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一时间,服务项目大有可为的声音此起彼伏。相较于将服务项目捎带着做的母婴店,母婴服务体验店则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剥除了商品零售业务,专门做起了母婴服务,例如,简单基础的宝宝游泳、产康恢复,再到更为进阶的月子会所、宝宝托育等。


但似乎这样想当然的好生意并未持续太久,虽目前仍有不少母婴服务体验店仍做得风生水起,但做不好的大有人在,反复的口罩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门店关门、歇业,而更重到店体验的服务项目其收入几乎为零。


正所谓身处红海赛道,只有抓住了最有价值的消费场景,才有可能拿到以一敌十的机会,诸如上述提到的三种不同业态的门店,它们的创新尝试无一例外都对这个时代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风口之下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12月11日-12日,来“2022第八届未来母婴大会”(戳⬅报名),与行业资深共研线下母婴店的最佳增长范式~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