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025-09-30 19:07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025-09-30 19:07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025-09-30 19:0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025-09-30 19:07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025-09-30 19:07

 母婴行业观察

AZ Global集团董事长张文军:内卷之下,奶粉行业三方共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485

( 0 )

( 0 )

( 0 )

2023-01-10 10:30

导读:“整个中国市场不缺好产品、也不缺好渠道,但有没有一套系统可以把品牌和大大小小的母婴渠道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近日,在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做好一件事·2022第八届未来母婴大会”上,AZ Global集团董事长张文军就品牌、渠道、消费者三方共振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分享。在内卷加剧、变革提速的市场环境中,AZG是如何携手品牌与渠道,做深供应链、做强数字化、做精组织效率,并实现生意可持续发展的?以下是精彩演讲内容:


11.png


我长期生活在澳洲,今天从海外人的角度来看母婴行业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大家分享一下将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现在我们公司服务了贝拉米和Bubs。



内卷时代的新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点是什么?当下很多人分享我们要做产品创新,要做更多渠道。我就跟他们说一件事,你有没有想过,中国缺少好产品吗?中国缺少好渠道吗?不缺少。缺少什么?缺少一条让好产品和好渠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内卷到底是什么?内卷可不可以避免?不可避免。我们以前要吃饱,现在要吃好。什么意思?量太多了,产品太多了,渠道太多了。吃好就不能吃太多,所以我们要精选,从量的生意到质的生意,专注质量,而不是流量的生意。


为什么会内卷?以奶粉为例,你会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做的奶粉为什么三五年就会改朝换代?因为所有的决定都是用脑子决定,而不是根据市场的数据做决定。层级过高,数据不够精确,就无法做好增量、减量、加量。


怎样才能让一个生意可持续发展?厚德载物。我在海外待了十几年,喜欢研究中国的文化。我们做奶粉的发心是什么?要给终端消费者提供一款优质的奶粉,这是第一要素,因为这样的发心,提供了优质奶粉,我们才会有收益。要尊重我们的付出,多一分不赚,少一分不行。


什么叫流量经济?流量就是水,水往低处流。如果我们想让企业好好地发展起来,怎样才能真正把存在即必然的渠道应用在一起?就是建一个三峡大坝,从上游分流流量,按照他们的需求和销量分配,而不是用价格去内卷。



三方共振可持续发展


品牌是大树、渠道是树根,终端消费者就是土壤。怎样才能让树蓬勃发展?


22.png


今天所有人都在说我要从上游做到下游,把产业链做独家。就像种在马路边上的树,需要浇水、施肥,运营成本很高。那我们能不能共享根基?能不能种出一片森林?在这片森林中能不能种出互补的树?有高、有低。让它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分享渠道。这样是否不需要再浇水,森林就可以自己孕育养分?如果只是一味地种更多的树,终端消费者是不是累了?结块了?厌倦了?


当我们建成一个完整的森林,品牌可持续,渠道有财富,终端消费者长期可受益,这是我们要做的三方共振。让终端买得起优质服务、优质产品,让渠道付出获得应得的收益,品牌再鼓励这些渠道。


有人跟我说做生意不应该是强强联合吗?为什么你做生意要跟很多小B端、小商家合作?我说这才叫强强联合。为什么你觉得小商家不好?他说小商家系统化不好、规模不够、管理难。这么不好的系统,上游产业链这么不透明、不舒服、低效,为什么它还可以存活?因为它跟终端消费者有服务、有黏性。而我们AZG擅长的就是上游供应链的高效性和品牌垂直对接,这才叫强强联合。越细的根,越深深地扎进泥土里,好好滋润品牌。


什么是品牌可持续发展?品牌的销量=价值=品质+服务+价格+决策时间。你有价值,大家才买;还要通过终端渠道提供服务;同时价格不能太低,太低了谁给你提供服务;此外决策时间就是金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小B端要通过服务帮消费者快速决策。


什么是渠道可持续发展?第一,合规合法,不要做偷税漏税的事。第二,降本增效,传统零售业层级过高,不得不卖很贵的价格,母婴店服务成本高、坪效受限,如果不让他赚到利润明天就倒闭了,最倒霉的是谁?终端消费者。第三,稳定收益,对于渠道来说,卖一罐奶粉和将来卖1000罐奶粉赚的钱一样多,怎么让他们的收益稳定也是核心。第四,专业知识,只要你是优质的粉源、优质的配方、优质的加工工艺,无论是哪国生产的都是好奶粉,这些专业知识需要普及,小B端谁去培训他们?我们已经有了全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第五,品类丰富,把传统产业的服务性和电商产业的广度做在一起。


什么是消费者可持续发展?给消费者品质保障和优质服务,通过全产业链的高效性,让他买得起奶粉,选择简单,到最后终端消费者的黏性会非常强。整个社会都在做减法,消费者也在做减法,不要让他们生孩子后焦虑、抑郁。


AZG的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这些,可以用下面一张图来说明我们的系统。


33.png


第一,我们作为渠道增量市场的服务商,给品牌提供什么?品牌可以看到toB、toC的销售数据,包括地域界限、增长趋势、下单库存、管理等,这都是品牌想看到的。


第二,我们给母婴店提供了什么?首先去掉中间的多余层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高效性,以更好的价格让利终端消费者。其次,应用工具将产品线上线下主动地推送给消费者。另外,很多小B端没有归属感,我们做的M2C系统是把商家和小B端变成一家人,渠道不再是以前的分销公司,而是变成了品牌的垂直销售。品牌垂直服务、专业赋能渠道,终端消费者才可以买的放心、舒心。还有,用这样的系统可以引入更多产品,比如卖婴儿奶粉的难道不可以卖保健品、卖化妆品吗?可以。我想打造的产业圈就是从生到死、从头到脚的全产业链合作。


AZ全球购是一个APP,赋能所有的小B端从线下发展到线上。AZ好货通聚焦产品的供应效率。AZ地推宝是帮助品牌洞悉产品卖到哪里了、平台在哪里、店铺在哪里。现在1条街道上有3个母婴店,但消费者能有几个,未来母婴店的数量一定会缩减。通过数据打透线下门店,这才是对决策有决定性意义的。高效永远会代替低效,品牌也一样,把现有的品牌做好就很好了。我们不需要赶风口,因为我们就是风口。


当我们面向压力的时候,压力不会让你痛苦,压力转化成焦虑才会让你痛苦。我们能否把压力转化成动力?举一个例子,木炭、油墨、钻石都是碳元素,它们的区别是什么?钻石值钱。但是钻石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当你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你在成功的路上了;当你把压力转化成动力的时候,你已经变成钻石了。此时你还需要一个伯乐工匠打磨,才能发光发亮。AZG就是一个帮钻石发光发亮的平台。


母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产业,我们总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母婴人是在孕育花朵,花朵锦簇,国家昌盛。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