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1天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1天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1天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1天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2023年,奶粉市场“国进洋退”的步伐放缓了?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3595

( 0 )

( 0 )

( 0 )

2023-03-08 11:21

导读:近日,多家外资奶粉品牌公布最新业绩。尽管受新生人口下降等因素影响,2022年国内奶粉大盘持续萎缩,但外资奶粉品牌在华业绩仍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过去几年奶粉市场“国进洋退”步伐似乎有所放缓,新的竞争格局也逐渐浮出水面。


作者:奶粉关注


“国进洋退”放缓了?


曾几何时,国内奶粉市场一度被外资品牌主导,进口产品成为安全、品质的代名词。但近些年随着监管加强、政策驱动、头部品牌发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国产奶粉加速崛起并实现赶超。


一方面,国产奶粉整体市占率不断提升,欧睿咨询数据披露,2020年国产奶粉市场份额达到53%,市占率首次超过外资品牌,2021年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已超60%。


另一方面,国产奶粉品牌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到2022年,奶粉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是飞鹤、伊利、达能、雀巢、君乐宝。在线下母婴店中,国产奶粉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贵州一连锁老板曾透露,过去两年贵州卖得最好的是飞鹤、君乐宝、伊利和澳优。


此前有从业者反馈,“国进洋退”的趋势变化比预想中更快。这也为外资奶粉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头部品牌曾一度增长受阻甚至出现业绩下滑趋势,一些实力欠缺的品牌也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但从去年开始,国产奶粉抢占市场的脚步有所减缓,外资奶粉品牌的业绩也出现复苏。从最新财报看,既有产品高端化带来的显著增长,如2022年雀巢大中华大区婴儿营养业务实现高个位数增长,主要由能恩和启赋贡献核心增长动力;美素佳儿2022年整体实现市场份额6.8%,市场排名已经上升到第5位,明星大单品皇家美素佳儿增长强劲;也有渠道策略驱动下的突出表现,如达能在财报中重点提到,爱他美在国际和国内标签产品市场中的份额都有所扩大;a2在母婴店和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均在扩大,验证了其全渠道策略的显著效果。


市场洗牌,竞争只关乎实力,无关“国产”or“外资”


细究“国进洋退”放缓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过去几年国产奶粉狂飙突进的高增长到了一定阶段,各大品牌增速放缓,并越发重视生意健康度。


例如过去一年,部分国产品牌主动调整渠道库存,减少各渠道的库存、资金压力,同时使货架产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由此,一些企业的业绩也随之产生了波动,在飞鹤、澳优等乳企的财报中均有提到因渠道库存政策引发的业绩下滑,但着眼于长期生意发展,这样的调整是必然之举。此外,过去一年内码制席卷行业,国产品牌率先发力,遏制窜货乱价现象,加装内码的同时部分产品价格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际销售产生影响,但长远来看是品牌、渠道、消费者三方受益的。


二是外资奶粉品牌也在积极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


例如a2早在2021年就大手笔投入资金和行动解决渠道库存问题,这一举措增强了渠道的信心,也为之后的强劲增长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a2坚持全渠道布局,不仅重视全国渠道,也同样重视区域渠道建设,针对下沉市场进行更大的渗透,并在高潜力省份优先制定加速增长的新策略,还将线上渠道增长作为战略重点。


除了渠道调整外,品类拓展也是外资奶粉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就拿菲仕兰来说,去年通过跨境电商上市美素佳儿羊奶粉,也推出了儿童奶粉系列产品,通过扩容产品线寻找新增量。2022年年底推出聚焦宝宝肠道健康的新品—美素佳儿源悦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搭配皇家美素佳儿,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的增长动力。


从全局看,在存量竞争日益激烈的婴配粉市场,留下来的都是专业选手。尤其新国标落地以后,行业将进一步加速洗牌,市场也将加速向综合实力更强的头部企业集中。也就是说,谁在科研实力、全产业链建设、渠道布局、品牌营销等全方位实力上做得更好,谁就能抢夺更多市场,无关乎国产还是外资。


2023年,奶粉市场的格局将会如何变化?品牌之间将从哪些维度展开较量?品牌和渠道之间又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共赢?4月13-14日,杭州,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邀你共谋2023年奶粉行业新增长,期待你的到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