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孕婴世界回应北交所问询

    10月9日,孕婴世界在北交所更新上市审核动态,正式披露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股权方面,孕婴世界表示,核心股东持股均为本人真实持有,无代持纠纷,股权结构透明,业务上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无重大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公允,依托2200余家加盟门店实现六省一市覆盖,具备独立经营能力。经营模式上主要采用“供应链优化+数智化运营”的双轮驱动战略。(新母婴店)

    9小时前
  • 汤臣倍健上市特医食品

    10月9日,“汤臣倍健公众号”发文宣布品牌上新「每益乐 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据推文显示,该产品适用于10岁以上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素乱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可“一次性补充6大类关键营养素,34种营养素”。(营养品观察)

    9小时前
  • 抖音电商双11首日销售额破亿元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倍

    日前,抖音电商公布双11大促首日战绩,首日销售额破亿元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00%,销售额破千万元的单品数量同比增长500%。达人主播等内容创作者也收获颇丰,首日有超过10万个电商作者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9小时前
  • 兴盛优选启动百万直播店

    据媒体报道,兴盛优选即将启动“百万直播店”新战略,通过更轻量化的私域直播模式来挖掘新的业务增量。据悉,虽然兴盛优选自2023年底以来,业务布局已经回收到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但依旧以100亿美元的估值位列2025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第十一名。(开曼4000)

    9小时前
  • 两部门联合发布两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国家标准

    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两项标准将于2026年9月2日起实施。


    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人人都做营养品”?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350

( 0 )

( 0 )

( 0 )

2023-03-13 11:14

导读:“今年将是营养品爆发的一年,不少经销商、母婴连锁都在做营养品自有品牌。”近期,在母婴行业观察线下走访中,有从业者这样说道。


其实早在几年前,母婴零售行业就曾刮起过“做自有品牌”的风,不少经销商、门店纷纷尝试在纸尿裤、婴童用品、零辅食等品类开发自己的品牌,毕竟“养自己的孩子,才不会被抱走”。而今这股风吹到营养品领域,出发点基本上和之前一样,只不过相较而言,做营养品自有品牌门槛更高、要求更严。


有从业者透露,目前母婴连锁发力营养品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大部分只能做些基础营养品,而做调理型营养品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难。


作者:奶粉关注


做自有品牌这股风为何会刮到营养品领域?


过去几年,母婴店基本上是奶粉、纸尿裤等“刚需”品的天下,妈妈们进店就是奔着这些品类来的。但随着出生人口持续走低,刚需品类生意步入存量竞争,母婴店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量机会。


在近两年母婴行业观察的线下走访和线上专访中,愈发能感受到经销商和门店对营养品的重视,越来越多门店在加大营养品的投入占比,一些门店甚至营养品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20%、40%。不少经销商、母婴连锁开始尝试开发营养品自有品牌。


深挖背后的原因,无非三点:


一是需求大。从市场规模看,2022全年婴童食品线上数据显示,营养品已成为除婴幼儿牛奶粉之外的婴童食品第二大类目,DHA、益生菌、钙铁锌、维生素等细分品类保持着高速增长;从用户需求看,针对宝宝过敏、促进长高、护眼护脑、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营养需求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父母重视对宝宝进行精准的营养补充。


二是有钱挣。在近期QTOOLS游学中,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店对于营养品的第一需求肯定是利润。相比于“刚需”品类奶粉,营养品的销量或许没有那么大,但切切实实已经成为门店利润的重要来源。


三是能引流。奶粉关注此前发布的《比奶粉、纸尿裤更引流!营养品实际上也是“引流大单品”》一文中曾提到,相比于其他品类营养品更能引流,且并非仅仅是靠专业度赢取用户信任后带动其他品类的销售,而是切切实实由用户需求带来的关联产品销售。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系列问题,“如果把营养品卖好,一系列相关产品就好卖了。”


入局者多,淘汰者也多


综上来看,经销商、母婴连锁做营养品自有品牌,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自有商品品类,提升整体销售和毛利率;另一方面,可以简化产品链路,减少渠道成本,同时自主控价权增强,能够保证较高的商品利润。还有,自有品牌可以帮助门店打出差异化,从而增强消费者忠诚度和复购率,甚至带动其他品类的销售。


但自有品牌并非想做就能做成。随着营养品专业门槛越来越高,愈发考验赛道玩家在产品力、服务力等方面的硬实力。况且除了原本专注营养品的玩家外,许多大型乳企、药企都在布局这一赛道,渠道自建营养品品牌,在产品和品牌建设上难有优势。


另外,有从业者认为,营养品的发展正在向快消品方向走,竞争愈发激烈,在保证产品品质、专业服务等要求的基础上,也要加快产品创新、品类更迭等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日益变化,这也对渠道自建品牌提出了考验。


“今年营养品有些像纸尿裤七八年前的发展情况,入局者蜂拥而至,但是也会加速洗牌。”正如该从业者所说,高增长和高毛利吸引着大大小小玩家奔入营养品赛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已有超2000个营养品品牌,且新面孔还在涌现,但同时竞争力不强的品牌也在加速退场。


“不要看现在营养品品牌多,但后面肯定会走向集中,实力弱的中小品牌淘汰,实力较强的品牌会更强。”某连锁门店老板表示。此前,已经有不少从业者对母婴行业观察表示,杂牌营养品已经卖不动了,新入局的中小品牌也难以突围,未来营养品品牌将会大量锐减。


2023年,如何做好营养品生意?哪些细分赛道还存在机会?母婴渠道做自有品牌机会大吗?4月13-14日,杭州,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 ,期待与你共同探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