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从“挖金子”到“卖铲子”:倒下的群买买,崛起的快团团
导读:“三年后的群买买也许就是现在的天猫。”2021年群买买风头正盛之际,有相关从业者这样说。如今再看,这句话多少有点戏谑。
近日拼多多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群买买正式宣布关停,据悉,群买买店主邀请店主功能已于2023年4月13日关闭,官方客服将在2023年5月31日停止全部服务,提现通道将于2023年7月31日关闭。
关于这则消息,在许多报道的评论区,最多的留言是“倒闭了我才第一次听说这个平台。”
诚然,群买买已经成为历史。但同样诞生于拼多多的快团团,却正以迅猛之势席卷而来。
作者:团长商业情报
群买买关停 拼多多版的“天猫”折戟
群买买于2020年8月上线,最初是拼多多为进军高端市场,全力打造的一个品牌特卖平台,相当于“品牌旗舰店”,同时也是拼多多为了对标天猫打造的一款产品。
成立之初,群买买快速起势的原因在于:一是拼多多直营,背靠强大的供应链,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二是初期平台巨额补贴,吸引了很多优质团长和用户,拼多多也提供了大量资源倾斜;三是借助腾讯资源,群买买在微信体系畅通无阻,充分利用社交属性,且无需跳转,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完成交易等一系列操作,不仅能很好的触达和裂变消费者,而且缩短了成交链路。由此,很多宝妈创业者以及从微商等演变而来的团长,也从中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在商业模式上,群买买店主的收益主要来自卖货佣金、直邀补贴、其他官方补贴三方面。拼多多提供供应链及物流,店主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私域进行商品分销,从而获得交易抽佣,还可以通过邀请其他人注册来获取一定的补贴。
含着金汤匙出生,快速完成了0-1的发展,群买买为何会走向关停?
一个核心原因是高度依赖分销商,即团长。平台负责货源及物流售后,但平台没有议价权,过高的价格卖不动,过低的价格团长赚不到钱,充满了不确定性。且发展到后面,平台没有持续补贴,消费者多方对比以后价格没有优势,就逐渐流失了很多用户。另据从业者透露,2021年底群买买代理分佣政策的突然变革,使很多分销团长的业绩大幅下滑,也因此流失了很多TOP团长。
事实上,如同MCN机构与头部大主播的深度绑定,到现在,平台如何打造自己的独家优势、如何与团长形成更和谐稳定的关系,仍是私域电商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转战快团团 私域电商的出路仍在探索中
在此次宣布关停的公告中,群买买鼓励商家转战快团团,并列举快团团的诸多优势,如快团团团长推广佣金比群买买店主最高可提升30%,快团团品牌更丰富、爆品更高佣、系材更完善、提现更快捷……
实际上从群买买到快团团,可以实现无缝衔接吗?
据一位入局群买买近2年的从业者在群买买公告发布后复盘:“群买买和快团团是两个不同的产品类型,真的很难进行迁移的,快团团只有2级帮卖分销,而群买买是属于社交电商的多级分销模型,靠团队裂变赚钱的,所以这种合并迁移注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参考来源:老胡地盘《群买买生死启示录》)
同样是拼多多布局社交私域电商的产物,群买买和快团团究竟有什么区别?
快团团有供货商、供货大团长、帮卖团长三个组成部分,其高佣商品及特卖爆品都是由开团团长自己找合作,这和群买买作为品牌特价平台的玩法是不一样的。一方面,群买买是由拼多多牵头招代理,快团团是让商家自己招代理。另一端,群买买为分销店主提供货源及物流,快团团则是让团长自己去负责沟通货源及定价。
所以,货源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而这背后,不仅是拼多多在私域电商赛道战略打法的转变,也是平台身份的巨大转变。
从群买买到快团团,拼多多更多的开始打造一个私域电商工具,平台从“挖金子”的变成“卖铲子”的,在社交电商、私域电商的热潮中,探索一种更长久的发展道路。同时,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战略也更多开始聚焦本地生活,进一步探索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融合。
无论渠道、模式如何变迁,从“微商”“店主”到“团长”商家身份如何变化,核心还是“人、货、场”三大要素,用户在哪里,就去哪里交易。
6月26日-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2023团长增长大会」即将高能来袭,共同探讨平台、品牌、团长共赢之道。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