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公告内容如下:一、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二、卫生健康部门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为申领补贴的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三、本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0分钟前
  • 商务部延长欧盟进口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37号公告,公布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决定。全文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规定,2024年8月21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3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鉴于本案情况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2026年2月21日。

    21分钟前
  • 多地商场设立父婴室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将母婴室更改为育婴室,宝妈和宝爸都能用。评论区有网友补充道,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除了母婴室外,还设有专门的“父婴室”。据悉,深圳、上海等地商场也设有“父婴室”。(综合扬子晚报、深圳新闻网等)
    21分钟前
  • 淘宝网新增婴童食品及婴童洗护一级类目

    8月20日消息,为了进一步促进淘宝网婴童类商品的规范化发展及精细化运营,淘宝网新增婴童食品及婴童洗护一级类目,并针对原一级类目为奶粉/辅食/营养品/零食进行类目名称变更调整,并拟将《淘宝网保证金管理规范》、《淘宝网食品行业管理规范》、《淘宝网食品类商品争议处理规范》等相关规则进行统一调整。本篇公示通知中涉及的规则调整,自2025年8月18日开始公示,将于8月25日正式生效。

    22分钟前
  • 英氏控股旗下忆小口携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

    8月12日,英氏控股集团旗下专业高端儿童食品品牌忆小口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济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忆小口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此次双方携手成立“忆小口儿童山楂食品研究中心”,将以推动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为目标,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资源,共同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助力“山楂产业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山楂在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营养价值。
    23分钟前

 母婴行业观察

“面粉比面包贵”,婴童食品代工厂没“钱途”了怎么办?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067

( 0 )

( 0 )

( 0 )

2023-05-24 09:51


“代工越来越微利甚至不赚钱”

“原材料贵,人工更贵,哪里还有利润可言”

“不赚钱也得做,你不做,会有人争着做”

……


这是近期母婴行业观察在走访市场听到比较多的声音,尤其对于婴童食品行业的中小工厂而言,“代工”似乎成为了一门越来越难赚钱的生意。

作者:奶粉关注


面粉贵过面包,代工厂微利求存


实际上,“代工模式”在婴童食品行业非常普遍,不仅存在于新锐品牌,众多知名品牌也通过该模式进行生产。相比于上下游,代工生产加工厂原本就是一门薄利生意,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但早些年尚且还有盈利的空间,而如今对于很多工厂老板而言,似乎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一方面是因为近两年原材料、房租、员工工资等固定成本不断上涨,而落到终端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多大波动,不少工厂都在零利润甚至吃老本做订单以维护现有客户。同时,对于小工厂而言,员工质量参差不齐、稳定性较差等因素也影响着生产节奏。某工厂老板表示,“工厂生产一线的员工流动性本来就大,订单多的时候又很难及时招上人来,但平时也不敢多招员工,因为平时的订单量不会那么多,员工多了成本压力太大。”


另一方面,面对大品牌,代工厂没有多少话语权,也没有太多议价能力,尤其对于中小工厂来说,更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便知道一些订单无利可图,但为了留住客户、增加工厂知名度,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接。“不接怕客户流失,接了要严控成本,不然不赚钱,但控制成本风险又会增加,如果产品质量不够或客户不满意,工厂将面临退货、扣钱,甚至被淘汰的风险。”有从业者这样说道。


从近两年看,相关部门对婴童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强,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在不断提高,品牌为抢占市场也在不断加速推新,这对代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生产能力”不仅仅指生产技术,还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后期的销售培训等。


此前某食品代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代工厂并不是就简单地生产加工一下,而是被要求参与到从市场分析、人群定位到最后的销售培训、产品讲解整个流程当中,这样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率的合作。”然而这样参与全程的能力并非所有代工厂都能达到的,也因此头部品牌以及一些实力较强的新锐品牌都倾向于寻找优质工厂合作,但即便是优质工厂所能获取到的利润依旧有限,该负责人还透露,“你想象不到,一些量大的订单利润被压得有多低,一单100万的业务,可能最后我们到手的利润也只有两万左右。”


代工厂如何破解窘境?


从走访市场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几种变化:


一是减肥增肌,更加专注和聚焦。不少工厂放弃产品广而多的丰富度打法,进一步精简SKU并聚焦在自己产出比最高的产品上,提高效率和利润的同时,还进一步缓解了库存压力。


二是寻找投入产出比比较高的品牌商,深度捆绑。例如,自2020年以来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需求逐渐迫切,大健康功能性食品开始爆火,一些营养品牌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电商平台逐渐崛起或迎来新的爆发,他们背后的代工厂都与之有着深度捆绑。


三是发力自有品牌。存量竞争时代,不止是婴童食品行业,而是在整个快消行业中,众多代工厂、经销商、门店等都试图自建品牌抢占市场、提高利润,但此前有从业者表示,相对而言,工厂做品牌,痛点在于没有合适的渠道和营销方式。这不仅需要工厂品牌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渠道和营销方式,而且还要面临“钱花出去却不见水花”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便是钱砸进去能看见水花,但在流量日渐匮乏的今天,不管是渠道维护成本,还是品牌推广成本都在不断高企,叠加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一通操作下来,可能就真的是“面粉要比面包贵”了。


值得注意的是,做品牌是一件先投入后收获的事情,且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下,自建品牌所带来的风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工厂或许尚能应付,但中小规模的工厂却往往难以招架,反而在经营上会增加更大压力。因此代工厂想要入局自有品牌,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剖析行业最新消费趋势,打开人货场经营新思路,提供全产业链精准资源对接,来这里,寻找你的增长新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