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蒙牛收回贷款澳洲老牌乳企正式找买家

    澳大利亚布朗斯乳业(Brownes Dairy)计划明年正式寻找买家或投资。该公司发言人日前表示出售过程“正在进行中”,所有商业信息将汇编成投资者方案;公司已获得众多投资者的浓厚兴趣,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今年4月,随着蒙牛收回了一笔对该公司2亿澳元(折合人民币约9.2亿元)的贷款,其被挂牌出售。布朗斯乳业于2017年被Archer Capital出售给了Australia Zhiran Co,后者由一个财团支持,蒙牛是该收购案的关键贷款方之一。布朗斯乳业成立于1886年,在澳大利亚出售各种酸奶、奶酪和咖啡,包括RTD咖啡品牌Hunt And Brew。(just-drinks)

    59分钟前
  • Trinity Capital和美国有机奶粉商达成融资协议

    近日,资产管理公司Trinity Capital宣布,已与美国有机婴儿营养公司Bobbie达成了融资协议。协议的财务条款尚未披露。这笔战略资本注入专门用于设备和资产,将加强Bobbie在俄亥俄州工厂的生产能力,推动公司的全国性增长,并确保其专业产品的更广泛分销。(Benzinga)

    1小时前
  • 宝洁发布最新财报:大中华区帮宝适等实现两位数增长

    10月24日,宝洁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交出一份增长答卷。本财季,宝洁全球净销售额达2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有机销售额增幅为2%。宝洁单季实现净利润约47.5亿美元,同比增长3%。分业务看,婴儿、女性与家庭护理部门净销售额增长1%,婴儿护理受高端产品带动小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宝洁大中华区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实现5%的有机销售额增长。结合业绩发布会上的宝洁管理层透露的信息来看,高端类产品是增长关键,在大中华区,帮宝适和SK-II的有机销售额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1小时前
  • 31省份去年婚姻数据公布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5》正式出版,其中公布了31省份2024年结婚数据。2024年全年全国结婚登记610.56万对,初婚人数为917.23万人,再婚人数为303.88万人。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云南、贵州和浙江。其中广东省位列第一,为51.19万对。

    1小时前
  • 31省份去年人口出生率数据公布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5》正式出版,公布了2024年31个省份的人口出生率数据。其中,西藏、宁夏、贵州的人口出生率全国排名前三,除这三省外,青海、新疆、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甘肃、河南、陕西、福建、山西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7‰)。而黑龙江、吉林、辽宁排名全国末位。对比出生人口数据来看,广东、河南、山东排名全国前三,2024年出生人口数量分别为113万人、76.2万人、64.9万人,西藏、青海、宁夏则全国最低。

    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面粉比面包贵”,婴童食品代工厂没“钱途”了怎么办?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196

( 0 )

( 0 )

( 0 )

2023-05-24 09:51


“代工越来越微利甚至不赚钱”

“原材料贵,人工更贵,哪里还有利润可言”

“不赚钱也得做,你不做,会有人争着做”

……


这是近期母婴行业观察在走访市场听到比较多的声音,尤其对于婴童食品行业的中小工厂而言,“代工”似乎成为了一门越来越难赚钱的生意。

作者:奶粉关注


面粉贵过面包,代工厂微利求存


实际上,“代工模式”在婴童食品行业非常普遍,不仅存在于新锐品牌,众多知名品牌也通过该模式进行生产。相比于上下游,代工生产加工厂原本就是一门薄利生意,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但早些年尚且还有盈利的空间,而如今对于很多工厂老板而言,似乎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一方面是因为近两年原材料、房租、员工工资等固定成本不断上涨,而落到终端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多大波动,不少工厂都在零利润甚至吃老本做订单以维护现有客户。同时,对于小工厂而言,员工质量参差不齐、稳定性较差等因素也影响着生产节奏。某工厂老板表示,“工厂生产一线的员工流动性本来就大,订单多的时候又很难及时招上人来,但平时也不敢多招员工,因为平时的订单量不会那么多,员工多了成本压力太大。”


另一方面,面对大品牌,代工厂没有多少话语权,也没有太多议价能力,尤其对于中小工厂来说,更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即便知道一些订单无利可图,但为了留住客户、增加工厂知名度,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接。“不接怕客户流失,接了要严控成本,不然不赚钱,但控制成本风险又会增加,如果产品质量不够或客户不满意,工厂将面临退货、扣钱,甚至被淘汰的风险。”有从业者这样说道。


从近两年看,相关部门对婴童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强,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在不断提高,品牌为抢占市场也在不断加速推新,这对代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生产能力”不仅仅指生产技术,还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后期的销售培训等。


此前某食品代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代工厂并不是就简单地生产加工一下,而是被要求参与到从市场分析、人群定位到最后的销售培训、产品讲解整个流程当中,这样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率的合作。”然而这样参与全程的能力并非所有代工厂都能达到的,也因此头部品牌以及一些实力较强的新锐品牌都倾向于寻找优质工厂合作,但即便是优质工厂所能获取到的利润依旧有限,该负责人还透露,“你想象不到,一些量大的订单利润被压得有多低,一单100万的业务,可能最后我们到手的利润也只有两万左右。”


代工厂如何破解窘境?


从走访市场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几种变化:


一是减肥增肌,更加专注和聚焦。不少工厂放弃产品广而多的丰富度打法,进一步精简SKU并聚焦在自己产出比最高的产品上,提高效率和利润的同时,还进一步缓解了库存压力。


二是寻找投入产出比比较高的品牌商,深度捆绑。例如,自2020年以来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需求逐渐迫切,大健康功能性食品开始爆火,一些营养品牌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电商平台逐渐崛起或迎来新的爆发,他们背后的代工厂都与之有着深度捆绑。


三是发力自有品牌。存量竞争时代,不止是婴童食品行业,而是在整个快消行业中,众多代工厂、经销商、门店等都试图自建品牌抢占市场、提高利润,但此前有从业者表示,相对而言,工厂做品牌,痛点在于没有合适的渠道和营销方式。这不仅需要工厂品牌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渠道和营销方式,而且还要面临“钱花出去却不见水花”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便是钱砸进去能看见水花,但在流量日渐匮乏的今天,不管是渠道维护成本,还是品牌推广成本都在不断高企,叠加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一通操作下来,可能就真的是“面粉要比面包贵”了。


值得注意的是,做品牌是一件先投入后收获的事情,且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下,自建品牌所带来的风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工厂或许尚能应付,但中小规模的工厂却往往难以招架,反而在经营上会增加更大压力。因此代工厂想要入局自有品牌,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剖析行业最新消费趋势,打开人货场经营新思路,提供全产业链精准资源对接,来这里,寻找你的增长新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