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Arla和DMK合并成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

    欧洲两大乳业巨头丹麦Arla Foods与德国DMK集团宣布合并意向,拟组建年营收达190亿欧元的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合并后实体将整合超1.2万名奶农资源,年牛奶处理量超190亿公斤,覆盖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此次合并旨在应对欧洲奶源萎缩挑战,通过互补优势,整合Arla的全球分销网络与DMK的德国市场根基,提升抗风险能力。新公司保留Arla品牌,总部将设在丹麦的 Viby J,由原Arla CEO Peder Tuborgh掌舵,DMK CEO Ingo Müller将加入Arla 执行管理团队,担任合并后整合的执行副总裁。合并协议将于2025年6月提交给合作社代表委员会批准。(公司发布)

    1小时前
  • 伊利启动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4月10日,伊利宣布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将于2025年4月正式实施,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的生育补贴。除物质补贴外,伊利还提供从孕期到孩子3岁的全周期服务,如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定制化知识服务,以及母婴专家咨询服务等,全方位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1小时前
  • 兰特黎斯将向巴西奶酪厂投资4700万欧元

    日前,兰特黎斯巴西分公司计划在当地投资4700万欧元建立一家新的奶酪厂,预计2027年完工。新工厂将每月加工1000万升牛奶,生产1000吨普拉托奶酪,并与现有的马苏里拉奶酪工厂合并。此次投资还包括扩大黄油产能,从每年3600吨提升至10000吨。(ESM)

    1小时前
  • 黄子韬称赌上未来和信誉做卫生巾,已收购一家工厂

    4月9日晚,艺人黄子韬开抖音直播,披露此前官宣涉足卫生巾行业的相关生产进展。直播间内,黄子韬坦言做卫生巾是一份自己会认真坚持的事业,同时为了对品质的强介入管理,黄子韬和团队收购了一家卫生巾工厂,并计划尽快完成行业内首个“透明工厂”的全部升级改造。他还表示,将在4月11日晚,上线5万份卫生巾给大家试用,只需要1分钱,“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反馈,最后将结合大家的反馈,敲定最终版卫生巾。”对于做卫生巾这件事,黄子韬称赌上了一切,“对我们来说是赌上了所有的未来,所有的信誉和所有的一切,我不允许这个事情发生任何不好。”

    1小时前
  • 孩子王携手辛选,开启泛母婴行业新生态

    4月9日,由孩子王与辛选联合主办的泛母婴生态共创大会在南京盛大启幕。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孩子王副总裁侍光磊,孩子王助理总裁周震,孩子王商品总监王莉梅,孩子王电商总经理刘浩,辛选头部主播赵梦澈,辛选母婴主播茹小洛,链启未来CEO高叙斌,以及来自母婴童行业的知名品牌、生态伙伴、头部主播及主流媒体等数百位嘉宾,共同探讨行业资源整合与生态创新。孩子王联合创始人兼CEO、乐友国际董事长徐伟宏表示,“链启未来”将聚合双方供应链、电商及产研优势,整合全渠道资源并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为品牌提供共创营销模式,打造高性价比产品与专业服务,推动泛母婴行业向“全域生态”转型,重塑行业生态与消费体验。

    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京东自营向所有第三方卖家开放,电商的尽头是“低价”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046

( 0 )

( 0 )

( 0 )

2023-07-18 11:23

作者/团长商业情报


导读:推动第三方商家与京东自营“平起平坐”,在经历一轮轮重大调整后,京东过去的优势还在吗?


内部一盘货


7月7日,京麦商家中心(京东商家获取权威信息唯一官方渠道)宣布,POP商家(第三方商家)可以给自营供货。


具体来说,京东推出了寻源采购平台,上游链接供货商货源,下游链接到销售渠道,搭建起一个京东内外部供需拉通的桥梁。


商家可以登录京麦平台,查看是否有需要报价的信息,随即进行报价;报价成功后可以随时查看报价实时状态;报价被采纳后,询价采购会主动联系商家,采购将指引商家签署自营合同条款。


仅需几步操作,第三方商家就可以给自营供货。


1.png

图源:京麦商家中心


事实上,今年以来京东已经通过多番调整变革来推进自营和第三方商家平权。


首先是打通商家生态,今年1月京东发布“春晓计划”,允许自然人、个体商户快速入驻,“0元试运营”,并给出2100元“新店大礼包”等12项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第三方商家资源,由此扩充京东生态内的商家总量。紧接着,京东放开了对第三方商家的物流限制,3月在京东物流集团的经营管理会上,刘强东强调:“他们想用极兔或者通达系快递,就让他们用。”此外,他还表示,自营和 POP 就是竞争关系,不要区分自营和 POP,只在乎消费者满不满意。


2.png


其次是提升效率,重点表现在组织架构调整上,将京东零售之间的汇报结构从五层简化为三级。各作战单元不仅沟通效率提升,且单元内也不再分自营和三方商家团队。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流量倾斜。一直以来,京东自营无疑是京东最大的流量入口。今年以来,京东在多个板块更改流量机制,包括百亿补贴等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更平等的流量露出机会。甚至只要价格和销量有优势,第三方商家的商品能排在京东自营商品前面。


低价最终是电商的核心武器?


一直以来追求“多快好省”的京东,实际上在大部分消费者心中最认可的标签是“快”和“好”,而“多”和“省”并不具备优势。


刘强东曾在自传中提到“平台99%卖家卖的东西,京东自营都不卖”,而目前京东一系列改革正在逐渐背离这句话。


对于京东而言,推进自营和POP商家平权的确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产品供给。据财报显示,在“百万商家”、“春晓计划”助推下,2023一季度京东第三方商家同比增长高达240%,创历史新高,整个京东域内的商家总数也环比增长了20%。


但从消费者需求视角看,电商平台内卷大战中,当下真正的杀手锏还是“低价”。而这也是京东自营和POP商家平权中最关键的一点变革。据悉,在京东内部高管会上,刘强东直接指出“谁能做到低价,就给谁一定的流量倾斜。”相比自营业务,第三方商家有更大的价格优势帮助京东与其他平台竞争,对此京东也从多方面给予了支持去实现低价。据行业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京东百亿补贴超几千个SKU中,POP商家的占比达到了65%。


从卷“特色”到卷“低价”,可以肯定的是,电商混战进一步加剧。


在京东20周年活动上,京东集团现任CEO许冉强调:“确保价格打折,商品的品质不打折,我们的服务不打折。”


多番调整下,京东究竟是“多快好省”四大维度均有提升,还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尚未可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