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1天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1天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1天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1天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估值200亿元,这家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再战IPO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499

( 0 )

( 0 )

( 0 )

2023-08-03 10:53

作者/玩具前沿


导读: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再次敲击IPO的大门,这家身处潮流零售“高景气”赛道的玩家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估值200亿元,KK集团三战港股IPO


7月31日,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更新招股书,持续推进港股主板上市进程,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瑞信。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KK集团第三次递表冲刺港股IPO,该公司早在2021年11月及2023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但均显示失效。


成立于2015年的KK集团(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潮流零售店运营,其产品涉及美妆、潮玩、食品及饮品、家居品等多类别,旗下拥有四个零售品牌,即精致生活方式集合品牌KKV、大型彩妆集合品牌THECOLORIST调色师、迷你生活集合品牌KK馆,以及潮玩集合品牌X11。


640 (1).png


其KK馆更是凭借极简的空间布局,鲜艳的装潢配色,以及独特的“商品墙”,成为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圣地。


俘获Z世代芳心的同时,kk集团也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招股书显示,目前KK集团完成了13轮融资,其中包括深创投、京东、洪泰基金、五岳资本、CMC资本、经纬创投、黑蚁资本等。而在2021年完成F++轮融资结束后,KK集团的估值约29亿美元(折合约200亿元人民币)。


640 (2).png


资本助力,再乘着时代潮流的东风,KK集团大有扶摇直上之势。但从近来的业绩表现来看,KK集团饱受亏损的压力,一定程度了也影响上市的步伐。


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2021年到2022年1-10月,KK集团分别实现营收4.64亿、16.46亿、35.24亿元、30.67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8857.4万元、-1.4亿元、-2.4亿元、-1.6亿元,粗略计算,该期间营业利润累计亏超6亿元。


从成长层面来看,2020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速255%,2021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速114%,但在2022年前10个月,公司收入大幅度下滑到1.6%。


对于亏损及增速下滑的原因,业内人士曾表示,一方面受到疫情及市场环境影响,消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市场规模,公司加大了渠道布局、产品创新、营销投入及供应链的完善,这些都离不开高额的成本投入。值得注意的是,与同行相比,KK集团的选品护城河厚度不够,长此以往,势必会面临“货品的可替代性”问题。


一季度潮玩品牌X11营收近9000万


不过,随着消费逐渐复苏,KK集团业绩也迎来向好发展,今年一季度,KK集团的营收同比增长47.85%至14.46亿元;经营利润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同比扭亏为盈,分别为1.31亿元和8594.8万元。期内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6%。


KK集团称,今年年初以来公司继续实施改善门店运营和优化门店网络的措施,单店月均GMV实现39.1%的强劲增长。招股书显示,KK集团共计拥有696家门店,覆盖中国31个省及印度尼西亚的22个城市。


那么,在KK集团四大品牌中,潮玩集合店品牌X11表现如何?


今年一季度,潮玩品牌X11的营收为8892万元,同比增长19.43%,毛利率为40.5%。以泡泡玛特为例,2022年毛利率为57.49%。


观察历年财报,潮玩品牌X11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营收分别为1284万元、1.59亿元和2.40亿元。从业绩表现来, 2020年成立的潮玩品牌X11还处在成长阶段,贡献还较少,而当处KK集团之所以涉足潮玩市场,除了看中当时潮玩市场红利之外,也在试图借助潮玩领域的高热度与IP化经营模式,反哺到KK所打造的品牌矩阵上,实现跨品牌之间的导流。


640 (3).png


截至2023年3月31日,X11门店为47家,公司也在优化门店,在2022年底,这一数量为50家。同期,X11门店销售10个品类中超过1800个SKU,涵盖盲盒、公仔、拼图、小雕像、球形关节人偶及毛绒玩具等。而另一个潮玩品牌TOP TOY,截至2022年提供了逾3800个SKU。


近年来,X11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与知名IP合作的同时,也聘请独立设计师创作品牌专有IP。


640 (4).png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在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商中,X11位居第四,前三分别是泡泡玛特、乐高、TOP TOY,排名第五位的是酷乐潮玩,市场份额分别为8.3%、7.5%、2.3%、0.8%。


对于KK集团来说,如何持续“俘获”代表消费未来的年轻一代?过硬的产品力、持续的创新力,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永不会过时。接下来,再战IPO的KK集团能否得偿所愿,让我们继续关注~


2023下半年,潮流玩具行业还有哪些新变化?下一个玩具品类风口在哪里?8月29日济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将重磅来袭,期待您的到来,与行业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玩具业未来发展之道~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