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向内求,向外修!最新大会干货集锦揭示未来零售启示录
2025-02-26 11:05
忽然一周 | 广东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参加2025民营企业座谈会;
2025-02-24 10:55
让优秀看得见!2024第十届樱桃大赏年度榜单重磅揭晓
2025-01-10 11:01
微信悄悄内测“小绿书”,能啃下种草经济这块硬骨头吗?
作者:团长商业情报
导读:依靠视频号挤入短视频赛道后,微信又盯上了图文种草的生意。
被骂上热搜的“小绿书”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微信“看一看”功能中新增了“图文”板块,用户可以通过该板块查看和发布图文消息。据了解该功能目前尚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从网友晒出的截图来看,新增的“图文”tab与原有的“在看”、“热点”等一同放置在页面的顶部位置,且“图文”tab排在最前列,足见微信对这一新增板块的重视程度。
页面布局上,该板块的画风与小红书严重“撞脸”。一样的瀑布流呈现方式、一样的图片配文布局、一样的矩形发布按钮......也难怪网友们会调侃腾讯简直是在微信内又做了一个“小绿书”。
网友晒出的对比图
对于该功能本身,网友中对其持否定态度者居多,“能不能加点实用有意义的功能啊”、“微信越来越臃肿了”等类似的吐槽屡屡刷屏,相关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
而事实上,这并非微信首次在图文内容方面做出重大更新。早在今年2月份,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布了一条名为《今天,换个方式见面》的推文,该推文采用了全新的排版形式,占据大半个屏幕的图片可供用户横滑浏览,且页面底部从左至右排列有写留言、分享、点赞等功能,整体页面风格和小红书笔记同样十分相似。
此举在当时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微信向小红书发起了内容攻势,但由于彼时图片消息功能仅开放给公众号使用,且后续微信官方也未再对此有过任何的更新动作,这个说法也就逐渐鲜有人提起了。
而在本轮灰度测试中,微信首次将发布图文消息的权限开放给了所有用户,内容发布入口设置在“看一看”中,直接绕开了订阅号、服务号的账户体系,用户的内容创作门槛势必会大大降低。
种种迹象表明,微信似乎已摩拳擦掌,决心要在短图文内容领域发力。
补全内容生态和掘金种草经济的
双重考虑
微信为什么要力推短图文内容?甚至不惜对小红书进行像素级模仿?其原因我们或许能在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一次演讲中得到答案。
2020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曾做过一次视频演讲。演讲中他反思了微信公众平台的两个失误。第一点,很长时间(微信公众平台)只有PC Web版,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第二点,公众平台的文章载体形式,是微信在短内容上有缺失。
“我们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形式没有呈现出来。”张小龙在演讲中如是说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时间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已越发碎片化,短视频、图片+短文字能够快速传递某些关键信息,用户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长篇文字和图片,较为契合当下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短内容的传播效率大体高于长内容。在张小龙看来,微信缺少一个足够低门槛的创作载体,进而造成了短内容在微信平台中的缺位。
或许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微信便确定了发力短内容的大致方向。基于这样的产品逻辑,微信增设视频号板块,推出公众号图片消息,并为进一步降低用户内容创作门槛开启“图文”板块内测。
除补全内容生态的考虑外,微信搭建“小绿书”同时也是集团为挖掘“种草经济”的重要商业部署。
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衰退,各大社交平台都在积极探索流量变现路径。小红书、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线上种草玩法与网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新的消费场景下,用户“触达-种草-转化-沉淀”的心智建设周期被大大缩短,进而挖掘出了更多的潜在消费需求。
据艾媒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近一半的消费者有过3-5次的被种草经历,服饰鞋包、食品及美妆护肤都是中国消费者容易被种草的品类。总体来看,国内种草经济已达到了千亿规模。
庞大市场规模的吸引下,腾讯、阿里、抖音和美团等互联网大厂先后涌入了这块赛道。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互联网大厂推出的种草App/功能接近20款,这其中包括抖音推出的可颂、抖音图文,阿里推出的友啥、淘宝逛逛等等,但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
而此次内测短图文内容功能,微信该如何避免走上诸多“先烈”的老路,还需等待时间的进一步验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