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天前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天前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天前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天前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汤臣倍健 Yep、Swisse ME、养生堂 Q肌...保健品巨头集体“装嫩”,只为和年轻人交个朋友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771

( 0 )

( 0 )

( 0 )

2024-01-08 11:1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啤酒泡枸杞,蹦迪穿护膝......一边‘作’来一边补,主打一个我的身体我做主。”2023年的某场活动中,央视“著名段子手”朱广权针对年轻人朋克养生现象抛出的打油诗,引发了众多职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共鸣。


在短视频平台,你或许刷到过手忙脚乱学跳八段锦的“脆皮大学生”;在深夜朋友圈,你应该也曾见到过在健身房拍照打卡的“职场打工人”...大众健康意识加速觉醒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养生保健”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营养保健品市场也因此迎来快速扩容。


据欧睿数据的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已达2001亿元,预计2025年该数据将突破3000亿元。营养保健品消费热潮下,行业巨头们也纷纷着眼于受众人群年轻化趋势孵化新品,尝试与年轻的养生人群“交个朋友”。


汤臣倍健打造“年轻大单品”


1996年,曾历任太阳神江苏市场部、上海分公司负责人的梁允超提交辞呈开始创业,在保健酒、蜂王浆产品接连折戟后,梁允超将“膳食补充剂”划定为二次创业的主要落点。


16·1.jpg


彼时已进入新世纪,受市场监管政策收紧及用户信任度下滑等因素影响,大批的保健品企业、品牌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而汤臣倍健则在梁允超的带领下,凭借“VDS+药店渠道”的差异化模式实现异军突起,并在此后一步步蜕变为国内营养保健品龙头企业。


2017年,面对电商渠道及海外品牌的快速崛起,汤臣倍健官宣“大单品战略”,着手针对不同消费人群、不同细分功能推出对应的子品牌,「Yep」正是汤臣倍健为迎合年轻消费者偏好所做的重要部署。


16·2.png图源:天猫汤臣倍健Yep旗舰店


「营养品情报」从天猫汤臣倍健Yep旗舰店了解到,截至目前,Yep旗下产品已扩充至10余款,除主推的胶原蛋白固体饮料外,还销售有复合维生素、益生菌固体饮料、蓝莓叶黄素压片糖果、植物蛋白粉等。与汤臣倍健主品牌相比,子品牌Yep旗下的产品便携性更强,包装设计更为新潮,口感剂型也更为年轻化,且该系列产品自推出以来一直是“电商专供”,与常规的营养保健品区隔明显。


据汤臣倍健公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双11期间,Yep胶原蛋白肽系列产品全网销售额首次过亿,已成为汤臣倍健重要的营收贡献来源之一。


Swisse ME 瞄准“轻养生”


1969年,澳洲人Kevin Ring受瑞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启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经营的烘焙店中推出能够改善人们身体状况的健康产品。经过几年的筹备后,1972年Kevin Ring开始在店内出售花粉片,Swisse品牌由此正式诞生。


16·3.jpg


品牌起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Swisse的市场表现并不突出,直至1991年旗下大单品「女性复合维生素」推出,Swisse开始在澳洲市场崭露头角,并在此后不久开始进军海外。2015年,Swisse被健合集团收购,着手深耕中国市场,并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公开信息显示,自2015年并入健合集团以来,Swisse年销售额翻了三倍,其所属的ANC板块已成为集团营收增长的最大贡献方。着眼于年轻养生群体的日益壮大,Swisse于2021年将旗下“轻养生”品牌「Swisse ME」推向中国市场,用以撬动品牌新增长。


16·4.png图源:Swisse


「营养品情报」了解到,Swisse ME最早发售于2019年,其系列产品以固体饮料、软糖等剂型为主,致力于为年轻消费者提供好吃、好玩、无负担的营养产品。在品牌的天猫旗舰店中,Swisse ME系列在售产品多达十余款,涵盖了益生菌、叶黄素、护肝、胶原蛋白肽等多个细分产品类目。


据《小食代》的相关采访显示,Swisse ME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不久便登顶2022年天猫益生菌软糖品类榜首,并在该年度拿下了近亿元的销售额。


养生堂聚焦“新「轻」年”


1993年,钟睒睒从代理娃哈哈口服液的经历中看到了保健品巨大的商业潜力。在海南当地小吃“龟鳖煲养生堂”的启发下,钟睒睒尝试将其做成药丸切入保健品行业。经过一番筹备,他在海口创立了养生堂有限公司,并于不久后推出了养生堂首款保健品“龟鳖丸”。


16·5.png


养生堂“龟鳖丸”良好的市场反馈,为钟睒睒白手起家登顶中国首富的传奇人生,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1996年“中华鳖精”被曝出成分造假后,与其同属龟鳖滋补类目的养生堂“龟鳖丸”销量再难有起色,创始人钟睒睒便尝试转战瓶装水生意,养生堂品牌也就此沉寂了一段时间。


近些年,随着大众对保健品的印象改观,以及年轻人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这家活跃在上世纪90年代的老牌企业也开始活动筋骨,开启大刀阔斧的“年轻化改造”。


16·6(1).png

图源:养生堂


2021年,养生堂推出了定位为“潮流甜酷”的子品牌「Q肌」,围绕“软糖剂型”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据相关报道显示,Q肌GABA胶原蛋白肽软糖、富铁红枣软糖上市后,曾连续3个月独占天猫软糖类销量第一。


与此同时,养生堂在2022年与京东合作共建“新「轻」年,潮流营养新装备”IP,通过主题直播活动、头部达人合作等方式,力求更新年轻消费者对养生堂的品牌认知。


除上述三家企业外,善存、同仁堂、钙尔奇等一众老牌营养保健品企业,均在通过IP营销、剂型创新等方式,积极迎合年轻人养生保健热潮。2024年1月11日,上海,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专业创造价值 · 2023第九届未来母婴大会暨樱桃大赏年度盛典”重磅来袭,来现场,一起深度探讨营养保健品市场现状及增长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