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中消协:潮玩商品问题多,成消费者投诉热点

    中消协称,随着潮玩经济的快速发展,盲盒、手办等新兴消费形态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然而,部分潮玩平台在交易规则、售后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规现象,引发消费者集中投诉。(中国新闻网)

    19小时前
  • 3部门联合发文禁止10类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

    11月7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3部门联合印发的《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试行)》。《清单(试行)》明确了10类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包括不得以健康科普形式违法违规发布各类广告、导流导诊,或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推销和销售医药产品、养生课程、保健食品等牟利;不得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布未经核准真实性、科学性,或未添加显著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标识的健康科普内容等。

    19小时前
  • 乐舒适港交所上市

    11月10日,乐舒适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据悉,本次上市,乐舒适全球发售价为每股26.2港元,净筹约22.29亿港元。乐舒适目前专注于非洲、拉美、中亚等海外市场,主要涉及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卫生巾和湿巾等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的销量计算,公司在非洲婴儿纸尿裤行业中排名第一。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乐舒适营收分别为3.2亿美元、4.11亿美元、4.54亿美元;毛利分别为7353万美元、1.44亿美元、1.6亿美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839万美元、6468万美元、9511万美元。

    19小时前
  • 胖东来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胖东来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11月8日,2025年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合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达200.35亿元,比2024年全年销售额高出30亿元。今年3月28日,于东来曾公开表示,要控制销售规模,“今年我们规划的销售要在200亿以内,尽量控制在200亿以内。”他认为,销售额如果上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承担更多的压力,这样不免对企业最初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极目新闻)

    19小时前
  • 美团闪购发布双11首日战报

    近日,美团闪购发布双11首日(10月31日)战报,近800个品牌、300类商品销售额翻倍,数百个品牌官旗闪电仓销售额涨300%。其中,母婴相关品类表现亮眼。具体来看:

    * 奶粉品类交易额年同比增长152%,美素佳儿、爱他美、惠氏、美赞臣等品牌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超三位数。

    * 全棉时代等品牌官旗闪电仓销量较平日增长均超10倍。

    * 安踏、戴可思、玩具反斗城、李宁、全棉时代、kidsland、上海家化等成为开门红搜索爆发系数TOP品牌。

    * 母婴玩具类闪电仓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超485%。

    * 在各类美团闪电仓中奶粉等品类实现交易额翻倍增长。

    * 多家连锁零售商实现爆单,宝妈库等交易额增长超1000%。

    1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龙年或迎生育小高峰,会是母婴行业的一针肾上腺素吗?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3410

( 0 )

( 0 )

( 0 )

2024-02-28 12:22

导读:人群的代际更替下,90后、Z世代年轻人已成长为母婴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选购母婴产品时,更看重产品成分、用料做工的专业对比及使用体验的真实反馈,以抖音为代表的的泛母婴领域内容平台因此崭露头角。据《2023母婴行业数字营销报告》显示,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母婴内容总点赞数涨幅近1.5倍,母婴品牌种草、商业化内容规模持续增长。


但另一方面,受经济环境及生育率下滑等因素影响,母婴消费市场基调已悄然由“躺着赢”转变为“卷着熬”。当增量放缓、存量为王时,多平台布局是品牌电商经营的必选项。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们也纷纷走出自身“舒适圈”,大力推动货架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的协同并进。身处产业变革期,母婴品牌应如何打造多电商平台经营新思路,更好地挖掘“龙宝宝”红利进而推动生意增长?


锚定新生代母婴消费人群偏好

发掘生意增长新可能


“00后在转向精细化的育儿。”知名母婴MCN机构福基负责人曾在采访中表示:“80后小的时候没有绘本、零辅食、营养品。00后则非常喜欢做规划,小到水杯、纸尿裤、奶粉,大到小孩上学到择校、自我提升,做很多全面德智体发展的规划。” 


中国母婴市场已转向产品专业、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消费主力也从70后、80后逐渐转变为95后、00后。母婴市场的洗牌,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平台间的品牌榜单差异,发现这一趋势。

 

2··1.png

品牌榜单来源:蝉魔方


从这两年以来抖音电商、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消费者服务体验实践来看,“以货为凭”的色彩逐渐削弱,“以人为本”的趋势越来越强,竞争维度更加丰富、更加注重综合服务的创新。


而怎么与场景结合,精准命中消费者的“心巴”,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方法论。


有的品牌把直播间放进生产线,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产品生产的每一个步骤,结合场景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心和信任度,并通过主播在直播间里用各种道具测试产品,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产品的性能,显著提升了复购率。


有的品牌则是通过招募产品体验官,让新生儿父母亲身体验分享,靠用户的口碑提升品牌形象,最终提升复购率。


还有的品牌请来行业专家,在直播间分析成分,教会消费者看配料表,为品牌成分的安全性背书,实现品效合一的效果。


内容经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GMV的产出,因此母婴品牌想要实现“逆势增长”,需要补足自身在内容层面的一系列短板。


在自营阵地上,品牌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认知、沉淀品牌人群资产;


在达人矩阵模块,品牌需要通过达人组合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覆盖不同的人群圈层,实现人群破圈、深度拓展消费人群;


在头部大V模块,通过与入驻平台且匹配品牌调性和目标人群画像的明星与头部达人协同联动,快速实现品宣和销量的“双引爆”。


对所有母婴品牌来说,未来的市场将愈发“内卷”,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对营销内容更为敏感,消费选择也更为谨慎,更需要专业、更有权威、更真实的背书,丰富的内容传播与多样化的IP运营资源数据监测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打通全域生意

“人货场数”缺一不可


在存量时代,深度挖掘现有资源,是品牌的必经之路。


时至今日,天猫仍是品牌们电商经营的重要阵地,对于品牌而言,电商生意的经营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我全都要”。

 

而对于跨平台经营的品牌而言,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从品类视角出发,不同平台的消费者关心什么?

同一个产品,为什么在不同平台销量相差悬殊?

不同平台的经营策略应该如何调整?

目前哪个产品卖的最好?未来是否还有心智机会?

到底是哪个产品翻了车,拖了后腿?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仅凭感觉,而需要扎实的数据来支持。我们常说的“人、货、场”三要素外,“数”这一要素也应当纳入考量,构成“人、货、场、数”四要素的生态才算完整。在数据的支持下,品牌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到用户潜在的消费需求,进而通过创作内容以较低成本获取精准的兴趣用户,降低转化成本。


“怎么做”,往往比“做什么”更难。有没有这样一款能够实现跨平台生意分析的工具,其数据不仅准确,同时还能提供丰富、可靠的视角,帮助品牌了解自己、了解市场、了解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前瞻性决策,实现增长呢?


它最好能支持双平台数据同屏对比,可以同时查看品类规模概览、销售额环比、销售额同比情况,规避人工导出数据再合并的繁琐流程,实现更短的操作路径。


2·3.png

针对品类大盘进行分析


除了行业大盘的趋势,这款工具还要能够针对细分品类市场展开详尽的数据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细分品类的市场分布、趋势变化、市场竞争等多维度的详情,从而让品牌合并观察类目规模与份额趋势,评估市场当前空间与未来走势,结合具体平台的细分数据,决策整体营销规划的平台落地配比。

 

2·4.png

品类增长规模分析


在跨平台的视角下,我们观察到的品牌榜单更接近于这个行业格局的本来模样,这个工具要能够帮助我们观察不同场域下,各自的品牌、商品、店铺等榜单有什么异同,要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重要的关键信息和市场异动。


通过对比细化的商品信息,品牌也可以了解消费者在不同平台间的消费习惯差异,进而更全面地复盘标定品牌/商品的起盘过程,理清品牌在不同平台生意规模差异、市占差异、定价差异、投入资源等维度的差异等。

 

2·5.png

商品榜单


能否把握消费者和市场的脉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蝉妈妈旗下工具【蝉魔方】便十分契合上述要求,它可以提供传统电商+兴趣电商的双平台视角,从而把握市场机遇、提升竞争力。


我们希望这样的工具能够帮助更多的母婴企业解决经营上的难题,找到更多的增量机会。为此「母婴行业观察」争取到了一些蝉魔方的试用名额,评论区添加微信后输入“149”填写表单即可领取。传统电商和兴趣电商同时看,让你的母婴生意管理更高效、更清晰!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