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分钟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分钟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分钟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分钟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分钟前

 母婴行业观察

实战干货|思敏睿CEO庄健:2024年,除了营养品还有好做的生意吗?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157

( 0 )

( 0 )

( 0 )

2024-03-21 10:26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随着新世代父母越来越注重科学化、精细化育儿,营养品以其健康调理、营养补充的特殊属性脱颖而出,获得众多消费者青睐,同时也为母婴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面对确定性增量,营养品从业者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近期,在#营养品情报#视频号直播中,我们有幸连线到嘉贝健康集团高级合伙人、副总裁、SurmerryKids思敏睿CEO庄健,就当前营养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品类趋势、潜在机会及未来竞争格局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以下为直播分享的精彩观点:


4·1.jpg


1、2024年市场整体向好但并不友好,原因在于消费者育儿精细度不断提高,精养成为行业共识,对门店、渠道、品牌都提出了更高维度的要求。


2、今年出生率肯定超去年,个人预计会回升15%-20%。


3、与其讨论营养品还是否好做,不如思考除了营养品是否还有好做的行业。比起奶粉的低利润、纸尿裤的崩盘、辅食的低销量、童车童床对门店面积的高要求,对于母婴渠道、门店来讲,营养品是必须要做的。


4、不止奶粉,营养品也在窜货。不要蛋糕还没做大,就掀了盘子。


5、内卷不可避免,要认清定位,往专业、品质的方向卷。对于品牌而言,关键在于想清楚要做长期生意还是短期生意。


6、做好营养品的四个标准:1、产品定位要清晰;2、专业、务实;3、体系化的服务;4、宣传推广能力。


7、当下营养品行业的细分赛道,包括肠道类、免疫类、长高类、大脑益智类......品牌要有清晰的定位,选定一个专业赛道专研。


8、母婴行业没有标准,品牌要不断深挖专业尺度。专业不只是要产品配方专业、逻辑支撑专业,还要解决消费者案例的专业,把更多实际案例摆在终端。


9、未来营养品品牌的发展一定是多元化,品牌的推广和温度会反哺渠道和门店。


10、思敏睿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1、相对聚焦在营养品领域;2、具有长期发展思维。


11、营养品和奶粉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


奶粉是资源型的刚需口粮,受国家政策影响,未来奶粉的商业化效率肯定会保持,但不会有太大增长空间,更倾向于对不同孩子群体和母婴家庭需求的精准服务;


营养品在向刚需化转换,建设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在于全家营养,需要体系化输出。


12、提高生育率,关键在于减轻父母的育儿负担,解决宝宝的口粮问题,奶粉是未来育儿的基础。


13、营养品是转型私域的重要切口,门店终端做好营养品,有利于打造私域流量、输出个人IP。


14、现在营养品才是真正的引流利器,产品背后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