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2025-09-30 19:07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2025-09-30 19:07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2025-09-30 19:0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2025-09-30 19:07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2025-09-30 19:07

 母婴行业观察

实战干货|思敏睿CEO庄健:2024年,除了营养品还有好做的生意吗?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217

( 0 )

( 0 )

( 0 )

2024-03-21 10:26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随着新世代父母越来越注重科学化、精细化育儿,营养品以其健康调理、营养补充的特殊属性脱颖而出,获得众多消费者青睐,同时也为母婴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面对确定性增量,营养品从业者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近期,在#营养品情报#视频号直播中,我们有幸连线到嘉贝健康集团高级合伙人、副总裁、SurmerryKids思敏睿CEO庄健,就当前营养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品类趋势、潜在机会及未来竞争格局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以下为直播分享的精彩观点:


4·1.jpg


1、2024年市场整体向好但并不友好,原因在于消费者育儿精细度不断提高,精养成为行业共识,对门店、渠道、品牌都提出了更高维度的要求。


2、今年出生率肯定超去年,个人预计会回升15%-20%。


3、与其讨论营养品还是否好做,不如思考除了营养品是否还有好做的行业。比起奶粉的低利润、纸尿裤的崩盘、辅食的低销量、童车童床对门店面积的高要求,对于母婴渠道、门店来讲,营养品是必须要做的。


4、不止奶粉,营养品也在窜货。不要蛋糕还没做大,就掀了盘子。


5、内卷不可避免,要认清定位,往专业、品质的方向卷。对于品牌而言,关键在于想清楚要做长期生意还是短期生意。


6、做好营养品的四个标准:1、产品定位要清晰;2、专业、务实;3、体系化的服务;4、宣传推广能力。


7、当下营养品行业的细分赛道,包括肠道类、免疫类、长高类、大脑益智类......品牌要有清晰的定位,选定一个专业赛道专研。


8、母婴行业没有标准,品牌要不断深挖专业尺度。专业不只是要产品配方专业、逻辑支撑专业,还要解决消费者案例的专业,把更多实际案例摆在终端。


9、未来营养品品牌的发展一定是多元化,品牌的推广和温度会反哺渠道和门店。


10、思敏睿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1、相对聚焦在营养品领域;2、具有长期发展思维。


11、营养品和奶粉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


奶粉是资源型的刚需口粮,受国家政策影响,未来奶粉的商业化效率肯定会保持,但不会有太大增长空间,更倾向于对不同孩子群体和母婴家庭需求的精准服务;


营养品在向刚需化转换,建设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在于全家营养,需要体系化输出。


12、提高生育率,关键在于减轻父母的育儿负担,解决宝宝的口粮问题,奶粉是未来育儿的基础。


13、营养品是转型私域的重要切口,门店终端做好营养品,有利于打造私域流量、输出个人IP。


14、现在营养品才是真正的引流利器,产品背后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