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燕塘乳业湛江公司获1000万融资

    燕塘乳业公告,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拟通过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农垦”)将项目资金1000万元提供给公司全资子公司湛江燕塘乳业有限公司,该笔资金专项用于湛江燕塘粤西现代化乳业生产基地技改项目,旨在通过引进2条低温乳制品生产线,实现湛江燕塘产能提升与产品矩阵扩容,推动当地奶业产业集群的现代化升级。(公司公告)

    1天前
  •  卫品企业焦点国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6月26日,焦点国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建泉融资。公司是一家吸收性卫生产品公司,2024年收入4.47亿元,净利润0.66亿元,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27.46%、14.67%。据悉,公司采取多品牌策略,主要于中国提供种类繁多的吸收性卫生产品。「全棉小时光」、「焦点宝贝」及「贝姆乐」为公司的婴儿护理产品,而「薇月」及「蓝棉花」为公司的女性护理产品。

    1天前
  • 达能收购比利时生物技术公司

    近日,达能宣布收购一家拥有近20年历史的比利时公司Akkermansia。该公司专门从事生物制剂业务,其首席执行官Michael Oredsson表示非常高兴成为达能大家庭的一员,达能将提供资源,可以加速巴氏杀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MucT菌株的全球增长,并更快地发展公司的品牌。(公司发布)

    1天前
  • 菲仕兰CEO指蛋白质转型并非简单转向植物基

    近日,菲仕兰全球首席执行官范晏德(Jan Derck van Karnebeek)在荷兰皇家乳制品协会关于蛋白质转型的讨论中指出,全球食品需求不断增长,而食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很大。因此,蛋白质转型并非简单地从动物基转向植物基,而是关乎生产更多蛋白质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他说,菲仕兰将不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乳制品的可获得性和价格合理,并确保会员奶农因其可持续发展努力而获得丰厚回报。(小食代)

    1天前
  • 澳优CFO变动

    6月30日,澳优乳业公告,王崧因工作变动,即日起辞任首席财务官,杨瑞捷接任。杨瑞捷于2024年12月加入澳优乳业,此前曾在伊利担任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并在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任职11年,澳优形容她积累了丰富的快消品全价值链财务管理经验。董事会又向王崧致谢。(公司公告)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与汤臣倍健、养生堂合作密切,嘉必优如何从合成生物学领域挖掘到“泼天富贵”?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852

( 0 )

( 0 )

( 0 )

2024-05-23 09:4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在一次产业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邓子新在谈到生物合成学与大健康的关系时讲到,“其正以迅猛态势改造或颠覆着传统大健康产品研发和产出路径:从找菌种到找基因;从被动筛选到主动创新;从利用天然菌种到人工设计产生菌。”


事实也正是如此,目前生物合成学相关产业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赛道,作为最火概念股,获超1000家机构调研。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就将目光聚焦于此,为大家分享关于生物合成学以及目前国内此领域的龙头企业「嘉必优」的最新洞察。


2e8125e3-be97-4b22-b1cf-73ae6d6cc4fb_w519_h249.png


合成生物学加持下

大健康赛道涌现生意新机会


在合成生物学出现以前,合成化学在产品制备上承担着主要的角色,如维生素B12和番木鳖碱等药物成分都是通过传统的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但随着人类研究的深入,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日益复杂,此方法逐渐遭遇瓶颈。

直至合成生物学诞生,其能够通过工程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设计构建新型生物系统、生物部件或者改造现有生物系统,以此得到人类需要的“人造生命”。这不仅是对化学合成法的突破,同时也为探索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开辟了新路径,由此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而近年来生物制药的寒冬更是让合成生物学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业内新星。


聚焦食品领域,生物合成法可以通过细胞培养和精密发酵等技术,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细胞,生产多种替代蛋白、食品添加剂、新食品原料以及功能性食品原料,这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由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所带来的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技术合成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1.png


就营养保健品行业而言,合成生物学可以用来合成人参皂苷、胶原蛋白等高价值原料。除此之外,还有望通过基因测序和生物合成技术,根据个体的基因组信息,生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产品,这无疑为未来精准营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根据CB Insights分析数据,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8%。其中,中国作为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备的供应链,且具备领先的发酵技术和中试能力的国家,承担着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医用原料等生物材料的最大生产份额,在2025年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亿美元。


净利润上涨超40%

嘉必优摆脱“增收不增利”


2.png

据了解,嘉必优前身是2004年9月成立的嘉吉烯王,其在2019年12月成功在A股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嘉必优目前拥有的产品包括 ARA(花生四烯酸)、藻油 DHA、β-胡萝卜素(BC)和 SA 燕窝酸等多种生物合成营养素,其在国内ARA市场份额约占50%,位居第一。

3.png


在嘉必优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可见,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9137.42万元,同比增长41.95%,但实际上,由于海外业务经营情况不佳,嘉必优2023年上半年一直属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而根据同日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来看,嘉必优实现营业总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3.34%,经营状况逐渐改善。
究其原因,或许与国内政策和国外市场两方面原因有关。

一方面,由于同类选手帝斯曼ARA国际专利陆续到期,嘉必优的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两位在全球市场上长期博弈的龙头企业渐有珠联璧合之势,目前合作已涉及ARA、DHA、BC产业,未来还可能会在更大的领域进一步合作。

另一方面,2023年2月,奶粉配方新国标对ARA和 DHA 添加量下限进行了规范,这大幅提升了国内ARA 和DHA 需求,而嘉必优作为国内ARA、DHA领域的头部企业也有望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面对这“泼天的富贵”,嘉必优趁势而上,目前已与养生堂、仙乐健康、步源堂、汤臣倍健、安琪纽特等多家知名健康食品品牌和代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对合成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邓子新院士总结道,“合成生物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使命和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其可以颠覆重大品种的合成工艺、打破国外大品种的垄断,驱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的转型升级换代,同时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世界飞速运转,变化只在一朝一夕,身处营养保健品行业的从业者们又该如何跟上节奏,把握全局?关注「营养品情报」,小编每天为您带来行业新动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