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可靠股份拟收购汉合纸业不低于60%的股权

    近日,可靠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汉合纸业有限公司不低于60%的股权,并实现对汉合纸业的控股。目标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定为不高于人民币6.5亿元。目标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活用纸ODM/OEM业务,拥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主要产品包括面巾纸、擦手纸、厨房用纸等,以出口为导向,大部分出口至日本、南美、欧洲等地。

    2025-10-31 11:58
  • 伊利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1%

    据财报数据,伊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3.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104.2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伊利实现营收285.64亿元,实现净利润32.26亿元。分业务板块来看,前三季度内伊利奶粉及奶制品实现营收242.61亿元,同比增长13.74%。

    2025-10-31 11:57
  •  汤臣倍健董事长:将用三年时间创出收入新高

    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为汤臣倍健30周年庆典致辞。他说,30周年的汤臣倍健正直面成长历史上内外双击下的重大挑战;过去两年在百亿收入这道关卡前急刹车和大回撤,有医保政策、购买力下降带来药线VDS整个品类持续大幅下挫等外部因素,更有跨境x抖音新周期主要增量和势能渠道缺失等内部因素。他指出,在2026-2028年,公司将用三年时间创出收入新高,预计中国VDS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个位数的年增长。(公司发布)

    2025-10-31 11:57
  •  妙可蓝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09%

    妙可蓝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57亿元,同比增长10.09%;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06.88%。其中,第三季度妙可蓝多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4.22%;实现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14.67%。分业务板块来看,前三季度内妙可蓝多奶酪业务实现营收33.02亿元,同比增长17.43%。

    2025-10-31 11:57
  • 卡夫亨氏公布第三季度销售额

    卡夫亨氏公布第三季度销售额。期内,公司销售额为62.4亿美元。首席执行官Carlos Abrams-Rivera表示,尽管经营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但其看到的情况正在好转,部分原因是公司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产品。今年早些时候,卡夫亨氏宣布将拆分为两家公司。今天,公司表示分拆仍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完成。(华尔街日报、彭博)

    2025-10-31 11:57

 母婴行业观察

药店迎来“倒闭潮”,母婴店能否扛起“卖营养品”的大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1665

( 0 )

( 0 )

( 0 )

2024-10-08 10:32

导读:传统行业的衰落似乎已成为常态。


近期,据药店头条文章显示,药店行业频现“旺铺”转让现象。随着经营成本的持续攀升、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客流量的显著减少以及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药店似乎也正迎来一场“倒闭潮”。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两年母婴店在健康调理领域异军突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奶粉、尿片等商品销售,而是逐渐向健康调理、营养补充等多元化服务转型母婴店这个看似与药品销售不直接相关的业态似乎正在替代药店的一部分职能,成为一些家庭解决健康问题的“首选目的地”。


健康调理,是母婴店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母婴店做健康调理,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场由来已久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随着母婴家庭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母婴营养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母婴营养品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预计到2024年将超1000亿元。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是母婴店转型健康调理型门店的坚实支撑。


同时,新生代宝妈对于宝宝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愿意为孩子的健康投资。她们不仅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和营养补充,还注重宝宝的身高、体质提升和疾病预防,母婴消费的这一变化也让母婴店销售健康调理产品、提供健康调理服务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母婴店转型升级的步伐被越催越快。“不转型就淘汰”的口号下,很多母婴店在健康调理领域,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优势。新母婴店走访市场过程中,从“人货场”三方面总结出以下成功的调理型门店的特征:


其一,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母婴店主和店员通过专业培训和知识积累,逐渐从传统的产品销售者进阶为了健康管理专家,不少甚至考取了相关资格证书,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其二,从货的角度来看,调理型母婴店在选品上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效果,通过精选优质、高效的营养品,能够满足进店宝妈大部分焦虑和需求。其三,从场的角度来看,调理型母婴店通过优化店铺风格、增设健康咨询区域、邀请医师坐诊等方式,营造出专业、可信赖的消费场景。


替代药店?共融互补才是未来


当然,转型调理的路没有那么简单。新母婴店走访市场时也了解到,转型调理的母婴店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能成功,而在这之中,又只有少数的门店能最终存活并持续增长。可见,调理型门店所需的专业知识水平、消费信任的建立、健康服务机制的完善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业。


更何况,在经营范围和专业性、监管法规和消费者信任度上,母婴店仍然和药店有着质的差异。可以说,母婴店不可能真正替代药店。


不过,调理型母婴店的出现,无疑正在模糊药店与母婴店之间的界限。也许在未来,我们会看到一种新型零售模式的诞生:药店不再仅仅是药品的销售场所,而是成为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的平台;而母婴店也不局限于母婴用品的销售,也可以扩展至家庭健康调理、婴幼儿健康咨询等多个领域。


这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零售模式,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体验,或许也正是需求升级与竞争加剧下,两个行业共同的“自救之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