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段永平:所有的优秀,都是熬出来的
最近开通了微信读书,在飞机上都是看段永平的东西,看到他之前的分享真的是汗颜,怎么就没有早点看到他这些分享,十几年后才看到,我在想如果早点看到并且能看明白他在说什么,是不是现在的我有更多的不同?我也在想,即便是现在我看到了,看完了,我就能看明白,执行好?要对抗人性的弱点何其艰难。
我自己做投资,玩股票如果能成为投资的话,很多年了,最早大概2005年开始玩的时候,亏了50%+,绝对数量不多,但是当时的我没钱,亏这个比例真的是很痛苦。当年看到媒体上一个照片,一个老年人在满屏皆绿的股票滚动大屏前,一边啃着玉米一边看着大屏幕的场景,那一瞬间,我决定再也不玩股票了。那一幕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历历在目。
一直到2017年,跟身边的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投资聊到股票,聊到他们发财的故事。我又开始心动,自己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对企业对投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开始下场玩股票一直到现在。过程就不赘述了,到目前为止,结果还不错,有了自己的投资逻辑,坚定的执行。
越是这样当我看到段永平的东西,越是觉得他厉害,自己拼了命才悟到的一些事情,他早早的轻描淡写的就说清楚了,关键是他难道了大结果,这个是不得不认可的。
而且他公开说过多次对一些企业和股票的理解,甚至告诉大家他买了什么股票,逻辑是什么,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跟进了。现在回头看,只要相信跟进的,都发了大财,这更是让人佩服的。继续推荐下段永平,值得好好琢磨下。
一、商业创新:没有差异化,就难以生存
1.好赛道是不会进入低毛利的,低毛利的都是商业模式比较差的,产品差异化很小的产品。
2.你必须要创业的时候,你要找的东西是你自己真的有感觉的东西。我当年做游戏,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我自己爱玩游戏
3.不懂不碰,你搞不懂的东西你不要去碰。
4.我觉得创业最重要的是,创业者会觉得自己的产品或想法,能够提供点别人提供不了的东西。
如果只是想做生意,成功的概率会小很多。供需失衡的“赛场”大概没人可以在创业前就“选到”的,就算碰上了也很快会掉进红海。举个简单的例子:茅台的供不应求可不是一个创业者创业前计划好的。
5.搞一个新东西,要让别人知道这是个啥,那个过程远比你把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做好、质量做好、渠道做好、服务好的难度大特别多。
6.创新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先做的,只是当发现了某个东西,刚好有实力把它做到比别人更好时,可能就厉害了。
7.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
8.正直和诚信,这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共性,也是出问题的企业的最大“漏斗”。
9.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
10.“守正不出奇”的意思是“守正”不是为了“出奇”。
很多说“守正出奇”时脑子里想的都是“出奇制胜”“弯道超车”啥的。好企业的“奇兵”大多都是熬出来的,不然也奇不了多久。
11.对一个公司而言,去找到(开发)能够长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就是做正确的事情。如何找到是“如何把事情做对”的范畴。
12.很难有企业不靠创新可以生存下来的,但创新是指在用户导向前提下的创新,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的创新。
我们公司把这叫差异化,也就是满足用户需要而别人还没有提供的东西。当然,用户需要而大家已经提供的东西我们绝对不能少。盲目创新是危险的,而消费者导向前提下的创新,是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
13.做产品和市场,往往喜欢很多品种,好处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用于上下夹攻对手的品种。坏处搞一大堆库存,品质不好控制。
单一品种需要很好的功力——把产品做到极致。难啊。因为难,大部分人喜欢多品种。就跟投资一样,价值投资简单,但很不容易。做波动,往往很吸引人。
二、经营管理: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
1.做人要有平常心,企业亦如是。
往往,企业规模越大,要保持平常心就越难。
对一个新企业来说,他唯一的目标就是生存。小企业去尝试一件事的时候,它的机会成本很低,失败了,再来过,谈不上有多大的损失。
但是在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的时候,管理者要保持平常心就有了一定难度,因为他可选择做的事情多了,选择的范围大了,同样,他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大了。大企业比什么?比谁犯的错误少。
2.经营企业和投资一样,少犯错很重要。但所谓少犯错不是通过什么都不敢做实现的,那叫裹足不前。少犯错是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来实现。
而所谓坚持做对的事情、是通过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stop doing list(禁忌清单)也很重要。
3.没有强大的文化,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
4.企业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招的人必须符合这个核心价值观。
5.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合格性,指的是能力。合适性,指的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内部培养的人合适性强,有时候企业里某些岗位外来引进人才合格性好。合适性比较难培养,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很长时间也没用。而合格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合格性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合适性很难改变。许多公司挑人时是首先看合格性的,概率上就容易出问题,许多公司本身价值观就有问题,选人自然就困难了。
6.我在读中欧EMBA时,学过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钱是保健因子而不是激励因子。
企业员工的收入其实是保健因子,就是少了不行,多了没用的东西。当然这个多少有时候不一定是绝对值,很多时候会体现为相对值(就是一定比例)。
提升团队的凝聚力靠加钱是没用的,但减少钱会有显著的破坏力。激励因子大概就是和钱没直接关系,却让大家在一起工作很开心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叫利润之上的追求。
7.实际上,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讲,重要的事是建立公司的各项制度,设定公司的服务章程,把重要的事都做好了,剩下的事,员工自己就能处理好。
8.我当CEO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时间分配表,但大致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简而言之,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
9.凡是员工见到领导就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因为这种公司的员工大多都会慢慢变得没有担待,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
10.关于授权的问题,能比我理解得更好或做的更好的人确实不多。
授权的过程一般是:指示、指导、协商、授权、放权,最后一条是never out of control(只有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11.所有的高手都是敢为天下后的,只是做的比别人更好。
我们公司成功不是偶然的,坚持自己的“Stop Doing List”,筛合伙人,筛供货商,慢慢地就会攒下好圈子,长期来看很有价值。
12.敢为天下后,指的是产品类别,是因为你猜市场的需求往往很难,但是别人已经把需求明确了,你去满足这个需求,就更确定。(敢为天下后指的是“做对的事情”,后中争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
13.所谓“商业直觉”不应该算天赋,应该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三、关于投资理念:欲速则不达
1.投资做得好的人都很慢。大家并不在乎失去一些机会,但是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去踩雷。
很多人也可能会说,你当然你不需要快挣钱,因为你有钱,我们需要快挣钱,因为我没钱。我说:对啊,这也很可能就是你没钱的原因,因为老想挣快钱。
其实我也想挣快钱,谁不想挣快钱。但是知其不可为很重要,你还是要踏踏实实做该做的事情。
2.你要去冒你能够承受得起的风险。
3.多数人在投资时很习惯去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
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5.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
这就是我说的所谓的信仰的意思,或者说我是从骨子里相信,不会因为任何影响而动摇。
6.投资确实就是买的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未来现金流(折现)最大的保障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护城河”。
7.能涨价的东西就表示他有“护城河”,能体会出这点来还是很有天赋的。
8.投资是不是好价钱,要从未来看回来。
9.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10.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
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
11.“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12.“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13.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如果一有钱就乱投的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14.号称自己会择时的人,大多最后日子都不太好过。
15.当你迷惘的时候,试试往远处看?看10年,往往比看1-2年要容易很多,看一两年,会比看一两天容易很多。
比如投资上,很多公司其实是很容易知道他们10年后很可能会不行的,那为什么现在要买呢?避开这些公司,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选择会特别少,但心里会踏实很多。
16.你只要一直本着“不懂不做”,你就会少犯错误。时间长了,你的结果自然比你不懂也做要好很多。这是“要做对的事情”的范畴。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