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逝世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许连捷生于1953年,泉州晋江安海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恒安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龙头企业,旗下拥有安尔乐、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四枚中国驰名商标。


    1天前
  • Temu和Shein宣布4月25日起全面涨价

    受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及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影响,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宣布自4月25日起上调美国市场售价。两家公司称"全球贸易规则变化"导致运营成本激增,但未公布具体涨幅。数据显示,美国日均400万件中国小包商品将失去关税豁免,5月2日起全面征税。此举直接冲击两家平台赖以崛起的超低价商业模式——Shein凭借社交媒体营销主攻女性时尚,Temu则通过广告投放销售全品类低价商品。面对亚马逊等本土低价商店的竞争,平台呼吁消费者把握最后免税窗口期下单。


    1天前
  • 飞鹤称12亿生育补贴计划全面落地

    4月16日,飞鹤表示公司于4月初启动总规模12亿元的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及孕婴产品服务,覆盖一孩至多孩家庭。活动开展十余天,申请成功者已超5万,成为首个“企业十亿级”生育补贴标杆。补贴包含奶粉及十大母婴服务,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开放。(公司发布)


    1天前
  • 光明乳业种公牛首登国际百强榜

    近日,全球奶牛育种权威榜单Top 200 TPI® Genomic Young Bulls国际公牛排行榜揭晓,光明乳业旗下种公牛“冠军侯”以全球第92名的成绩跻身百强,成为中国首个进入该榜单前100名的本土种公牛。中国公牛综合育种值(TPI)国际排名最高纪录得以刷新。公牛种源堪称乳业“芯片”。优秀种牛不仅可以加快奶牛繁育进程,助力牧场高效完成高产牛群的迭代、中产牛群的改良,也能大幅提升奶牛生产性能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新京报)


    1天前
  • 森永乳业净利润骤跌九成

    森永乳业公布,2025财年(截至3月)合并净利润同比骤降92%至50亿日元,较原预期的180亿日元下调130亿日元。主因巴基斯坦奶粉子公司及美国植物基食品子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计提199亿日元商誉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日经)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资深机构操盘手:关于轻医美、机构未来,医生与自有产品的最新思考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550

( 0 )

( 0 )

( 0 )

2025-04-18 09:39

作者/三杯以后



杨德勇:从进到医院两个感受:1、人很多,2、很柔和;我个人感受是一种文化的输出影响,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品牌 、信誉、口碑?


insider:品牌 、信誉、口碑是最核心的。当然,相对稳定的服务团队以及一定的技术优势也很重要,这些会给客户更放松平和之感,没有那么功利性。


因为稳定性强的团队,他们没有那么功利、油腻,他们面对行业、客户以及价值回报心态更平和,带来的顾客的关系以及技术输出的效果是很稳定的。最终会形成这种正向的东西。坚持做好每一个正确的细节,坚持做下来,力量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品牌力对内、对外都有价值观的输出,品牌是最终的效率之王。


杨德勇:分类、分级、分工是一个立体化和长生命周期的事情,不断的围绕用户的需求设立一些对他们需求的产品,再结合运营,更高效的对服务一个用户的单客经济?


insider:给消费者设置方案的同时,也给她们相应的一些权益,但同时也会给一些互动空间。比如,做一些沙龙,对非销售性的沙龙是娱乐,总体来说这种客户关生态是比较良性的。抓住核心本质用户的需求,不断的建立用户需求的服务和产品,然后这过程中通过运营和组织力,使它每个环节更高效一点,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杨德勇 :新客构成比例是怎样的?你觉得这样是一个良性的比例吗?或者说你觉得哪里可以加强?


insider:客户里,新客占三分之一左右,新客里面 30%是三方, 30% 是老带新,剩下的部分才是电商或新媒体之类的。关于老带新,在5 年前做了一个小程序,是为了强化老顾客的分享价值,而不是为了分销,核心是为分享。


同时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时期,战略可能会有改变。比如在深圳,可能来说我的老带新短时间做不到1/ 3;三方对一个新机构的认知也慢。所以我会在电商,抖音信息流的投放上要加强。


杨德勇:我看你做直播做的挺火啊,你怎么理解这个事情,噱头大于实际吗?你看好这个方向?


insider:看好,以前大家觉得直播实质性的东西不多,但是我觉得未来更多消费者教育沟通,种草,甚至品牌,都会在直播里涵盖进去,卖货只是其中一方面。


杨德勇:你怎么看三方?


insider:三方的个体是不断的在变化、内卷的。通过第三方去帮我们教育和推广、去营销是有价值的。


我讲三个规则,第一个是公对公,财务要规范;第二,三方一套价,不要信息不对称;第三,三方只负责到院,之后的销售服务、治疗,后续的维护开发都交给我们。


从行业生态来讲,巨大的消费市场未被满足;要解决信任、认知,单靠我们自己的广告是覆盖不了,解决不了的,因此三方还是需要去拥抱的。


杨德勇:你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insider:对顶尖公立医院的医生吸引力还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民营医院综合的竞争实力其实还差很远。要持续的领先,只能靠笨功夫,比如同质化的服务做得更好,而技术塔尖,创新的部分,我们涉及的少。


医生这个群体特殊又重要,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断的去培养自己的医生,这也是我们走到今天的基础之一。过于功利的医生,我们不会选择合作,合作越长、负面的东西越多。


杨德勇:平台化的结果是去其他品牌化?无论是耗材还是医生?


insider:医美和医疗逻辑我觉得还是会有不一样。其实我医生的这个角度来讲,我从一开始如果我是防止医生,不想让他们成名成家,不想让他们成为大牌,不想让他们成为这个行业这个翘楚,其实我们这种关系可能来说不会和谐这么久,而且包括未来我还想引入更多真正个性十足在行,个性十足本身来说也有IP,甚至来说能够不断塑造 IP 的这种医生,比如行业里领先的医生。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是相辅相成的,可能阶段不一样,等我们的品牌、平台能够足够承载了,这个情况下,我更加允许百花齐放,更允许我的医生品牌能够出来。


一方面,这几年国家加快审批节奏,可选择面多了一些。另一方面,以前的机构端的分散程度很高,是集中度很低,没有跟上游去议价和校本的空间。但是现在形成的十大集团有类似于美莱、朗资、艺星,伊美尔,加起来甚至占到百分之三四十,随着意识的觉醒,行业集中度提高,现在做自研产品,较以前降本增效。行业上下游格局,上游吃肉,下游吃骨头,是不健康的。这种情况需要得到改善。


杨德勇:会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吗?


insider: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过这个数据,我们现在可以摆脱二线的产品。随着对于机构信任提高,客户资源掌握在机构手上,机构品牌信任会大于产品品牌的信任。


杨德勇:甚至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吗?


insider:不是所有的产品,是所有品类上游里面的某一家或者某几家是OK的,这我不可能所有都不用。


杨德勇:做自主产品是明确的吗?


insider:是明确和正确的,但是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去讨论的。比如我现在玻尿酸用 100 支,我自研产品用 80 支,我觉得健康的。那到底是自研产品用30支还是50支还是80支?


杨德勇:为什么有这样的考虑?


insider:产品本身来说,特性、价值上的一些区别。比如我举个例子,比如这个高比例的替换度,它是靠内部的管理或者激励政策催出来的吗?


杨德勇:会担心过度吗?


insider:有可能,从企业或者个人角度出发,会超越最佳适应症的使用,最终可能就会变成不是以顾客最佳的角度出发。所以从利益最大化度和客户的利益最大化来看,不是100%的事情。但这个是趋势,是明确的。 上游赚钱、下游不赚钱的格局会被颠覆也很明确。因为上游利润过高,下游利润过低。行业要健康发展,结构化一定存在。至于结构比例多少,我觉得这个是需要考量或者是探讨的。


杨德勇:会不会遭遇价格战?上游会不会突然把价格拉下来?‍


insider:他做不到,这个流程和这个流程中所需要的利益分配太多了。而我们机构端的运营成本已经承载了,只是把提升它的效率。最核心的是跟顾客之间这个沟通交付的成本。类似于盒马京东这些,都是自营占主导地位。


杨德勇:你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个事情?


insider:2020年左右吧。从2016年开始,成本逐年上涨,到最后综合材料成本30%,微创注射类的这个材料成本基本上来说50%,肉毒类的70%,然后填充类的平均下50%。


后面发现,客户端我们其实更具掌控力,上游产品通过 ToB来toC,它凭什么对C端的掌控比我们还高?


加上我们看到玻尿酸,市面上几十个证差异化不大,市场又这么分散,新品牌对市场教育又不足,所以我才想去做这个事情。


杨德勇:接下来价值链面临重塑,什么产品有更好的价值?


insider:一类是垄断性的产品;另一类对于终端有价值管控的。比如之前某些产品1600卖给你,你1800卖出去,他不会管你, 这种绝对不行,整个生态都要有合理的利润下去,要让B端有利润, B端有价值。


杨德勇:医美机构未来的画面感是什么?


insider:对于我们机构,从服务端的这个角度来讲,未来还是会很多元化吧。


符合中国国情的连锁化的、集团化的、规模化的这种品牌机构会有。大家定位可能不同,定位的层级化可能会更丰富、更细分。大机构,集团化的这种,可能会成为区域市场的一些中心医院、区域市场的研究中心、区域市场的培训中心类似这样的定位。大机构可能跟三甲医院一样,定位不同。

中小机构,以便利性、性价比存在,广泛存在服务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年龄群体,不同的阶层群体,不同的消费偏好的群体。


可能未来通过多元的互联网,能够让自己的 IP 让经营资产虚化、虚拟化。通过IP在共享医院去变现。


杨德勇:你看好这个模式?为什么现在普遍做的一般?


insider:我觉得这几方面来说。比如一些医生的能力认知还不清楚。一个医生,就是都想去开个门诊,当老板,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杨德勇:怎么看轻医美?‍‍insider:轻医美是趋势,但是创业也会是九死一生,可能这两类企业能走出来。


一个真正的连锁化品牌,可能会有机会。第二个是真正的品牌品质化、个性化的高端轻医美或者是定位非常精细。我觉得这两类可能相对清晰有体系的。


杨德勇:你觉得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insider:我认为还是消费者终端的需求。消费习惯的变迁、消费意识的变化和和对于支付能力的变迁。科技、工具效率是很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但不是最核心的,核心来说还是来自于市场,来自于消费者的变化。比如00后对于消费决策,不喜欢你絮絮叨叨跟他讲半天,更多是你现场有什么体验的东西。


包括像上海、北京在美团下单,到了店之后没有咨询师,现在年轻人也很抗拒这个东西。这是消费者认知的觉醒,不是科技的觉醒。现在的消费不是重决策,讲究性价比、讲究长远性的一个过程。它变成了一个新决策尝试性到多元化、个性化的一个审美新阶段。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