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再次递表港交所

    8月15日,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主板再次发起冲刺。其今年1月首次递表。据悉,在1个多月前,不同集团成功拿到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行证”。

    6小时前
  •  哈药加码婴童护理

    近日,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连推两款儿童防晒新品,"小鹰安安儿童保湿舒缓防晒乳"与"小鹰乐乐儿童特护物理防晒乳"完成备案。(C2CC新传媒)

    6小时前
  • 361度:拟与斯坦德开展合作

    361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三六一度(厦门)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及资源,在机器人穿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集团计划将斯坦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引入到全球鞋物零售门店。同时,集团打算在全球门店展示及销售这些具身智能机器人。(36氪)

    6小时前
  •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8月18日晚,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后,由他妻子初瑞雪接管辛选集团管理权。

    6小时前
  •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

    8月18日晚,爱婴室发布2025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经营现金流为1.46亿元,同比下降8.42%。

    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净利降超24%,王一博也带不动“燕窝第一股”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1507

( 0 )

( 0 )

( 0 )

2025-04-30 11:05

导读:从刘嘉玲、林志玲、赵丽颖,再到金晨、巩俐、王一博……代言阵容堪称“顶流明星团建”的燕之屋,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年报。



五年来首次净利缩水


近日,素有“燕窝第一股”之称的燕之屋披露了2024年业绩表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微增4.37%;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4.18%,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



分业务来看,燕之屋营收主要来源于「纯燕窝产品、燕窝+及+燕窝产品、其他产品」三大板块,其中「纯燕窝产品」包括碗燕、鲜炖燕、瓶装燕窝和干燕窝等集团热销单品,2024年该板块销售收入达17.95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近90%,但相较去年的增幅仅为0.06%。


与主营板块“原地踏步”的经营表现不相称的是,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近几年一路高涨。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燕之屋为此的投入的成本开支分别为3.990亿、5.039亿和5.633亿,至2024年已达到6.71亿的惊人规模,几乎占到了企业整体营收的三分之一,较上一年的同比增幅达19.08%。


明星代言拉增长失效


结合19.08%的成本增幅与4.37%的营收增幅来看,燕之屋一向惯用的“明星代言拉增长”的方法论,可能正在失效。


多年来,燕之屋不断更换代言人,试图通过明星效应切入市场。2008年,燕之屋聘请刘嘉玲出任代言人;2018年,燕之屋请来林志玲,希望进一步开拓轻熟市场;2022年,燕之屋首次采用“赵丽颖+金晨”的双品牌代言人策略,希望借此打开明星市场;2024年,双品牌代言人又换成了巩俐和王一博......


频繁更换代言人虽然能在短期内吸引到消费者关注,但长远来看,巨量的营销投入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销售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必然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严重挤压。


增长放缓后,燕之屋也在积极调整尝试,例如上新低价单品等,但企业的路径依赖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品牌年轻化”已经喊了两年,但在此期间燕之屋主要还是在围绕明星、名人代言塑造品牌形象、打开细分市场,聘请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代言“总裁款碗燕”代言,便是表现之一。



据燕之屋官网,王石代言的这款“总裁碗燕”主打男性高端滋补市场,宣称添加人参、铁皮石斛等8种中药材,强调“助力职场挑战”的功能性,售价3168元每盒。但受燕窝产品天然的品类标签影响,“男总裁”们似乎对该产品并不买账,截至目前,燕之屋天猫旗舰店「总裁碗燕」共计35人付款。


坚守高端or拥抱年轻


燕之屋的业绩失速的背后,折射出整个赛道在消费升级浪潮退却后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燕窝滋补行业向来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随着入局品牌的增加,燕窝滋补市场产品同质化愈发严重。另一方面,用户消费观念的保守化使得高性价比产品更受青睐,而在电商平台燕窝产品价格一路下跌后,燕窝的“高端形象”便再也立不住,对“高端燕窝”的需求也会逐渐萎缩。


在行业竞争白热化背景下,品牌更需聚焦研发创新与渠道变革寻求突破。若仍固守“高端定位+名人代言”的单一模式而不求变通,“燕窝第一股”,恐怕再难讲好新故事。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