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

    17小时前
  • 养乐多上季度在华积极促销和渠道开拓

    7月29日,养乐多本社表示,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为45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也相比预测下调了35亿日元。该公司同时公布了今年4-6月合并财务业绩,销售额为116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为115亿日元,下降18%。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表示通过采取积极的促销措施并努力增加销售养乐多产品门店的数量,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日经、小食代)

    17小时前
  • 2024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

    据央视新闻,民政部今天公布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17小时前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7月31日消息,据市场消息,京东达达事业部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目前该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老K”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除了高调推进的外卖业务以外,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也正在加紧布局酒旅、家政业务。(电商派)

    17小时前
  • 宝洁CEO对消费者保健品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

    近日,宝洁首席执行官詹慕仁(Joe Moeller)表示,对消费者保健品领域的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品类能够提供显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结构,我们会对收购感兴趣”。该公司曾于2018年以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1亿)收购了默克公司(Merck)的保健品业务,为宝洁的产品组合增添了维生素补剂和减充血剂。Moeller补充道,“这笔交易回报非常丰厚,该行业的未来前景良好。”(彭博)

    1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妈妈网营销副总裁刘俊迪:解码减量时代最大误区,母婴品牌营销的破局增长之道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579

( 0 )

( 0 )

( 0 )

2025-08-01 15:02

导读:随着出生率下滑、流量红利见顶、玩家内卷加剧,母婴行业已陷入减量混战,品牌如何破局突围?近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逆势而上的勇气·2025第十一届全球母婴大会」于上海圆满收官。会上,妈妈网营销副总裁刘俊迪以《减量时代母婴品牌的战略定力与精准场景营销》为主题展开分享,以下为精彩干货内容:



减量时代的三大品牌自救误区


母婴行业减量时代,用户减少、流量平台固化、消费增长乏力等现象显现,给品牌的销售增长带来巨大压力。有的品牌GMV在增长,但利润却在下降;有的品牌对社媒的投入逐年上升,而生意规模却原地踏步,甚至略微下降;还有的品牌押注单一平台,营收增长赶不上营销费用的增长,出现亏损。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在减量混战中,大家采取了同样的对策,陷入普遍存在的自救“陷阱”:


一是盲目扩品,陷入内卷泥潭,例如婴儿纸尿裤品牌扩展布局老年护理市场,为争夺市场而降价,同时其原有强势品类受冲击,导致利润变薄、透支损伤自身品牌力。


二是流量依赖,成本陡增效益锐减,在社媒平台上,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进入,“笔记+投流”这类简单的营销打法红利不再。


三是高频促销,透支品牌价值,年轻消费者囤货意愿降低,电商平台“满减”常态化,活动效果日渐平平。


上述“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困境反映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单一非精准平台的投放边际效应在降低,其一,若品牌笔记大多集中在一个平台,消费者注意力和精力有限,过于饱和的营销,不仅单一品牌笔记曝光阈值被推高,还会稀释消费者心智;其二,社媒平台上的内容呈现形式愈发相似,有相关数据显示,美妆、母婴等成熟类目的爆款笔记重复率已达63%。正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投放没有起到很好的种草效果,反而加剧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


综上,现阶段,母婴品牌如果要留在牌桌上,就必须要进行整合营销,而不是局限于单一平台。整合营销需要品牌结合产品特性、消费者需求、市场趋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进而实现情感共鸣和场景化体验,只有通过多场景的支撑点触达用户,才能让用户记住你的品牌。



精准场景×长期口碑营销实现破局


由此看来,母婴品宣需要长期的细水流长,而不是短期的爆破,而母婴垂直类APP作为可长期影响用户潜意识的平台,更加适合推动破局。身为母婴垂直类APP中的头部代表,妈妈网通过打造精准场景×长期口碑营销助力品牌突围。


就精准场景营销而言,妈妈网覆盖从备孕到宝宝6岁阶段的3000多个细分场景,并推出配套工具,如备孕阶段的排卵记录工具、怀孕期间的产检追踪工具、育儿阶段的辅食库工具等,若品牌能嵌入这些母婴用户高频刚需场景,则可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心智占领。20年来,妈妈网服务了上万个品牌,总结出的经验是,想要实现场景化营销,需要先找准目标用户的精准细分阶段,并研究用户痛点,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以及独特的解决方案,通过反复触达这批精准用户,打透人群,加以坚持,必然可以成为细分赛道的高认知品牌。



就长期口碑营销而言,不同于社媒,妈妈网在口碑营销上具备天然优势,一是用户精准,平台用户基本上是孕妈或妈妈群体,自带需求标签;二是圈层信任度高,平台内容来自真实体验分享,经妈妈网编辑系统化整理后以宝典或工具的方式呈现;三是内容适配性强,妈妈网的内容按分龄分级方式呈现,基本可以精准解答各阶段用户的痛点。在此种草无需巨额投入,贵在长期坚持。



除场景营销和口碑营销外,妈妈网也可以为新品牌新产品提供前期用户调研与试用效果反馈收集,助力行业新品孵化,为后续口碑爆破与场景化营销赋能。



这里提供一个参考,根据英国权威广告研究机构IPA对80个品类736个品牌的追踪调研(10年以上)显示,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品效)的最佳投放比例是6:4。而在实践中,不同品类处在不同阶段,投放的费用、比例以及平台也不同,考验着决策者的能力。


品效协同是持久增长的全面解决方案,远胜盲目追求短期流量,分享两个相关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爷爷的农场,作为零辅食品牌,先是找准触达目标用户的场景,如辅食库,其次进行多重口碑打造,如专家背书、坚持“真少有”理念,以每年细水长流的投入跻身行业TOP3。


第二个案例是a2奶粉,最开始是通过大量的口碑营销占领用户心智,近两年通过一些用户高频场景触达用户,例如“数胎动”、“哭声翻译器”,结合UGC口碑与拉新活动,实现每一代新妈的高效拦截。


最后一句话共勉:在减量时代混战中,巧术已无法速成,整合营销下的长期主义才会赢得胜利。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