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澳大利亚婴幼儿奶粉品牌CareBirth臻护新苼宣布进军中国市场

    近日,澳大利亚婴幼儿奶粉品牌CareBirth臻护新苼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从其发布会得知,该款产品主打“纯净”卖点,走高端奶粉路线。

    16小时前
  • 孩子王线上APP覆盖海南地区

    10月21日,孩子王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关于海南业务布局的关切:目前孩子王及乐友尚未在海南开设线下门店,但线上APP已实现全岛服务覆盖。此外,旗下子公司丝域生物在海口、三亚等海南多地已布局线下门店。

    16小时前
  • 泡泡玛特港股跌超10%,创4月来单日最大跌幅

    10月23日,港股新消费板块盘初走低,截至10:33泡泡玛特股价跌幅扩大至10%,为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古茗跌超8%,蜜雪集团跌超5%,布鲁可等跟跌。券商观点方面,交银国际重申泡泡玛特买入评级,指其增长动能持续强化。国金证券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看好公司海外市场通过本土化运营体系构建形成第二增长曲线,以及中国市场依托全域运营能力升级,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21世纪经济报道)


    16小时前
  • 鱼油等膳食补充剂供应商禹王生物赴港上市

    近日,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王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和销售精制鱼油、鱼油软胶囊等膳食补充剂产品,现有山东禹城和威海两个生产基地。2024年和2025年前六个月,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33亿元和3.43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和0.23亿元。(小食代)

    16小时前
  • 京东超市推出驼奶粉商家管理方案

    在日前举行的京东2025驼奶粉行业峰会上,京东超市推出“安心驼奶粉”品质验证及商家管理方案,即复合型验证方案,为品牌提供从实地验厂、产品检测到上线抽检的一站式能力验证服务,助力净化市场环境。会上,旺源、丰草牧场、原始黄金等品牌与京东超市达成合作,完成安心驼奶签约仪式。新驼、中驼、旺源等品牌获用户信赖品牌奖。京东消费数据显示,驼奶粉线上成交人数已突破278万,同比增长90%。(上海证券报)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宜品递表港交所:“羊奶粉+特医” 双赛道驱动能否打开估值空间?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860

( 0 )

( 0 )

( 0 )

2025-09-04 12:32

作者/奶粉关注


港交所的钟声再度响起,乳业板块又添新动向。


在圣桐特医高调递表引发市场对特医食品赛道广泛关注之后,宜品营养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宜品”)也于8月31日正式提交了上市申请。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在经历了几年的沉浮与调整后,这些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正试图在资本市场寻求新的估值逻辑


圣桐特医更早递交招股书,作为中国本土规模领先的特医食品提供商,其专注于特医食品的垂直整合路径,以及在婴幼儿特医市场的领先地位,无疑为整个特医赛道树立了一个清晰的标杆。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圣桐特医在整个中国特医食品市场中位列第四,本土品牌中居首,尤其在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更是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9.5%。营收从2022年的4.91亿元增至2024年的8.34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毛利率稳定在71%左右。展现了特医食品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可观的盈利能力。


那么,在圣桐特医已经铺垫了特医食品市场热度之后,宜品又将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以期在港股获得青睐呢?


宜品此次递表,其核心价值的阐释,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观察:


首先,羊奶粉和特医赛道的双重卡位是宜品寻求高估值的核心论点。从最新行业数据来看,2024年,宜品是中国第二大羊奶粉品牌,市场份额14.0%;在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细分市场,更是位居第二,市场份额达到17.6%。当前羊奶粉市场仍保持增长动能,在牛奶蛋白过敏等敏感体质婴儿喂养需求日益凸显的当下,羊奶粉的低敏优势已被市场广泛接纳。


在此基础上,宜品在特医食品赛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按2024年对应产品的零售额计算,其已位列国产第二、行业第五,市占4.5%。这表明宜品并非“特医新兵”,其特医业务已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2024年特医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203%,是其已有乳业基础上的延伸。“羊奶粉+特医食品”的双重驱动,是宜品区别于单一特医玩家的鲜明特征。


其次,“全产业链”的故事,宜品讲得更为宏大,但也因此面临着不同的审视。宜品强调“从牧场到终端”的一体化能力,涵盖了黑龙江、山东的自有牧场、中韩西九个生产设施,以及全球最大的羊乳清粉产能之一——西班牙工厂。这意在构建品质、成本和供应链安全的护城河。然而,当我们对照飞鹤在国内“两小时生态圈”的极致闭环,或伊利-澳优全球产业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宜品的“跨区域拼图型”产业链,其效率和深度是否能获得资本市场同等认可,需打上一个问号。


再次,宜品的产品矩阵,是其对市场变化深刻洞察的体现。公司不再局限于婴幼儿奶粉,而是将产品覆盖至婴幼儿、儿童、成人、银发人群以及特医人群,构建“全生命周期营养解决方案”。这既是对出生率下滑的积极应对,也是对大健康、全龄化营养需求趋势的精准把握。特别是成人特医食品和羊乳清高蛋白营养品等领域的布局,与圣桐特医同样瞄准更广阔的特医市场。


最后,业绩的“洗澡”和估值窗口的回暖,是宜品此次再出发的底气。回溯2022年,宜品在A股上市前“临门收脚”,当时,外部估值窗口的塌陷、内部业绩持续性和历史股权瑕疵是主要障碍。如今,特医食品赛道的爆发,让宜品找到了新的盈利增长点,高毛利的特医业务有效优化了利润结构,使得利润表更加“干净”。而历史股权问题也已基本补完,上市路径转向港股,是更现实的选择。


那么,圣桐之后,宜品的特医故事,究竟怎么讲才能打动人心?


圣桐特医以纯粹的特医食品提供商身份亮相,其优势在于聚焦和专业。而宜品,则需要巧妙地将羊奶粉的“低敏”基因与特医食品的“精准”功效融合起来。羊奶粉本身就是对牛乳蛋白敏感人群的温和替代,这与特医食品中针对过敏、乳糖不耐受等病症的配方,在底层逻辑上是相通的。宜品可以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如何构建一个从日常低敏喂养到临床精准干预,覆盖不同敏感程度人群的“全方位低敏营养解决方案”,能有效利用其在羊奶粉领域的品牌认知,为特医业务提供更自然的衔接。


此外,在特医食品的蓝海中,国际巨头如雀巢、达能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圣桐特医作为本土头部,其挑战在于如何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宜品则面临同样的挑战,但其亚欧一体化的供应链布局,特别是对西班牙稀缺羊乳清资源的掌控,是其在原料端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关键。这不仅能保障产品品质和成本优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总而言之,宜品此次递表港交所,是一次在行业变局中,对自身核心价值和未来增长路径的重新定位与阐释。圣桐特医已经抬高了市场对特医食品的关注度,宜品则需要在此基础上,用其“羊奶粉+特医食品”的独特组合拳,以及对全生命周期营养的深刻理解,来讲述一个更具层次感和想象力的故事。对此,我们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