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重构增长生态,激发无限可能!2025母婴红人大会重磅官宣
2025-06-30 19:10
忽然一周 | 孩子王完成丝域实业收购;淘宝闪购母婴个护家电等品类增长超100%;飞鹤1个系列婴配粉获批;豪悦完成南通大王资产交割
2025-07-14 20:32
优卡丹青少年止汗香体露│一喷香体止汗,解决异味烦恼
2025-07-07 16:59
年赚620亿美元!迪士尼如何以授权产品撬动全球快乐消费市场?
导读:近日,华特迪士尼举办了一年一度大中华区2026消费品部启动大会。会上,消费品部总裁费舒雅宣布,迪士尼授权产品年度零售额62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较排名第二的美国品牌管理公司的320亿美元高出近一倍。
对整个行业而言,此次大会是了解电影与IP产业和市场的风向标。借此机会,迪士尼发布最新片单,堪称“史上最强”,从漫威系列的新作到星球大战系列的延续,再到备受期待的《冰雪奇缘3》和《玩具总动员5》,几乎涵盖了旗下所有知名IP系列,这些内容不仅是票房收入的保证,更是整个消费品产业链的源头活水。创始人华特·迪士尼在1957年绘制的商业帝国蓝图中,就明确将院线电影作为一切业务的核心,围绕优秀电影IP才能衍生出电视剧、音乐、漫画、杂志、乐园、消费品授权等一系列生意。
实际上,迪士尼能够持续打造爆款并非偶然。从《寻梦环游记》登顶日本观众最喜爱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榜单,到《冰雪奇缘》开创"公主不再为爱牺牲"的新时代价值观,迪士尼不仅讲述故事,更通过故事传递时代精神和价值观。这种情感共鸣的能力,使得迪士尼IP能够跨越文化差异,打动全球不同市场的消费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能够通过改编让经典IP重新焕发活力。例如2025年首部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的电影《星际宝贝史迪奇》,通过真人电影形式重新演绎经典动画。如今,史迪奇已经成为迪士尼继米奇之后,第二大授权消费品人物系列,其主题消费品收入在五年间从2亿美元增长至26亿美元,展现了经典IP经久不息的魅力。
纵观迪士尼的全球布局,中国市场占据着特殊地位。费舒雅在会上表示,“中国市场是世界其他地区的风向标。全球许多趋势都始于中国,很多前沿实践也都在中国落地。为此,迪士尼正在以全球视角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与转型,玩具消费主体由低龄儿童转向年轻人。与此同时,玩具市场持续扩容,卡牌、盲盒、搪胶毛绒玩偶等热度迅速上升。面对这一变化,迪士尼正加速推动本土化战略。
具体来看,迪士尼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体现在多个方面。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中国生肖文化与迪士尼角色巧妙结合,游客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十二朋友园”。除此之外,迪士尼还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推出限定活动和主题商品,比如中秋七宝月饼礼盒、米奇春节限定生肖系列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深耕中国市场的策略并非迪士尼独有。环球影城在北京开业后,也积极融入中国元素,不仅设置了以《功夫熊猫》为主题的专属园区,还引入了众多中国特色餐饮和本土IP合作项目。由此可见国际娱乐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共识。
与此同时,迪士尼正在加强与中国企业的本地化合作。费舒雅特别称赞了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两家中国公司,认为它们是"真正理解迪士尼DNA的合作伙伴"。这些中国公司不仅引领了诸多"全球趋势",如在社交平台与消费者互动、将技术与购物体验结合等,还帮助迪士尼以更自然的方式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在拓展零售渠道方面,迪士尼也展现出敏锐的市场嗅觉。2025年4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开启连续多天的专场直播。该旗舰店通过推出各种优惠票务产品,结合生动的短视频内容营销,成功登上了抖音生活服务团购榜单前列。这种创新尝试不仅拓展了销售渠道,更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
除此之外,迪士尼还不断进行品牌线下推广。从米奇和朋友们在上海开启的"迪士尼奇聚派对",到《疯狂动物城》主题惊喜活动亮相多个城市,这些活动将欢乐与灵感带到更多城市的街头日常,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娱乐零售体验。同时吸引大量粉丝和消费者,创造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这种兼顾高端与大众、融合全球视野与本地化创新的能力,正是迪士尼能够构建620亿美元授权帝国的核心所在。在IP价值持续释放的当下,迪士尼的成功经验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真正强大的IP生态,不仅是讲好故事,更是构建一个能够链接不同文化、年龄和消费层级的快乐商业体系。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本地文化,才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中赢得持久成功。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