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1-10月中国婴配粉进口量同比增长5.6%

    11月27日,中国奶业贸易月报发布,公布了乳制品进出口最新数据。首先进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额37.17亿美元,同比增加12.8%;进口17.93万吨,同比上涨5.6%;均价20726美元/吨,同比上涨6.8%。其次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10月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额0.98亿美元,同比减少15.9%;出口6104.81吨,同比增加9.8%;平均价格为16094美元/吨,同比下降23.4%。

    9小时前
  •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深入开展“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活动

    11月26日,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主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在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联合主办单位开展的一系列主要活动中,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中国市场监管报社联合地方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以“科普深度行 健康护万家”为主题的“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系列活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抓住关键、持续用力,市场监管总局将做好五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打好监管执法“组合拳”,严肃查处虚假宣传等乱象,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利等。

    9小时前
  •  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

    最近,斯凯奇94亿私有化收购生变。据悉今年9月,美国运动鞋服企业斯凯奇完成了一场私有化收购,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以94亿美元的价格,将这家年销售额近90亿美元的运动品牌纳入麾下,报价为每股63美元,较交易前股价溢价30%。


    但近日,却爆出消息,3G资本与部分机构投资者围绕早期和解方案的磋商被曝尚未达成一致。据多家媒体报道,以AQR资本管理公司为首的对冲基金拒绝接受收购价格,并于11月20日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估值诉讼,要求重新评估斯凯奇公司公允价值。

    9小时前
  • 雀巢加入微软和哈佛的“前沿企业AI倡议”

    日前,雀巢加入了哈佛大学数字数据设计研究所(D^3 Institute)与微软联合发起的“前沿企业AI倡议”(Frontier Firm AI Initiative),旨在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与人类协作,提升商业表现。据称,雀巢AI工具每天帮助约10万名员工,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加速研发,并在全球超过300家工厂利用数字双胞胎监控生产线。雀巢还开发了AI驱动的食谱优化工具。(Food&Drink)

    10小时前
  • 宜品发布新品

    11月26日,宜品推出婴幼儿绵羊奶粉新品——宜品铂能。铂能首创国内首款双HMO(2'-FL、LNnT)婴配绵羊奶粉。新品发布会上,宜品同步官宣奥运冠军郑思维代言。

    1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今年的双11依旧静悄悄?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960

( 0 )

( 0 )

( 0 )

2025-10-14 10:37

导读:10月9日,京东、抖音率先打响双11发令枪,虽比往年更早,却似乎比往年更安静。


图片


“奶粉预售破亿”“纸尿裤分钟级售罄”等铺天盖地的刷屏战报不见了,各大电商平台实时播报的头部品牌成交曲线也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试探的低调,让本应是母婴消费旺季的双11开局,早早蒙上了一层静悄悄的迷雾。


回顾过往,每一次双11启幕后,母婴行业的“战报”与“捷报”几乎是即时刷屏的标配,而近两年,消费者对“浮夸数据”逐渐免疫,甚至会主动质疑战报的水分,战报消失和喧嚣散去一度成为2025年双11最显著的特征,这背后,实则是平台与品牌共同的“心照不宣”。


在增量见顶的当下,夸张的战报不再能快速刺激市场,反而如同一面镜子,可能映照出增长疲态的尴尬。


于平台而言,持续靠战报吸引流量的模式难以为继,今年双11,京东主打“官方直降,低至一折”,大幅简化促销玩法;抖音推出“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优化消费体验;淘宝天猫喊出“无需凑单,官方立减”。各家不约而同地抛弃华而不实的营销噱头,回归零售本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与价格力。


于品牌而言,战报的“性价比”也在急剧萎缩。以往靠大幅降价打造出的一时销售神话,实则是用长期价值换取短期数据,不仅会损伤品牌价值,扰乱价格体系,还可能陷入不促销就没量的恶性循环。这种双方对“战报营销、数据造势”的毅然放弃,折射出母婴行业的集体转向——从短期的流量竞逐和声量比拼,进阶为长期的价值较量与用户信任构建。


图片


从早前的数据狂欢到如今的理性祛魅,双11静悄悄的背后,还藏着两大关键洞察:


第一,用户消费逻辑从冲动跟风转向理性务实。95后、00后新生代父母当道,整个母婴消费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理性色彩,即便是一年一度的双11大促,他们也不再被促销噱头裹挟,盲目追求量大优惠,而是更加关注“产品是否适合宝宝”“价格是否真实优惠”“服务是否有保障”。


以奶粉为例,相较于价格本身,他们会着重对比产品的新鲜度和适用性,甚至不少父母愿意放弃促销价转而选择更新鲜的批次;在洗护产品的选购上亦是如此,会根据宝宝肤质匹配成分,适合比便宜更具决策权重。


第二,行业竞争维度从低效内卷升至高阶价值。过去十数年的双11狂欢节,虽声势浩大,但使得行业常陷入“三方共输”的困局,平台赚流量不赚利润,品牌冲销量不赚口碑,消费者凑单买一堆无用产品。


如今,平台的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本质改变。过去比拼GMV数字、战报成绩的低效内卷正在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在用户体验、服务保障等核心价值层面的深度较量。长远来看,这种高维竞争不仅能推动行业创新,还能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静水流深,未来的双11,或许会越来越“安静”,而这也正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开始。未来,比拼的可能不再是“谁的声音更大”,而是“谁给的体验更好,谁提供的价值更高”。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