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多省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无需提供结婚证

    截至今年11月1日,随着江苏、辽宁两省正式加入,全国已有包括河北、上海、浙江、四川、陕西等在内的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尚未完全实现的省份主要为北京、天津、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新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9成。(第一财经)

    5小时前
  • 豪悦披露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豪悦近日发布公告称,杭州豪悦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因1名激励对象离职,根据《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股东大会授权,决定回购并注销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1,680股。回购价格调整为18.94元/股,注销日期为2025年11月19日。本次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215,067,640股减少至215,065,960股。相关决策程序已履行完毕,且已履行信息披露及债权人通知义务,无债权人提出异议。

    5小时前
  • 健合发“双十一”战报

    健合集团官微宣布,截至11月14日,Swisse斯维诗在今年双十一继续稳居天猫、京东、唯品会三大电商平台营养保健全行业No.1(注:天猫双11健康品牌榜,2025-10-09~ 2025-11-11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6%。此外,合生元全渠道GMV实现提升37%(注:天猫生意参谋、京东商智、猫超天机后台、抖音后台、唯品会后台、小程序后台,同比2024年10月9日到11月14日),创历史新高,其中合生元奶粉销售同比增长44%。(公司发布)

    5小时前
  •  好孩子国际发布了2025年截止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

    11月5日,好孩子国际发布了2025年截止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实现营收64.2亿港元。好孩子国际的主营业务是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婴童推车、汽车安全座等,形成了以中国、美国、德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布局。 

    5小时前
  • 万代南梦宫发布财报

    近日,万代南梦宫(简称“万代”)公布 2026 财年上半年(2025 年 4 月- 9 月)业绩,其中玩具和潮玩业务营收3178.3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6.33亿元),同比增长 9.0%,成为绝对增长引擎。而《机动战士高达》更以半年1272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56亿元)销售额的亮眼成绩,超越《海贼王》《龙珠》登顶公司最赚钱 IP。(中外玩具网)

    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婴配粉步入“HMO添加”时代!和氏美贝嘉以升级配方定义婴配羊奶粉新标准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852

( 0 )

( 0 )

( 0 )

2025-11-19 20:20

作者/梅莉


导读:无论在任何领域,以硬核实力引领行业新趋势的先行者,总会被时代铭记。


在当下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竞争中,这一法则尤为凸显。出生率下行带来的存量竞争压力,已让行业进入“硬碰硬”的深水区,配方层面的同质化内卷却难以真正触动市场格局。


破局的关键何在?行业将目光投向了被誉为“母乳黄金”的母乳低聚糖(HMO)。自这一成分获批两年间,从资本向上游原料市场的加速涌入,到头部乳企紧锣密鼓推动配方审批,市场的每一次躁动都在表明:以母源配方为核心的婴配粉配方竞赛已成大势。


近日,和氏乳业旗下美贝嘉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正式宣布配方升级上市,以对HMO核心成分2’- 岩藻糖基乳糖(2'-FL)的精准添加与科学配比,为婴配羊奶粉的“母源配方时代”竞争提供了关键范本。这不仅是一款产品的进阶,更是行业打破同质化僵局、迈向高质量竞争的关键一步。



HMO应用破局:美贝嘉全新升级引领婴配羊奶粉竞争


伴随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竞争步入“深水区”,在“成分党”父母们和急于求新的品牌的狂热簇拥下,被誉为“母乳黄金”的HMO正在成为行业焦点。


临床研究证实,HMO作为母乳中第三大固体营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促进大脑发育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是婴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成分。在国际市场,HMO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婴配粉在内的各类婴幼儿食品中。2023年10月,我国正式批准2’-岩藻糖基乳糖(2’FL)与乳糖-N-新四糖(LNnT)两款HMO(母乳低聚糖)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婴配粉、儿童调制乳粉和婴幼儿特医食品,这也成为我国婴配粉行业从“基础营养”迈向“精准模拟母源营养”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尽管HMO获批已有时日,并在儿童奶粉、进口奶粉等领域广泛应用,但在监管最为严格、注册审批周期更长的婴配粉领域,其规模化落地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真正能跨越技术、注册与生产壁垒,将HMO快速应用于婴配粉的品牌仍是凤毛麟角。


与此同时,由于羊乳和牛乳中天然存在微量HMO,一些婴配粉产品虽然尚未实现HMO添加,却也会宣称其含有HMO。但“天然存在”和“主动赋能”是天壤之别,婴配粉的原料生羊/牛乳中存在的HMO不仅含量上远不及母乳,且种类和营养效果难以精准把控与标准化。而“添加HMO”则意味着严格依照法规标准,定量、定向地强化HMO单体(如2'-FL),使其含量达到经科学验证的、能有效模拟母源功能的水平。


正是在这种“前景广阔”与“落地艰辛”并存的行业背景下,和氏美贝嘉配方的成功升级显得尤为可贵。据了解,和氏美贝嘉此次升级最关键之处在于特别添加了HMO成分。在和氏美贝嘉升级版婴配粉产品罐身上,清晰地标明2’- 岩藻糖基乳糖(2'-FL)含量达到0.69g/100g,而2’- 岩藻糖基乳糖(2'-FL)是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低聚糖之一,不仅能抑制宝宝肠道有害菌、增殖有益菌,还能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帮助宝宝建立成熟、平衡的免疫系统。


和氏美贝嘉升级配方的惊喜远不止于此。除了2'-岩藻糖基乳糖这一明星成分的添加外,还搭配产品中原有的三代OPO、酪蛋白磷酸肽(CPP)、脑黄金组合DHA和ARA等备受“成分党宝妈”关心的核心成分,构建起九大关键营养群,从代谢免疫力、肚肚吸收力、认知探索力、焕活骨动力四大维度强化宝宝成长守护力。此外,新版美贝嘉对罐身上的通用名称字体和罐体正面下半部分的文字颜色进行焕新升级,在保留品牌辨识度的同时,增强外观的视觉美感。


可以说,新版和氏美贝嘉的成功落地,不仅彰显其在配方技术上的突破,更为行业打破同质化竞争、迈向以“母源营养”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范本。


品牌渠道筑基:和氏多维赋能深耕发展“护城河”


一款成功的标杆性产品背后,必然离不开品牌强大的综合实力作为支撑。美贝嘉能够快速在HMO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正是和氏乳业深厚根基与前瞻布局的集中体现。


品牌实力:全产业链构筑品质基石


和氏乳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其对产业链源头的深度把控。企业构建了从牧草种植、奶羊养殖到生产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不仅保障了生羊乳的新鲜度与安全品质,更为配方精准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尤其在HMO等精密成分的添加工艺中,稳定的奶源品质成为关键保障。


具体来说,在奶源建设方面,和氏拥有两大生态有机牧场及七大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建立起“育好地-种好草-养好羊-产好奶”的全链有机奶源体系。在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建有智能化核心加工厂,引进多条干湿法复合工艺生产线,实现从鲜奶处理到奶粉罐装的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此外,质量管理体系同样也是和氏的核心优势。企业严格践行“四个最严”质量要求,建立CNAS认证实验室,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每罐奶粉需经过100余道检测程序、上千项指标检验,确保产品合格率达100%后方可出厂。这套贯穿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体系,为产品品质提供了可靠保障,也彰显了企业三十余年来在乳品制造领域的深厚积淀。 



渠道友好:多维赋能构建共赢生态圈


在严抓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和氏还建立了完善的渠道赋能体系。例如针对此次新品上市,和氏创新性地推出“知识赋能+动销支持+市场护航”三位一体的完整扶持策略。


在知识赋能方面,和氏派出专业培训师,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机制,帮助渠道合作伙伴快速掌握配方亮点、成分作用和销售实战技巧,让每一位从业者都能成为“美贝嘉产品专家”。


在动销支持上,和氏为终端门店提供了多形式、多元化的宣传物料和布建支持,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市场活动方案,配合种类多样的赠品支持、线上宣传物料,帮助门店快速获客和有效留客,降低终端门店推广门槛。 


部分布建支持展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和氏还构建了严格的市场秩序管控机制。新版美贝嘉贯彻实施“一罐双码、双向溯源”制度,通过线上线下双向管控,实现产品流向的精准追溯,不仅切实保障渠道伙伴的合理利润空间,更维护了健康有序的市场生态,彰显了和氏与合作伙伴共建共赢的长期主义经营理念。


结语

和氏美贝嘉的此次升级,标志着婴配粉行业竞争正在迈向以“母源化”、“精准化”为核心的科学配方新阶段。它不仅为母婴家庭带来更为优质的营养产品,更为渐趋同质化的婴配羊奶粉市场注入了破局的新动能,更印证了在存量竞争时代,唯有以前瞻的产品布局和坚实的全产业链为根基,才能真正定义趋势,赢得市场。当行业步入深水区,如和氏这样的品牌,无疑将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