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Q1净利润同比增长165.96%

    4月24日晚间,孩子王(301078.SZ)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0.81万元,同比增长165.96%,现金流持续保持良好,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8亿元,同比增长18.09%。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利双增的基础上,孩子王又打响了2025年“开门红”,持续拓展自己作为母婴童行业领跑企业的发展韧性。孩子王将业绩增长归于三扩战略的推进带来的运营改善和单客价值提升,推动存量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同时通过直播和加盟拉动了新增量。从规模来看,孩子王已拥有超过1200家门店,全国50万人以上城市覆盖率达75%。同时,孩子王还实现了“直营门店×加盟店×仓店×即时零售×电商×直播”全域场景覆盖。


    持续增长的业绩让孩子王成为母婴童行业首家营收破百亿元的企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一季度,孩子王在AI领域大展拳脚,与火山引擎共同打造“BYKIDs AI伴身智能硬件孵化器”,还与辛选集团合资创立了泛母婴生态创新平台“链启未来”。

    1小时前
  • 雀巢中国换帅

    4月25日消息,全球最大食品饮料企业雀巢宣布:任命现任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为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此任命自2025年7月1日起生效。现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决定搬到上海以更多陪伴家人,并将在集团外寻求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1小时前
  • 母婴头部达人彩虹夫妇宣布暂停直播

    4月25日消息,拥有1500万粉丝的抖音网红彩虹夫妇近日宣布账号将暂时停播,二人表示,自己5年内直播带货超过1000场,场均在8个小时以上,身体早已透支,需要思考下未来的路。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2024年彩虹夫妇主账号带货直播191场,场均销售额500万~750万,2023年带货直播362场,带货销售额场均250万~500万。若取最高值估算,彩虹夫妇2年带货销售额约为32亿元。彩虹夫妇的达人标签为美妆/母婴宠物/个护家清,聚焦在母婴领域,按带货销售额排名,2024年彩虹夫妇可位列达人榜前10。2024年学习机/教育伴学机是其带货的第一大品类,占比为9.37%,婴童营养品位列TOP3,占比达6.81%。

    1小时前
  • 山东: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

    在4月22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葛玉桂介绍,山东省始终将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和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作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聚焦政策供给、服务创新与文化引领精准施策。具体包括,着重强化生育支持政策供给。推动新《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落地实施,将婚假由3天增加至15天,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3天;产假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设陪产假15天;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每年累计不少于10天育儿假,并且明确假期内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保持不变,从制度层面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1小时前
  • 杭州生育津贴发放大变化,将直接拨付个人银行账户

    据杭州发布,为更好地保障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杭州医保在现有的生育津贴“省心办”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放流程,从2025年5月1日起,已按规定参加杭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可由参保人员或所在用人单位经办人申请,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发放至参保人员本人银行账户。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在2025年5月1日前申领生育津贴的,医保经办机构按原渠道拨付至参保人员所在用人单位银行账户。

    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奶粉行业细分机会如何深挖?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408

( 0 )

( 0 )

( 0 )

2019-10-12 09:43

导读:在这个产品过剩的时代,消费者的可选择性众多,但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个性化消费崛起。如何在竞争愈加白热化的当下,参透母婴家庭的分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乳企需要重视的。未来奶粉品牌的增长逻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品类细分,消费者对于低价不再敏感,品牌口碑、产品质量、功能性等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另一方面是渠道细分,日益丰富的细分维度要求奶粉企业构建起品牌护城河。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产品细分化趋势愈加明显

随着90、95后母婴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育儿观念变化,高品质、绿色健康的奶粉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他们更注重孩子科学健康的全方位成长。而另一方面新生儿数量逐年减少,奶粉行业竞争加剧,寻求增量市场是大势所趋。目前奶粉行业细分化趋势明显,其中有机奶粉、羊奶粉、特殊婴幼儿配方奶粉、高端科学配方奶粉等细分品类潜力巨大,发展迅猛。

①  有机奶粉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有机奶粉的市场份额增长了46.8%,而2018年有机奶粉的增速达到近50%,预计有机奶粉的市场规模将在两到三年内达到100亿元。各大乳企不断在有机奶粉上寻找竞争优势,而效果也是显著的。如澳优2019上半年财报中显示,澳优有机配方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2.3%;健合高端有机奶粉品牌HealthyTimes也实现了上半年42.7%的涨幅。

②  羊奶粉
羊奶粉的市场占比也是不容小觑的,目前中国羊奶粉消费正以30%的增速发展,预计明年羊奶粉市场规模会突破100亿,发展空间巨大。雅士利、飞鹤、圣元、澳优等乳企纷纷发力羊奶粉品类这一细分领域,撕开一个市场增量的口子。如澳优上半年财报中显示,佳贝艾特羊奶粉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3.19亿元,同比增长45.3%;陕西红星美羚乳业去年营收3.14亿,其中配方羊奶粉占业绩的主要部分。未来羊奶粉的市场增量仍会稳步上升,后发优势明显。

③  特殊婴儿配方奶粉
近年来,研究婴儿特配粉成为了一些实力雄厚、有医药背景的品牌进入特殊人群细分领域的切入口。比如外资品牌雅培、美赞臣、惠氏推出的婴儿特配粉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本土奶粉品牌圣元的优博敏佳、优博安能,贝因美无乳糖配方相继面世,但特配粉行业门槛较高,其功能性决定了对应小众患病群体,未来发展规模或保持稳定。

④  高端科学配方奶粉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收入水平的提升,高端科学配方奶粉也是迎合市场需求、消费心理的产物,例如新西兰品牌a2,以差异性奶源与A2蛋白质属性打破了同质化的奶粉品类,据2018年数据显示,A2中文标签婴配奶粉销量增长82.6%;飞鹤、伊利、君乐宝在奶粉配方研发上亦有建树, 让人们看到了国产奶粉企业的重塑和成长。

奶粉企业发展之路上,更加重视细分化的品类研发,这也反应了消费者对低价产品需求弱化,对高品质产品、更具功能性的产品需求激增的现象,企业要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出来,紧抓消费者需求,加强生产研发,多方面提升产品力是关键。

渠道多样性,不同渠道需要不同的打法

母婴产业仍然是渠道驱动型产业,品牌商与渠道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目前来讲整个行业正朝着全渠道发展。从销售渠道来看,现在中国母婴消费渠道是多元化发展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呈现差异化,精准细分是主流。

就奶粉而言,线下母婴渠道以专业度高、消费者粘性强等优势仍占据主要份额,而线上电商渠道以时效性强等优势也增长迅猛。线上渠道主要有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亦有蜜芽、贝贝等垂直电商平台,亲宝宝、妈妈帮这类的社区服务型产业也深受用户喜爱和欢迎。

受大环境的影响,母婴产业各个渠道的消费情况、消费者画像是有差异性的,从母婴用户的分布来看,三四线城市的母婴消费人群占46.6%的比例,而一线城市的母婴消费比重较低,反映出大城市中生育意愿不强的事实。

对于乳企而言,在消费结构升级及科学育儿观念的推动下,产品细分、渠道细分、区域细分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细分市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和痛点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各个渠道的利益,建立分层管理体系,形成市场销售立体攻势,跟更多的客户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合作”。

中国地大物博,产品的长足发展要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对于母婴产业来讲也是如此。奶粉品牌用单一的打法下沉市场可能会碰壁,由于各个省份的终端渠道情况不同,有的省份连锁终端很强,更适合产品直供,而有的省份直供难度大,需要通过代理分销进行区域覆盖。下沉市场的力度和边界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定,如人口大省河南,本省的人口流动趋势是在升级的,年轻人都在县城或市区结婚买房,乡镇的新生儿数量很少,因此奶粉品牌就要把在这个省份的握渠道下沉边界。沿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淘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进口奶粉的受欢迎程度高,而像江浙沪地区,电商崛起较早,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受其影响。因此上游奶粉企业就要针对区域的差异化,在销售策略渠道开发方面更加细分化。

未来产业将面临新一轮淘汰升级,母婴消费市场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观念的差距在缩小,奶粉品牌的营销策略和发展规划要更加多元化。10月15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未来营销 落地增长·2019母婴营销大会”(←点击报名)将在上海举办,届时我们一起解码未来营销法则,探析落地增长之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