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星期一

20254

>

 快讯

  • 澳优营养品业务去年同比增长7.1%

    4月10日,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74.02亿元,同比增长0.3%;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2.36亿元,同比增长35.3%;营养品业务板块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05亿元,同比增长7.1%。


    21小时前
  • 健合集团:一季度营收32亿元

    4月10日,H&H国际控股发布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未审计运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为31.7亿元,同比上升10.4%(按同类比较基准为上升10.9%),主要受益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回暖,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增长46.9%。


    21小时前
  • 孩子王: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50%—230%

    4月7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4.71万元至3847.4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65.89万元同比增长150%至2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33.94万元至2007.5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86.79万元同比增长400%至600%。


    21小时前
  • 已有1251个婴配乳粉产品配方获批注册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截至目前,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1251个,涉及境内120家企业1004个配方,境外35家企业247个配方,质量安全状况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21小时前
  • 辽宁:拟加强生育养育保障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辽宁省大力提振消费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生育养育保障。落实育儿补贴制度。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设置儿科。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加强儿科医疗服务监测,根据就医需求加大医疗机构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依法查处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未落实生育养育假等问题的投诉举报。

    2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跨境风口下,童装成为机会品类,值得挖掘的海外市场到底在哪里?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334

( 0 )

( 0 )

( 0 )

2019-12-06 15:21

导读:得益于国际市场环境和国产品牌的大力发展,国内品牌出海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蓬勃发展,其中服饰、住宅家具、3C数码配件成热门品类。根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发布的《2019出海市场研究白皮书》显示:女装、男装为出海热门品类,童装为出海机会品类。


马来西亚市场童装消费渗透率最高


海外线上市场中,以天猫为例,童装消费渗透率最高的海外市场是马来西亚,其次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潮爸潮妈们除了对自我颜值的追求,也会精心为孩子大半。天猫海外重点市场中,马来西亚的线上童装消费渗透最高。从细分品类来看,人们偏好的品类更精细化,功能多样的儿童配饰、家居服、演出服等受欢迎。


国潮服饰受偏爱,功能需求彰显


同时这几个地区对国潮服饰的偏好程度也非常高。近两年来,天猫海外线上国潮相关消费人数暴涨30倍以上,国潮影响力不断向外输出。马来西亚属于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相比于北美、澳洲市场消费频次一致,但是北美、澳洲市场表现出了更高的消费力水平。


国潮不仅在国内崛起,在国外同样备受欢迎,而国潮最明显的表现在服饰上。线上国潮服饰功能需求彰显:北美偏爱卫衣、绒衫,东南亚偏爱T恤、连衣裙。


由此可以看出,天猫海外线上国潮服饰的偏好品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功能化的需求显著:纬度较高的北美,有着对卫衣、棉衣、绒衫等保暖品类的明显偏好;纬度较低的东南亚,连衣裙、T恤等单衣更受欢迎。而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季节与北半球相反,过渡季节常用的夹克和衬衫受消费者青睐。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双十一期间,澳大利亚棉裤和足浴盆的销量同比增长迅猛,中式的保暖养生之道成为一种“潮流”。


渠道供给侧优化,出海产地集聚


我国南方地区在发展鞋服产业上有天然和历史优势,童装产业的生产地区主要聚集在浙江、广东、福建一带。这些地区占据天然优势,再加上当代物流信息、电商购物的发达,当地众多品牌出海成为趋势。根据《2019出海市场研究白皮书》显示:以天猫海外核心产业带为例,出海的服饰品牌主要产地集中在泉州。


浙江湖州织里作为国内最大的童装产地,聚集了众多童装品牌、加工厂等。也依托线上平台将本地产品销往全球,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价值也在全球逐步凸显。其中,泰国、越南跨境电商用户表现最为突出,目前,跨境专供覆盖原产地就包括泉州鞋服和织里童装。


童装出海机会点


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审美输出;出海的进阶阶段是品牌的全球化布局,在童装领域,从安踏全资收购小笑牛到巴拉巴拉收购法国高端童装品牌,企业在一步步扩张业务的同时也在将品牌调性和主流审美不断融合,走向国际化。


对于童装品牌来说,在出海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在跨境出海风口已至的当下,要结合自身特点、借助外部平台优势,蓄势待发;紧抓海外用户中式习惯、潮流追求、性价比追求、精致生活追求进行产品输出;选择不同市场进入,新兴的东南亚市场机会大,适合多品类布局;成熟的北美市场适合深入的品类聚焦;以服务为核心,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才能在市场力出类拔萃。


文章来源:童装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