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4月2日,孩子王(301078)发布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孩子王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显示出坚定的业务布局能力和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孩子王营业收入达93.4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72.4%;扣非净利润达1.2亿元,同比增长90.8%。亮眼的还有现金流和全年分红与回购数据,前者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46.5%,展现了孩子王良好的财务状况;后者占比归母净利润达60%,传递出孩子王对回报股东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与信心。

    2天前
  •  森马服饰发布2024财报,儿童服饰营收103亿

    森马服饰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儿童服饰业务实现收入102.68亿元,同比增长9.55%;休闲服饰收入为41.90亿元,同比增长0.44%。休闲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 28.65%,儿童服饰占总营收比重为70.21%。(童装观察)

    2天前
  • 江西明确: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

    近日,2025年江西省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今年,“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被纳入了省政府民生实事。针对这项工作,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并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


    具体来看:2025年,江西拟在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不少于100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江西将实施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消费券项目,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托育服务方式,面向辖区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托育服务消费券采取线上申领的形式,拟于6月份由省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并分批次向婴幼儿家庭发放。婴幼儿家庭可通过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平台领取,领取后限期内(6一10月)在定点托育机构核销使用。托育消费券设定面值为200元/张,每个0-3岁婴幼儿每月限使用1张,2025年累计使用托育消费券金额不超过1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消费券面值。

    2天前
  • 8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3月29日发布2024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滨州市滨城区朴与素品牌童装店、东营市东营区厚里童装店、郓城县卜吉熊童装店、寒亭区梦想妈咪孕婴生活馆、潍坊宝多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郓城丘豆豆童装店、浙江幼米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厚里服饰有限公司、卜吉熊(福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未喔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幼米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酷羽宝宝服饰有限公司、东莞市童谣服饰有限公司等生产或销售的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要求、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卫衣、动感字母印花连帽卫衣、拼色星星字母连帽卫衣、休闲长裤、羽绒服等。

    2天前
  • 妙可蓝多:将加速与蒙牛奶酪战略协同

    3月31日,妙可蓝多披露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后续有哪些应对措施”,妙可蓝多表示,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有提升,主要因为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使用国产原辅料替代进口原料等积极措施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公司2024年的产品毛利率较2022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妙可蓝多与蒙牛奶酪进行业务整合,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餐饮奶酪占比提升。展望未来,随着蒙牛奶酪收购完成,后续将加速战略协同以提升毛利率水平。(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凯儿得乐、米菲、babycare、露安适…一决高下,究竟谁更胜一筹?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8740

( 0 )

( 0 )

( 0 )

2019-12-13 10:22

导读:2019年随着出生人口下降,纸尿裤市场“蛋糕”进一步缩小,品牌市场占有率也在加速分化,市场跑马圈地的时代已过,产品、渠道、营销,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分深耕,才能获得持续增长。在抢占中国纸尿裤市场的赛道中,既有快速崛起的实力新秀,也有经营卫生用品多年的资深品牌,凯儿得乐、露安适、babycare、米菲、安儿乐等一众品牌近年来表现亮眼,以勇立潮头的姿态推动行业发展,当这几大品牌同台竞争,究竟谁更胜一筹?


凯儿得乐


伴随着互联网商业浪潮,微商井喷式发展,凯儿得乐是第一个吃到微商最大红利的品牌。成立4年来,凯儿得乐迅速打通渠道与消费场景的壁垒,融合布局线上线下营销网络,依托社交电商创造性地打造了消费者、推广者、销售者三位一体的体验式营销模式,在消费升级和新零售一体化布局的大趋势下,逐渐成为母婴国货代表。


在产品方面,凯儿得乐除了为人熟知的纸尿裤系列,还有洗护系列包括婴儿棉柔巾等。2018年凯儿得乐并购苏氏工厂,拥有2家综合生产基地,在原料及设备上与世界500 强企业建立合作,不断升级供应链。


截至 2019年11月,凯儿得乐线下专营店已达10000多家,入驻医护渠道3000多家、实体店10000多家,覆盖全国315个城市,凭借强大的渠道力不断扩大体量。在这个产品为王、渠道重构的互联网+时代,凯儿得乐率先探索社交电商及新零售发展模式,对行业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露安适


被称为“纸尿裤中的爱马仕”,露安适是抓住高端纸尿裤消费趋势的典型代表。2010年露安适以洗护起家,2014年以日夜分护理念正式切入纸尿裤市场。据悉,自品牌创立之初,露安适就清晰定位在高端市场,近几年更是通过专业的医学研发为产品背书。2019年发布的《露安适日夜分护TVC》获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认可,不断推进新生儿薄皮肤健康护理。


在渠道方面,露安适实行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并开启两条支线稳扎市场:1、全面入驻全国各大高端百货商场;2、成为国内大部分省市妇幼保健院推荐使用品牌。


母婴市场日趋成熟,纸尿裤产品的口碑、安全性、防红臀、轻薄性、透气性等卖点取代了价格成为母婴用户消费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高端纸尿裤细分领域增势良好,母婴高端市场成为焦点。露安适抓住了这一市场趋势,清晰的品牌定位,专业化的产品加持,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babycare


babycare是母婴行业全品类拓展气势最大的成功案例。从2014年发展到现在,babycare的产品体系涵盖了洗护、孕产、出行、喂辅、玩乐、寝卧等多个母婴品类。在618、双十一等大促节点,babycare上榜多个母婴品类热销榜单,品牌势能不断爆发。凭借“高颜值”、“高品质”、“高安全”三大标签,以全品类布局为发展方向,babycare通过五年来的品牌运营已积累到相当的“粉丝”基数。


纸尿裤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尝试或购买过3种以上的纸尿裤品牌。而babycare在多个母婴品类都能做到行业前列,几乎每个宝妈家里都至少有一样babycare的产品,消费者通过信任降低长期购买的选择成本,基于这种品牌口碑和用户信任,其纸尿裤上市仅1年多就成为行业佼佼者。


babycare的打法也验证了在消费升级与品质化消费背景下,新品牌在纸尿裤行业依旧有机会颠覆格局,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米菲


从饱受争议到火遍朋友圈,米菲用三年走过传统企业十年之路,发展到如今已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品牌。据悉,米菲是杭州千芝雅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旗下自有品牌。千芝雅是国内领先的纸尿裤生产企业,拥有18条日本进口瑞光生产线,与3M、Henkel(德国汉高)、Sumitomo Seika(日本住友)等全球500强材料供应商建立合作,在产品研发方面经验丰富。因此千芝雅为旗下明星品牌米菲的后期供货和品质维系等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米菲又有国际大IP米菲兔为营销造势,增加了品牌辨识度。


米菲诞生之初主要走电商渠道,2016年开始以三代纸尿裤产品发力微商渠道。2017年米菲启动SOLOVE母婴新零售万店工程,形成了线上+线下+体验店的全渠道新零售布局。


当下90/95后年轻妈妈在消费活动中更加追求人性化的互动体验,注重服务。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双向融合是未来行业渠道的发展趋势。米菲借用渠道盘活品牌 ,融合产品与服务,发展迅速。


安儿乐


安儿乐可以说是中国纸尿裤市场第一批国产品牌之一,20多年纸尿裤生产经验,相比其他品牌起步较早。多年来,凭借恒安过硬的产品品质和销售网络,安儿乐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在线下渠道恒安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既为品牌占领市场提供了益处,但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显露出弊端。从单一渠道转向覆盖实体店、电商、移动端和社会化媒体的全渠道零售体系,品牌需要紧跟市场发展,升级渠道策略。为此,恒安近几年加大在电商的投入,最新财报显示,集团电商纸尿裤销售占纸尿裤整体销售已经上升至超过40%,电商渠道同期增长超过10%,有助于提升纸尿裤整体销售额。


从目前来看,几大品牌各有优势,但随着行业加速洗牌,最终谁能成为最大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纸尿裤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