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两项目今年将在青岛投产

    据媒体日前报道,莱西雀巢UHT超高温灭菌奶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预计2025年9月投产,年产值10亿元,增加税收1亿元。该项目也是雀巢公司全球第一家奶业智能化、数字化“灯塔工厂”,将大大提高雀巢青岛奶制品生产能力,在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当地乳制品产业发展。此外,雀巢1.8g咖啡小条包生产项目也于近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小包装速溶咖啡生产、销售,计划今年10月竣工投产。(信网)

    4小时前
  •  美赞臣拟60亿元在美扩建奶粉工厂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渥太华县公布的六月审查清单显示,美赞臣拟扩建泽兰(Zeeland)市婴儿配方奶粉工厂。美赞臣计划清理工厂旁边的两处住宅物业,为耗资超过8.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0亿元)的扩建项目腾出空间。美赞臣表示,此次扩建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对于维持其运营标准并遵守美国联邦法规至关重要。(Mlive)

    4小时前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

    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截至当日20时45分,美团内网显示平台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单。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公开报道显示,去年夏天美团的单日订单峰值超过了9000万单。(公司发布)

    4小时前
  • 健合婴配粉上半年高个位数增长

    近日,健合集团发布上半年未经审核业务及财务表现。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按同类比较基准录得中个位数增长,经调整可比EBITDA预计同比下降0%至5%,但经调整可比纯利预计同比增长1%至15%。分业务看,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获增长。其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分部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录得高个位数年增幅,得益于持续获得新消费者(尤其是电商及婴幼儿专卖店渠道)并扩大市场份额。Biostime在中国内地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3%增长到截至2025年5月的15.8%。集团1段和2段婴幼儿配方奶粉强劲增长,在618大促期间成交总额获得103%的增幅。(营养品观察)

    4小时前
  • 欧盟公布近30亿食品创新计划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生命科学战略,包含3.5亿欧元资金(约29.5亿人民币),用于发酵技术研发,以帮助开发可持续食品成分和替代蛋白质,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减少排放,融入欧洲大陆新一轮生物技术创新浪潮。该战略重点关注两种方法:生物质发酵,利用农业副产品生产出模仿肉类味道和质地的食品;精准发酵,已用于奶酪制作,目前正被欧洲初创企业应用于生产乳清蛋白、棕榈油替代品和巧克力混合物等原料。(FoodBev)

    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奶粉行业一言“难”尽的2019,再见!“越过山丘”,2020无畏前行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228

( 0 )

( 0 )

( 0 )

2020-01-03 10:07


导读:“我太南了!”这大概是2019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这也是奶粉行业的真实写照。


2018年出生人口下滑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2019年开始明显显现,招商证券研报显示,考虑到育龄妇女人口下滑,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预计我国出生人口数还将进一步下滑,到2023年出生人口总数或将回落到1300万人。而持续人口基数的减少会影响奶粉市场的规模,这也意味着中国奶粉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收缩。


首先体现在奶粉品牌的压力上,2019年多数外资头部品牌明显承压,增长下滑严重,这体现在各家财报上。另外对于中小品牌而言,头部品牌的迅速出击让他们毫无招架之力。“从明年开始,就是淘汰赛,而且立竿见影,像进口奶粉链小的,两三个亿的会非常难过,品牌商也会大量淘汰,尤其是尾部的品牌商。”某国内一线代理商直言。中国奶粉市场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这将严重压迫腰部、尾部品牌的生存空间。


同时渠道商、代理商等产业链中游也会受到影响。从代理商开始,竞争加剧下,品牌商会“优中选优”,没有价值的代理商一定会最先被淘汰,“今年母婴生意还在增长,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业务量下降了17%。”某一经销商表示。今年母婴店的进店人数明显减少,尼尔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婴儿奶粉在母婴店的提升仅仅1%。


上述一线代理商表示,“竞争剧烈,我们从之前只做打包模式,到现在非打包模式也放开,还做合伙人,才有一些好的增长,但我们也有很大的危机感,代理商越来越难做了。”


随着人口红利终结,市场将进入残酷的存量竞争新周期,跑马圈地和行业洗牌下,跟不上行业步伐的企业最终都会被淘汰。


但奶粉行业其实并非行至“寒冬”,2018年中国奶粉市场已行至节点,到2019年乳企都在探索新的增长模式,增长是都滞缓,未来是否被淘汰,其实还有考证。借用曾铭教授的一句话,“容易赚的钱肯定是没了,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在增长困境之下,依旧涌现破局者:飞鹤上市,成中国奶粉销量第一;君乐宝斩获7.5万吨奶粉销量,超过一亿罐;伊利布局全球化市场、细分品类成效显著;澳优佳贝艾特增长41.0%,悠蓝上半年几乎翻番式增长;蒙牛奶粉业务保持44%的高增速,收购贝拉米、LDD发力并购......


2019年竞争之下,涌现无数新机会:


从产品层面来说,紧抓高端化趋势,1、羊奶粉、有机奶粉、特配粉等细分品类机会。尼尔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婴配粉市场总体同比增长9.4%,羊奶粉增速高达30.8%;截至7月份,有机奶粉同比销售额增长高达77%。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可达100亿元。同样,面对人群的细分,儿童奶粉、孕妇奶粉、成人奶粉等都成为众多乳企的增量市场。


2、多元化发展,如辅食、营养品。根据CBNData联合天猫母婴发布的《辅食营养品行业趋势洞察》显示,近三年辅食营养品销售规模稳步提升,其中天猫平台增速迅猛,远高于整体,且市场占比逐年大幅提升,2018年天猫平台在整体淘系辅食营养品销售份额达50%以上。


从消费者层面来说,二胎家庭、新线市场、下沉市场、超级奶爸、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等等,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消费主体变了,逐渐向中产阶级和年轻家庭转变。随着消费者变了,消费商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而升级,开始向高端化发展,健康、专业化的产品成为消费升级的核心。同时消费渠道也变了,线上线下渠道边界越来越模糊。总之,奶粉生意难做的焦虑之下,依然有新的能量悄然生长,人、货、场重构孕育着新生与机会。


就像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提到的,“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节点,就是从一个模式要转换到另一个模式,就是从电梯模式切换为攀岩模式。所谓电梯指的就是,那些稳定的、确切的通道。过去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只要搭上电梯,就能往上走,而且非常确定: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学历越高,就越能进好单位。现在的中国已经切换到攀岩模式,下一步往哪里爬,每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创造力和选择能力。”


但从电梯模式切换到攀岩模式,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高增长的奶粉企业已经告诉我们,“这个时代并非寒冬,新时代孕育着新机会”。


面对行业短时间的压力,我们要找到压力的本质,不要抱怨,中国奶粉市场的发展还有很远,能走出“三聚氰胺”的恐惧,自然也能走出新生儿数量限制的困境。


2020年是挑战,更是机遇!对于乳企而言,聚焦趋势、聚焦消费者、聚焦差异化,自然能够聚焦增长。“我们不看短时间的困境,也不管是何周期,未来无论周期有多长,品牌要穿越这个周期,抓住机会,一个伟大的品牌要看一百年而不是看两年、三年。”


过了这道难关,或许就是一马平川。


文章来源:奶粉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