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向内求,向外修!最新大会干货集锦揭示未来零售启示录
2025-02-26 11:05
忽然一周 | 广东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参加2025民营企业座谈会;
2025-02-24 10:55
忽然一周 | 布鲁可、BeBeBus、纽曼思赴港上市新进展;36款婴配粉和5款特医食品获批;保健品相关企业近五年逐年递增
2025-01-07 19:57
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导读:2019年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由“高增长”向“中增长”转型,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经济持续承压,而这场疫情,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和产业。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声音说对经济不会造成太大影响,零售业将会迅速回暖,而消费者也将出现报复性消费,这是基于对2003年非典疫情后的判断,但事实会如此吗?
作者:童装观察
疫情对服装行业的冲击
随着中国境内疫情渐渐平稳,各地消费场所也在不断放开,但是疫情对当下的服装行业还是有很大冲击的,传统春节消费旺季的线下零售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后续的疫情防控要求居民减少外出活动,也会对服装线下零售形成负面影响。
有业内人士进行推算,一季度服装零售下滑概率大,如果疫情在Q1末得到控制,Q2会有报复性消费,服装零售Q2有望反弹,但是考虑到中端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对服装行业业绩的影响会延续至第三季度。所以目前对全年的估算是Q1低、Q2高、Q3低、Q4高的趋势。
通常1月-2月的销售占全年10%-15%左右。疫情使得线下暂停销售,这将直接导致全年收入降低8%-10%。更痛的是,不能开源,也无法节流,房租、薪资的支出同样是一笔大的开支。
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有多少
根据此前脉脉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关于如何理财,54.5%的受访职场女性表示,未来的理财策略会更加谨慎,稳定才是王道。
与预想中的“买买买报复性消费”不同,71.8%的职场女性表示,疫情之后不会报复性消费,而是按需消费,尽量多存些钱来应对危机。同时,在疫情之后的消费品类倾向中,职场女性对于餐饮、美发、美甲和服装的消费意愿,大大高于家居、旅游和奢侈品。
针对以上调研,可以看到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和2003年非典之后不同,现在发达的网络销售已能消化掉一部分需求,且消费者的消费观更趋于理性。疫情之后会有短暂的消费高潮,但是距离特别强烈的消费意愿还有一段距离。
再加上刚刚过去的38节,也基本消耗掉了最近一段时间大家的消费欲望。作为春节之后的首个电商狂欢节,各品牌商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仅在天猫平台,今年“38女王节”期间,参与商家是去年的2倍,参与商品总量增加了60%,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另外还有以下关于消费心理的因素:
第一,疫情期间都在家憋屈的很,在家大多数都是上网,有的拍段子,有的学会做菜做饭。极少部分会去消费,但不会报复性消费。
第二,有稳定工作的,这段时间只有保底工资,没有业绩提成和奖励,基本掏空了腰包,没有实力去报复谁,也会一改往日的豪情万丈。
第三,信用卡一族和贷款一族,在疫情期间更是体验了一把压力山大,可能会更成熟,走向理性消费。
第四,有房贷,车贷一族,可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防患于未然,可能会更懂得珍惜。
文章来源:童装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