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上半年营利双增

    8月18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利润、现金流三增长,其中营业收入为49.11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79.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98亿元,同比增长18.28%。截至上半年,孩子王门店总数超1300家,精选加盟店已开业61家,在建及筹建门店同步推进,合计超200家。2025年孩子王加盟精选店目标500家。

    13小时前
  • a2发布最新财报:营收双位数增长,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a2牛奶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0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税后净利润(NPAT)增长21.1%至2.029亿新西兰元。在各区域业务表现方面,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营收增长13.9%;美国地区营收增长22.5%;马陶拉乳业(MVM)营收增长42.7%;澳新地区营收持平。从产品类别看,婴配粉总营收增长9.9%,中标产品营收增长3.3%,英标产品营收增长17.2%,液态奶营收增长14.4%,马陶拉乳业原料营收增长41.9%。

    13小时前
  • 三丽鸥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9.1%

    近日,三丽鸥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报(即自然年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该财季,公司销售额达到430.97亿日元,同比增长49.1%,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实现了37.8%的同比增长,达到141.9亿日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IP打造能力以及海外业务大幅扩张,尤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授权业务成为主要驱动力。


    13小时前
  • a2官宣从蒙牛手中全资收购雅士利新西兰工厂

    8月18日,知名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宣布,以总对价约为2.82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收购雅士利新西兰乳品有限公司,出售方为蒙牛乳业旗下子公司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工厂是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首家运营的海外工厂,也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第一家从零开始建设的奶粉工厂。据悉,该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a2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

    13小时前
  • Arla Foods向巴林工厂投资4亿元

    近日,Arla Foods宣布投资50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扩建其巴林生产基地,以巩固其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Puck®品牌奶酪玻璃瓶装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品牌奶酪在该地区广受欢迎,尤其在斋月和开学季需求激增。投资将提升约30%的生产能力。自2019年收购巴林工厂以来,公司持续升级设施,使其成为MENA地区关键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包括生产设施和仓库扩建,预计创造20个新就业岗位,并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和优化冷却系统降低碳排放。建设将于2025年底启动。(公司发布)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新世界”拍了拍你 1000+童装从业者已经在这里拿到了门票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7212

( 0 )

( 0 )

( 0 )

2020-07-10 10:20

导读:2020年进入下半程,新冠疫情的阴霾仍笼罩在全球经济上空,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服装行业继续艰难前行。在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旧的秩序面临更迭,新的世界正加速到来。新环境下,市场格局、商业模式、消费习惯、营销方式都在重构,童装玩家还需要时间适应和磨练。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于童装玩家来说,首先要看清楚当前的“新世界”长什么样,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作者:童装观察


1、从品类上来看,运动品类发展迅速


不论是男装、女装还是童装,起家于运动品类的品牌在服饰业态整体呈下行态势的情况下取得了逆势增长,国内市场规模已近3000亿元。


运动服饰因产品功能性、顶级营销资源稀缺性、上下游龙头合作强化等行业壁垒格局,品牌集中度较高。就目前来看,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巨头分庭抗礼,本土运动品牌安踏、李宁势头迅猛,直追耐克、阿迪达斯。当然疫情期间,这些品牌同样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2020年日本奥运会取消,更增加了运动服饰的困境。但是随着疫情的缓解,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肯定会提高,健身运动会再度出现热潮。


同样在疫情冲击下,卖瑜伽服的lululemon股价却屡创新高,市值逼近400亿美元,成为运动鞋服领域里的第二名,仅次于耐克,成为服饰大赢家。因为在此期间,居家运动成为潮流,小众运动不断升温。也可以据此看出,运动服饰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更加细分和专业。


2、从渠道上来看,线上渠道变革 数字化管理趋势加强


疫情导致线下停摆,线下经济受影响严重,但从另一角度看,疫情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信息技术普遍得到升级换代,为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疫情期间人们消费习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上的消费形式也随之变得多种多样。线下停摆,线上从电商平台到小程序商城再到微商,都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疫情中的服装行业,从订购、物流、管理再到销售,全流程都在进行一场数字化升级。


疫情之下最重要的调整是数字化转型,包括客户也可以数字化,店铺也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分级打通。森马服饰在6月份时曾透露:公司近年来线上线下比例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对门店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后台、交易中台赋能零售门店,以门店为中心,以个人为支点,通过网格化管理,开展全员零售,有效促进了公司零售业务的发展,尤其是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奈儿董事长曹璋也曾说过“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数字化,把客户数字化之后,我们的产品货品和渠道都能够打通。”


3、从市场地域布局来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服装作为受创最严重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萧条”的状态。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961.6亿美元,下降1.2%。在外国疫情尚未渡过危险期,服装业仍处于瘫痪之际,很多外国服装巨头纷纷加码中国市场。不可否认,国内也因疫情的持续,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但是对比国外市场,中国显然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一个最直观的现象,从3月份开始,我国外贸服装产业受到巨大影响,订单取消成为常态。从工厂到零售商都在想尽办法从外贸转向内销。


再加上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市场的占比在全球消费占比快速上升;中国作为新兴消费市场需求比较多元,不同于欧美市场消费市场相对固化。在目前欧美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加大新兴消费市场的投入与维护,各大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入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但是近来在疫情的催化下,许多国外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也是事实。这对国际服装品牌来说,尤其是定位大众的服装品牌能够在中国市场保持增长也是需要跟上国内的消费者群体的特点,包括线上和平台的合作,线上线下系统的打通,营销的本土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本土品牌居多的童装行业来说,中国市场一直是它们布局的重点,但是童装企业仍需要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依然是我国外贸的主战场,未来还要分散市场风险,积极开拓更多市场。


4、从供应链来看,灵活的快反供应链具备优势


过去十年,快时尚品牌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速度一直被奉为神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的供应链体系,以Zara为例,每年推出超过1.8万种新款式,从设计到门店周期仅为三个星期。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也不断显现:质量问题、抄袭、库存……


回看今年疫情,看似库存高企和现金流减少是根本原因,但关键点在于供应链。疫情考验了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而对于童装企业来说,可控的供应链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因素。对供应链的调整是现在最难的一件事,因为牵扯非常多,需要整个公司做联动。安奈儿董事长曹璋提到“谁的供应链有柔性,谁就不怕,因为库存可以降到最少。”


据悉,安奈儿在疫情期间专门成立了供应链小组,从产品企划到商品研发,再到工厂供应链,以及销售端的快速反应,针对这一系列做供应链的全面调整。对于童装企业来说,今年一定是库存为重,提高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弹性是当务之急,用快反的方式控制库存,视市场情况,迅速返单是目前在供应链端的最优解。


5、从品牌营销来看,童装直播带货效果显著


2020年什么最火热?直播。


在“互联网+”时代下,销售商品走进了直播间,玩起了“商品+直播”的销售模式,在疫情的催化下,加速了新消费方式和新消费理念的出现,并强化了这个过程,线上的销售形式和体验正在逐步上升。在过去被大多服饰企业不为看重的电商直播带货,一夜间成了所有服饰企业渡过疫情的救命稻草。服饰企业也因为疫情正式进入到白银时代,但也正是因为疫情,打开了服饰企业的第二道门。根据抖音发布的《服装行业白皮书》显示:抖音上服装类用户更喜欢看直播,更热情,点赞、评论都高于大盘,参与度强,人均投稿、人均登陆天数挑战赛参与均高于大盘。


不管此前的直播基础怎样,大部分企业都“硬着头皮”开始做起了直播带货。童装龙头巴拉巴拉在前段时间邀请著名主持人朱丹进入巴拉巴拉直播间,据悉,全渠道直播在线观看人次200万+,全渠道发声量1748万+。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虽然处在一个“万物皆可播”的时代,但并不是做直播没有底线。服饰企业往往品牌定位明晰,具有一定的品牌附加值,生产、工艺的成本比以价格取胜的产品高很多,如果通过直播渠道和其他品牌大打价格战,既违背品牌发展理念,产品价格也不具备明显优势。


直播带货是风口,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就能劈开通往新世界的另一道大门;用错了,就有可能永远错过风口。


6、从消费人群来看,95/00后开始成为潜在用户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正值生育高峰的90后成为了消费大军,随着整体养育理念的改变,专业的母婴产品更得90后爸妈的关注。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0后成为线上主流人群,数据显示,线上母婴品类的用户群体中,泛90后妈妈消费者占比接近60%。在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共同偏好中,服装、美妆是泛90后消费者占比最高的行业。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卫哲曾说过“今天我们要收获的是85后、90后带来的消费红利,而我们要布局的恰恰是95后、00后。”也就是从现在开始,童装品牌要更加关注95/00后的潜在需求,培养他们的消费审美。


新的潜在用户在消费需求上与85/90后将会存在差异,要时刻洞察他们消费习惯和观念的变化,在未来可以预期的几年内,将会是收获这一波红利的时机。


不得不承认,2020年对于童装行业来说是非常残酷的一年,整个行业面临洗牌。在疫情的冲击下,众多服装企业倒闭、关店、裁员……但是未来的新世界一定是由经历过疫情洗礼依然坚挺的企业创造的。在搭建童装新世界的过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块敲门砖决定你能否进入新的格局,来「新世界 加速生长·2020第六届母婴生态大会」(点击报名)听高屋建瓴、学生存指南,抢先发优势。为进入新世界谋出路,全速进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