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别家比我进价都便宜十几元”“好多品牌价盘不稳定到处调货”“奶粉行情越来越差”......这样的渠道声音越来越多了
导读:“好多客户找我们比价,别的母婴店能买到的价格比我们进价还要低个几十百来块,老老实实在正规渠道进货的太难了。”
“价盘太高,压货太厉害。”
“都不稳定,到处可以调货。”
作者:奶粉关注
此前奶粉关注曾在《窜货乱价何时休?奶粉经销商们选出了这些品牌控价样本》中调查窜货最为严重的奶粉品牌,很多门店老板纷纷留言吐苦水。
今年疫情让消费环境跌宕起伏,奶粉市场动销也变成了难题,年初供应战、营销战、到618之后如火如荼的促销战,线上渠道、直播平台价格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线下门店苦不堪言,各种渠道窜货横行,行业价格体系不断受到挑战,行业生存环境也逐渐恶化。
其实在众多留言中,最值得警惕的不是大家指出哪一个品牌窜货最严重,而是表示大多价盘都不稳,甚至还有人表示,“奶粉行情越来越差了”,这难道不该引起品牌方的高度重视吗?
事实上一旦窜货起来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本来门店老板以为造成价格威胁的只有线上平台,没想到隔壁门店的价格更低。据了解,河南、山东等地是窜货较为严重的地区。而在这些窜货品牌中,通货高价品牌最为常见,不光便宜卖、进价和出价一样,甚至还得赔钱卖。
某母婴连锁老大就曾表示,“受欢迎的高价产品在低线市场窜货现象严重,大型门店还有人管,但中小型、尤其是单体门店窜货更严重,因为正价卖不出去,都去打价格战,降价销售。”
其实有些奶粉厂家对窜货都是零容忍的态度,有很严苛的防窜货制度,并且每个经销商都会划分区域或者渠道,尽量避免利益冲突,有些窜货确实是无奈为之,但有些却是利益趋之。
事实上,大多奶粉企业不仅仅有面对消费者的溯源系统,也有防窜的追溯系统,往往在罐底甚至开盖后印有二维码或条形码,但很多窜货者会将条形码刮去,用低价卖给同行,刮不掉的就卖给熟人。
此前渠道也会面临压货或小范围乱价,但从来没有感觉奶粉价格像今年这么难守,小范围窜货可以暂且不提,但大范围的窜乱,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品牌的态度,窜货不可怕,可怕的是品牌商任由窜货乱价,让渠道寒了心。
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防止窜货、制定合理的销售任务、动销服务及后续其他服务,做到控区控价,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渠道的利益,很大程度上能保证窜货的几率变小。有业内人士表示,“抓到窜货的,取消经销商资格、押金没收。”重罚窜货和保证金制度,严格的惩罚制度,简单粗暴地遏制窜货。
要知道品牌市场一旦出现大范围的乱价,经销商、渠道商挣不到钱,就会选择放弃这一品牌,行业内也曾有过因窜货问题严重而出现重大问题的品牌。在利益面前,这些都不再是问题,最终只能是厂家承受后果。
某些品牌在认为自己变成通货品牌时,便会将重点放在消费者,而忽略渠道。而此前奶粉关注就曾提到,中国奶粉市场的玩法要接地气,最关键的是渠道把控力,通货品牌没有给到渠道利益时,渠道就不会想推,而当你既有品牌价值在,可以作为通货,但同时又能给到渠道利润保证时,才能让渠道更为重视,从而更为健康地增长。
奶粉市场就是这样,需要关注品牌方、渠道方、代理商等各方的利益,而不能为了一方去损害另一方的利益。2020年8月18~20日,母婴行业观察将举办「新世界 加速生长·2020第六届母婴生态大会」,邀请了百余位资深嘉宾,将围绕“后疫情时代”、“企业反脆弱能力”、“消费新机遇”、“直播与短视频”、“私域流量”、“长期主义”等关键词展开分享,商业领袖的引领与集体智慧的破壁共生,让你更懂新世界的玩法。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